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1 6

第一局部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根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局部    课程目标
第三局部    课程内容
一、小学 3~4 年级
二、小学 5~6 年级
三、初中 7~8 年级
四、高中 1~2 年级
第四局部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二、教学建议
三、评价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盐城市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四册教材参考目录一、小学 3~4 年级〔总 24 课时〕
二、小学 5~6 年级〔总 24 课时〕
三、初中 7~8 年级〔总 24 课时〕
四、高中 1~2 年级〔总 24 课时〕
参考文献

盐城市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标准
第一局部    前言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
展,持续繁荣为根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教育是当前解决人口危机、
环境危机、粮食危机、 能源危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人类摆脱
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教育是以生态文明观指引的旨在提高公众综合生态素质的教育, 是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根底上, 使之自觉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代间、代际间的关
系,根据开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以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的全面开展,为社会开展效劳。盐城教育网
本课程标准中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的专门教育。
一、课程性质
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 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生态文明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生态文明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渐近性等特点。
1.综合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从意识、知识、行为等层面,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关键在价值观念的教育,核心在于“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尊重环境;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
2.实践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充分培养学生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领悟
生态知识的水平, 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多体验、多反思, 真正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3.渐近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不同年龄阶段、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兴趣、    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并通过学习逐步养成关注生
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具备积极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课程根本理念
1.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开展提供开放的个性空间。
走进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根底内容。 学生对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应该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 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主体,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把绿软环境营造作为重要内容,积极创立可持续开展的绿校园。
3.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
生态文明教育强调贴近生活实践, 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 要引导学生认识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积极参加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活动。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养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优化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开展。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评价指标应是多维的,评价方法应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
三、课程设计思路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开展理念为最终目标,    努力构建学
科教学与专门课程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环境建设相互补充,小学、 初中与高中有效衔接的教育体系。 所有学校必须开设生态文明教育根底性课程, 同时要依靠传统学科课程渗透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系统工程, 主要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这里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生态环保知识、 生态文明习惯、 生态建设情感和生态道德观等。从小学到高中要有机安排,有序推进,逐步实现教育目标。
小学阶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启蒙阶段, 应该在普及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方面夯实根底。
中学阶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阶段。 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感受自然生态的新变化,发现生态建设的新进展,形成对生态文明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