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2021年1月现代教育科学
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No.1Jan.2021
[收稿日期]2020-10-19
[作者简介]林扬千(1995-),男,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赵本燕(1994-),女,
安徽芜湖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现实难题与解题之策
林扬千1,赵本燕2
(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时代潮流、国家发展以及个体需求的综合作用下,强化高校网络
育人工作成为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实践中,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面临着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充足理论储备的应用关、缺乏稳定的硬件条件与成熟软件的普及关、缺乏科学的标准体系与终身育人保障的质量关等诸多挑战。现实面前,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导,在方法论、价值理念和实践路径3个层面获得启示,籍其寻得破题之要。
  [关键词]高校网络育人;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网络强国战略;标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1-0045-05
  [阅韵陨]10.13980/jki.xdjykx.2021.01.008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已经进入“无处不网”的生活域,这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又一次颠覆性改变。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1]当今世界正以此为脚本演绎着新一轮的变革。面对浩荡的信息化浪潮,党中央高瞻远瞩,顺势而为,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下文简称“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为建设中国特的网络强国之路提供了理论先导。建设网络强国离不开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而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同样离不开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的引领。所谓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简言之,即高校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对更好地开展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性意义。  一、网络育人工作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
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因此,网络强国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与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
(一)宏观视角:时代潮流之选择
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历史的发展规律印证着这样的逻辑:顺势则兴,逆势则亡。在网络化时代,倘若忽视网络建设,就必然会落后于时代潮流。高校的发展与网络时代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众所周知,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高校开启了网络时代之先河。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校的职能早已不局限于网络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纵观国外知名高校,其网络教育模式已愈发成熟,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正如Jeremy Knox 所指出的:“教育的未来方向是将算法文化与人类学
54—
习进行交叉融合,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3]因此,高校开始更多地承担起网络育人使命,从技术研发
到人才培养,可以说是承接起了网络时代之运势。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不仅意味着紧随时代潮流,还意味着引领未来之可能。
(二)中观视角:国家发展之亟需
教育关乎国家的命运。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4]因此,网络强国必先网络强校,而网络强校的根基则在于网络育人。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民的发展,而国民的发展有赖于青年一代的进步。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网络时代青年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一是从思想上锻造青年学生的政治能力,在网络世界的大是大非面前坚定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二是从实践层面培养青年学生的网络驾驭能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更好地运用网络提升社会生产力。这是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的直接目的。
(三)微观视角:个体需求之彰显
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网络时代的生动运用。从哲学层面上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建基于抽象的个体的,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需要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思考人的主体性地位。网络时代,社会关系由现实场域衍生至虚拟场域,产生了网络社交、网络情感、网络生产等新的主体性需求,并逐渐成为人的本质的一部分而得到丰富与发展,因此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
是实现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有效路径。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国特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在高校教育领域,则体现为过往的育人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代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高要求。在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原住民”(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其理解为
“00后”的新生)走进高校,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便成为满足其实现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方式。
  二尧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险象重关
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产生了诸如“成电模式”“华中师大智慧课堂”等经典案例。但是总体而言,要更好地推进并提升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还需要剖析实践中的险象,越过重关。
(一)应用关: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充足的理论储备
1994年是我国的互联网元年,也是迈向网络强国的起步之年。但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这20来年的积累对于实现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来说显然还不够丰厚,这使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在实际运用中面临着困难:一方面,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网络具有无界性、互联性、瞬时性、海量性等特点,因此网络育人在实践上相应地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及时性、多样性等特征。由于传统育人方式在身份、智识
