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要求
    1.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密切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运用描写、比较和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懂得说明事物不但要说明它的特征,还要说明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道理。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
二、 课文分析
(一) 解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海洋与生命的渊源,从几个侧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详细介绍了与海洋有关的科学知识。
(二) 内容与结构
  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概述海洋的深广。
  这一部分共五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1~3段),说明海洋之大,文章开头以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美丽的景象,以具体数据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海洋之辽阔,这样写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层(第4段),说明海洋之深,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海洋的平均深度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相比,并大胆想象“如果把整个地球表面铲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两个假设句的运用,使读者对海洋的深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层(第5段),小结,用比较句式突出海大水深。
  这一部分概括说明了海洋既大且深,为后文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打下基础。正因为海洋深广才孕育了生命,成为生命的天然“牧场”。
  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这一部分共十二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1~3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首先指出人类把陆地看作故乡,但很远的祖先却生活在海洋里,因为原始生命是在海洋里诞生的,时间是“大约在三十二亿年以前”;接着阐述了原始生命诞生的意义,“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新纪元”;然后说明了原始生命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动物;一是海藻。
  第二层(4~9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首先指出海洋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不是偶然的,是由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的。然后分别从生物的组成,水的“溶剂”作用,水的“温床”、“屏障”功能等方面说明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层(10~12段),说明高等动植物的诞生与海洋的密切关系。这一层作者先阐述海水由淡变咸的过程,并引述今天大部分动物体及人体血液是半咸的事实作为佐证,然后说明海洋对生物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限制,高级动物在陆地上诞生及部分高级动植物返回海洋的过程及原因。
  这一部分阐述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及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说明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深海海底生命的源泉是  第三部分(“天然的牧场”),说明海洋是“天然的牧场”,这一部分共七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1段),承上启下,“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概括总结了第一、二部分的内容,“如今是天然的牧场”则概括提示了下文的内容。
  第二层(第2~3段),介绍形形的海洋动物,说明它们是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
  第三层(4~7段),介绍了丰富的海洋植物,说明他们的作用。
  这一部分分别介绍了海洋丰富的植物,说明他们有的是人们珍贵的食品,有的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药材,有的“供养着几百亿吨级的海洋动物”,从而强调了如今的海洋是生命的“天然牧场”,与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四部分:结尾。概述祖国辽阔富饶的海疆,展望祖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景。
(三) 主题思想
    这是一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科普说明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调和确凿的材料,揭示了海洋与生命的本质联系,说明了海洋昔日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如今是养育生命的牧场。启示人们充分合理地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 写作特点
    1.多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如描述、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解释、列数字等。
    2.围绕中心选材。本文在组材上,紧紧围绕“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这一中心说明。先写生命赖以生存的海洋的环境——“浩瀚的海洋”;然后写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客观环境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生命的摇篮”;后来写海洋为生命,尤其是人类的生存提供珍贵的食品——“天然的牧场”;最后写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前景。
三、 教学建议
(一) 教学重点
    1.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理。
    2.学习本文按照事物的逻辑联系组织材料,按人们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3.学习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既讲究精确、周密,又讲究生动、形象。
(二) 教学难点
    说明事物不但要说明它的特征,还要说明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也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三) 教学安排
    2课时。1课时分析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深入分析课文内容。1课时解剖一些重、难点问题,并指导学生完成思考与实践。
四、 思考与实践解题
    1.通过列举海洋面积的具体数据及其与陆地面积的比例的对比来说明海洋之大。运用了列数字、对比的说明方法;具体列举海洋深度的数据,与大陆海拔进行对比,并用形象的假设方法说明海洋之深,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如今是天然的牧场。
    3.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海洋孕育了原始生命。具体表现为:海洋中的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海水中也含生命所需的无机盐,水具有很高的热量,为生命提供孕育生命的天然温箱,水保证有效吸收紫外线,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4.海藻、石莼、浒苔、礁膜、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羽藻、绳藻。突出海洋植物之多,点明文章“天然的牧场”主旨。
    5.(1)口语化、形象生动。
    (2)比喻,突出原始生命诞生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3)非常概括而形象地突出海洋植物的丰富。
    (4)排比句运用,表达了生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6.略
五、 有关资料
    童裳亮,教授,1936年生,浙江临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1980—1982年在美国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进修,1986—1987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研究。历任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主任、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等职。长期从事仿生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同时也是一名科普作家。海洋与生命一文于1985年入选全国高中《语文》课本。科普图书《海洋生物趣谈》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