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    )。
A、层次性
B、等量性
C、等价性
D、主次性
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    )。
A.文化层面
B.系统层面
C.技术层面
D.规范层面
3、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这属于(    )。
A 志愿服务劳动
B 社会公益劳动
C 勤工俭学劳动
D 自我服务劳动
4、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5、小英到医院打完针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内化
B.泛化
C.焦虑
D.移情
6、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7、“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8、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    )。
A.知识、技能与情感
B.难度、广度与深度
C.社会、儿童与学科
D.政治、经济与文化
9、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这属于(    )。
A.学科活动           
B.科技活动           
C.游戏活动           
D.主题活动
10、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11、基于每一所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
A.区域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12、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现象称为(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后像
13、小明数学考试经常得不到高分,但数学老师从小明较好的计算能力、图像感知能力、图形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分析,认为小明具有较强的数学学习学习潜力。这种评价属于(    )。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2022年教师证报名时间截止
C.诊断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14、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15、下列策略中不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
A.举例
B.类比
C.提问
D.画线
16、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17、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
A.马斯洛             
B .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罗森塔尔
18、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 , 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 , 老师仍颁给他 “ 学习进步奖 ” 。这种评价属于(    )。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19、20世纪6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
A 斯金纳
B 罗杰斯
C 布鲁纳
D 布卢姆
20、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爸”,这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    )。
A.稳定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在紧急或者困难情况下表现的镇定、果断等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2、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3、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教师感慨地说:如今的孩子,虽然年龄小,课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会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勉强能回答,但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的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别人会看不到吗?女人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的问我:“老师,你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
(1)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
(2)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境,将如何对待?
2、习题课上,徐老师正和同学们讨论怎么写“最喜爱的一种玩具。”丁丁坐在教室最后排,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徐老师发现丁丁在开小差,就走到了他座位旁边,把变形金刚拿了过来,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要写最爱的一种玩具,必须会玩那种玩具,并且把玩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下面请丁丁说一说变形金刚怎么玩。”丁丁立刻认真地跟大家讲了起来。
1.试评析徐老师对课程问题行为的做法。
2.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老师可以用那种教学策略?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回答问题:
        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
(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B
3、D
4、B
5、B
6、A
7、A
8、C
9、D
10、B
11、B
12、C
13、D
14、A
15、D
16、D
17、C
18、C
19、C
20、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该说法正确。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得镇定、果断正是对于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故题干说法正确。
2、答案如下:
(1)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个环节,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展开的前提。这一个环节包括选择研究课题、查阅研究文献、提出研究假设和设计研究方案四项工作。
(2)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展开环节。通过组织与实施使研究方案变为现实,这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环节。一般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
(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述。这一个环节包括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成果的表述两项工作。
3、答案如下: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方面:
(1)客观条件,是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非人为”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
(2)主观条件,是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首先,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1.这位教师的困惑,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
较强;另一方面,教师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习惯和意识。材料中的老师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才会产生困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领域日益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所应不断提高各方面专业素质。总之,材料 中的老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有待进步。
2.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优路网校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专业理念。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第二,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第三,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含: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答案如下:
(1)徐老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学机智,正确运用了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并且促进了课堂的有序进行。
首先徐老师通过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实现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用一种温和亲切又不失机智的方式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
其次徐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让丁丁参与进来,以纠正其问题行为,并维护了课堂的有序进行。
(2)课堂问题行为是指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教师要减少和控制问题行为,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而有效地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策略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