、地位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当教育者在面对受教育者实现“网络赋权”的诉求时,显得不够与时俱进。在平等性方面,教育者常以过来人的身份自居,但这样的身份烙印在“网络原住民”面前无疑会相形见绌;在互动性方面,教育者对网络的深度应用以及受教育者的网络心理把握不够,常常陷入“默不作声”或“自娱自乐”的尴尬境地;在及时性方面,既存在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合理需求回应不及时的现象,也存在着学校对舆情预测、管理方面力不从心的事实;在多样性方面,教育者面对个性化的教育对象,似乎办法不多,常用的手段不过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的简单嫁接,无法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另一方面,缺乏充足的理论储备。理论来源于实践,受制于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实际情况,相关的理论储备显得捉襟见肘。在国家层面,虽然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多项文件,对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给予了宏观上的科学指导,但指导具体工作的实施性文件或纲要尚未出台;在社会层面,各类相关网络研究机构、社会智库同高校开展关于网络育人工作的协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更多情况下,社会的理论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面临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窘境;在高校层面,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网络育人研究滞后的现象。以教材为例,关于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通用教材尚未面世,而各高校自行出台的网络育人守则、规章制度等也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二)普及关:缺乏稳定的硬件与成熟的软件
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普及是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支撑。所谓—64—
上海高校人才网硬件,是指满足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
性条件,包括人、财、物等3个方面。首先在人才
资源方面,网络育人工作的普及需要一批既懂业务
也懂育人的“红专人才”,但目前存在着总体数量
少、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部分欠发达地区的高校
甚至无法配齐专业的网络育人队伍;其次是财力资
源方面,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无论是前期的设施建设
还是后期的保障体系都需要一笔巨大的开销。华中
师范大学财务处公开的信息显示,2019年预算总
支出约31.6亿,其中涉及网络育人的教师进修和
机构运行子项目支出仅为562万、588万,由此可
见涉及网络育人工作的资金投入是十分有限的。而
对于支出预算更少的地方高校而言,网络育人工作
的财力资源或许更为紧张;再次是物资方面,以高
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前沿技术5G、云计算、大数据
为例,每一项物资的普及都绝非朝夕之功。因此,
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在普及方面面临着缺乏稳定硬件
支撑的问题。
而所谓软件,是指能满足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顺
利开展的意识性条件,包括网络育人的文化、机
制、模式等方面。相比于硬性条件,软性条件具有
复杂性、隐蔽性、深沉性等特点。就网络育人文化
而言,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还处在
积极培育的初级阶段;就网络育人机制而言,它是
育人工作能否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当前实施的评
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是关键性问题;就网络
育人模式而言,成熟的网络育人模式尚属稀缺资
源,更多的高校还处在探索之中。
(三)质量关:缺乏科学的标准体系与终身育人的保障
网络强国的“强”体现在质量上,落实到高校
网络育人工作层面,便是要提升育人质量。“十年
树木,百年树人”,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同样是一项
长期性与复杂性兼具的事业。当前网络领域存在着
不和谐的杂音,对高校学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反映出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在质
量关上还有待提高。
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质量评价是主观与客观的统
一,因此离不开科学的标准体系。进言之,即要明
确“产品”质量标准和“车间”的建设标准[5]。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在2012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
印发的《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中,仅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二级指标设置,相关的评价标准也并不自成体系。因此,无论是受教育者的“产品”质量标准还是高校网络育人机构的“车间”建设标准,都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标准体系,过多地依赖主观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
除此之外,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要想闯过质量关还需解决缺乏终身育人保障的问题。终身学习理念已经深
入人心,然而相应的终身学习保障配套措施却相对缺乏。譬如汽车出厂后,在遇到质量问题时可以返厂回修,然而高等教育作为一项永恒的事业,却在大学生离开校园后,淡化了彼此间的教育联系。当然,将育人比作造车并不恰当,但在某种意义上就结果而言,则都是“不完美的产品”的问题。网络时代,受教育者的终身教育需求更加强烈,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在这一方面应有所作为。  三尧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对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启示意义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对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而言亦是如此,只有掌握了网络育人的发展规律,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是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道”,它既是旗帜,也是解题之要。
(一)方法论启示:运用好唯物辩证法这一法宝
恩格斯认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6]。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共产党人想问题、办事情的最根本的方法论法宝。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智慧,对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首先,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所谓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就是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抓住重点,把握主流,最终解决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来
制定网络强国战略:“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7]这不仅是宏观的战略部署,也包含了具体的实施步骤,既抓住了重点,也做到了全面细致。对于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者而言,要学会既善于牵住“牛鼻子”,也能“两只手弹钢琴”,把高校—74—
网络育人工作积极融入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之中,在实践中不断迎难而上,解决矛盾。其次,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的一大哲学智慧就是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要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开放与自主、管理与服务、理论与实践等几对关系,统筹谋划,顺势而为。突破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困境,同样需要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者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做到脑中有战略、心中有定力、手中有办法,视野广阔且脚踏实地。
(二)价值启示: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鲜活的写照,也是贯穿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的价值主线。无论是实现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还是开展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实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好广大人民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8]“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9]。因此,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也应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这里的“人民”更多地具有高校学生的身份内涵。首先,要坚
持以问题为导向。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作为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者,就应该与学生同心,解学生之所惑。进言之,要不断提升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积极解决好高校网络育人领域的突出问题。其次,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者要坚持众路线,及时了解生情舆论,积极回应学生之所求。在网络领域开展育人工作,面对教育对象的模糊化、师生交流的远距离化等难题,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坚持网络众路线,以开放平等的心态主动融入学生体,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再次,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网络环境带来无限可能的同时,也总是相应地伴随着未知的挑战,使许多学生感到迷茫与恐慌。因此,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者应该从“心”出发,让学生在知识上体会获得感,在身心上收获安全感,在精神上体验幸福感。
(三)实践启示:践行好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网络强国论述在实践层面上对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四梁八柱”式的路径建构,对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首先,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互联网+”建设是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大数据和
“互联网+”建设与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之间具有高度的供需耦合性。一方面,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在应用上缺乏相关的互联网理论成果以及实践经验,在普及上缺乏必要的硬件基础尤其是大数据的前沿技术,在质量上则缺乏客观科学的标准体系做支撑。另一方面,大数据所具备的“5V”特征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网络育
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制订客观科学的标准体系提供了可能。此外,“互联网+”为打造“高校—政府智库—网络机构”三维一体的理论资源网奠定了基础,极大地丰富了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理论储备。大数据和“互联网+”能够实现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物质流,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便捷性和多样性。其次,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高网络治理能力是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0]因此,网络安全是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准绳,没有国家安全就谈不上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打造清朗的高校网络空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从思想源头上确保高校网络育人安全;另一方面要提高依法治网的能力,既要出台、完善相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各高校也要加强相关网络育人工作的规章、守则的制定,从治理层面上提升高校网络育人安全建设水准。再次,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根本要义,要打造红专结合的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11]而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本质上是“人育人”的工作,无论是应用关、普及关还是质量关的跃升,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本身。因此,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形成“人才育人才”的良性循环,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质量。而培育人才队伍的前提是把严政治关卡,关键是提升业务能力,重点是锻造作风品质,着力打造终身育人的保障体系,使人才进的来、学得好、质量佳。依靠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网络育人文化水平,才能最终形成典型的网络育人模式,通过“示范—模仿—再生”的方式全面推动全国高校网络育人工作。
—84—
参考文献院
[1]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6.
[2][7][11]习近平.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 (01).
[3]eremy Knox,Hamish Macleod,Christine Sinclair,Petar Jandric.Learning in the age of algorithmic cultures[J].E⁃Learn⁃ing and Digital Media,2017(3):101.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5]冯刚.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J].思想教育研究,2015(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0.
[8]习近平.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N].人民日报, 2014-11-20(01).
[9]习近平.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N].人民日报,2016-04-20. [10]习
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责任编辑:德华)
Practical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Universities Network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LIN Yangqian1,ZHAO Benyan2
(1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2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under the comprehensive action of the trend of The Times,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 needs,network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the only way to build a powerful network country.However,in the practice,the network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sufficient theoretical reserves,the lack of stable hardware and mature software conditions,the lack of scientific standard system and the quality of lifelong edu⁃cation guarantee.In the face of the grim reality,with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tatement on the Internet Power Strategy a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we can get important inspi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meth⁃odology,value concept and practice
path,so as to find the key to solving the problem.
Key words:universities network education;cyber power strategy;standard system;quality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