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黄秀玲
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12
        [摘要]该文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国内在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上,存在概念界定不一致,在研究对象上主要关注研究生层次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跨学科学生的特点、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这几个方面,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比较法,案例分析与归纳法等。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还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因此该话题的深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跨学科人才培养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2-0208-02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不断发展,人才需求的层次也不断提高。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界人士的诉求。已有查考文献表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关系亲密,即创新性人才几乎就等同于跨学科的
复合型人才。由此凸显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也正因如此,近年来,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的探索也成为教育研究者,人才培养单位和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有些培养单位和研究机构认为,跨学科项目研究能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若二者相结合,则有利于科研成果,跨学科人才培养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有鉴于此,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是怎样的一种研究状态?第二,现有的培养跨学科人才经验中有哪些成功经验?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并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构建合适的培养路径。
        一、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来获得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索以追求卓越高等教育为目标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为了解我国国内跨学科人才培养现状,该文以跨学科人才培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总共获得1997-2012年的42篇文献(如表1所示)。按照文献的不同来源,分成报纸类、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四种文献类型,其中报纸类文献以《中国教育报》和《光明日报》为主要分析对象,期刊以2012年北大核心期刊为分析对象,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数量不多,分别为3篇和1篇,因此对这两者不做区分和选择。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
        1 跨学科人才培养文献一览表
        文献
        类型 期刊 学位
        论文 报纸 会议
        论文
        核心 非核心 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报 其他报纸
        文献
        篇数 10 16 3 4 4 4 1
上海高校人才网        12
        总数 42
        第一,学界对什么是跨学科学生的概念界定上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有研究者从培养研究生的角度出发,认为,跨学科研究生指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所属学科、专业与该生原来所学专业不是同一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也有学者认为,跨学科研究生指在硕士或博士学习阶段所属专业与该生本科或硕士阶段所学专业不属于同一个一级学科的硕(博)士研究生。前者对跨学科研究生的概念界定的外延显然超过后者的观点。学科和专业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文件上显然有很大的区别。从官方文件的视角来看,跨学科人才包括以下四个层面:在文科和理工科之间相互跨越;在文科或者理工科内部相互跨越;在某个学科门类内部跨越(例如,工科中有许多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之间跨越的学生属于这个层次);在一级学科内部相互跨越(不同专业之间的跨越)。研究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路径,就需要对跨学科生源有清楚的认识。不同层面相互跨越的学生对求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障碍存在很大差异,在落实培养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区分不同层级的跨学科学生对培养取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对象上看,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比较关注对研究生层次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在众多对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者中,尽管有些学者例如李雄鹰和车
如山等人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展示了专业学习与跨学科学习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也明确指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两位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李明秋等人虽然在某些方面提出了本科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例如调整教学方式等,但他们更侧重理论上探讨外语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第三,从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上看,众多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跨学科学生的特点、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等。刘亚敏等人指出,跨学科人才培养受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因素制约,宏观层面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种固化、单一的局面,以及以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微观层面主要是指高校中学科专业的安排。针对许多跨学科学生出现的各种特点的表征,很多学者和高校都在探讨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方式。归纳起来,学者和高校主要通过对课程、培养方案、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招生规模等方面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建议。例如,杭州师范大学所开发的一整套与市场相适应的电子商务类课程,包括电子商务服务,管理和网络技术等课程融合了管理学、计算机、商务与贸易等多学科的课程。
        最后,从研究方法上看,有比较法、案例分析与归纳法、访谈法等经验研究的方法来呈
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例如,史苗等人通过对美国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博士项目的比较研究发现,开发的人才培养理念、灵活的课程设置体系、完善的咨询指导服务和系统的科研训练机制是培养博士生的有效途径。李雄鹰等人通过对比兰州大学心理学专业双学位的大一学生与其对照组进行了比较,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得出跨学科学习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即跨学科学习与专业学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交互作用。有研究者用案例归纳的方式总结了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的有效管理。
        (二)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1959年物理学家C·P·斯诺提出,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方面经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有鉴于国内不同专业背景的著名学者对斯诺命题的思考,武汉大学致力于开展了学科背景的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并探索破解斯诺命题的途径,为打破学科与年龄的壁垒,共同探讨和寻求交叉、渗透与融合中的发展之路。2001年武汉大学,作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示范高校之一,率先在我国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率先推行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度,以促成基础与应用学科的互补,更新传统学科和专业,发展新兴学科、交叉边缘学科和专业,例如,双学位班,数理金融班等。在各种跨学科人才培养班级中,
人文科学试验班将文、史、哲三学科基础打通、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打通,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更高的创新方法,以及融会贯通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此举打破了许多传统的分门别类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其他高校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典范。突破无电焊接世界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国家创新性项目大奖的武汉大学学生徐锦飞认为,无电焊接研究陷入困境时,哲学的思维和艺术的灵感帮助了我。另外,武汉大学的高才生邓子量、吴斌等人指出,各种科研项目的研究需要医学、生物、材料、化学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人才在一个团队中共同完成。从当下各种成功的案例来看,跨学科已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新途径。国内各大高校(例如北大、清华、人大等)也开始新的跨学科专业,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总体来说,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也开始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但无论是从研究论文发表的数量上看,还是从研究内容、方法上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深入。跨学科人才培养相关的各方面问题还未形成一个科学的研究体系,许多研究也只是基于案例和经验的总结,未能为科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三、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跨学科学生的背景与能力,为跨学科学生量身定做培养方案
        当前我国已有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论述基本上对学生属于何种层面的跨学科还没有清晰的定论,因此,跨学科学生没有特殊的培养方案,在其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障碍也很难在培养方案上得到回应。由于缺乏这种官方文本的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虽然很重要,也对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市场也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但却没有一种制度保证跨学科人才得到正确的培养。有鉴于此,跨学科学生的学习背景,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科学分析是前提条件,能为培养单位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提供基础,同时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也需要参照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化。
        (二)依据培养方案,加强跨学科领域的课程研究,为学生设置合理的综合课程
        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有关数据显示,各所高校专业设置存在同质性,并且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失衡现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单一,与各种行业所需要的能力不相匹配。以笔者所在学院设计的轨道交通学院的课程设置为例,通信信号专业的学生未必只需要交通信息工程控制、铁路通讯信号、微机原理等课程。
他们还需要Matlab软件应用、哲学,社会交往类的课程,这样才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跨学科人才。
        (三)通过保障机制的研究,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后盾
        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各种影响因素,例如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职责、政府投入、学校机制保障等。在建立保障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教师、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有深入的分析,提炼出健全的保障机制。
        总之,我国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及其研究任重而道远,跨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在社会需求、学生特点、教师责任、课程设置以及保障机制的研究基础上,也只有在各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为跨学科人才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最终跨学科人才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明秋,郭艳玲.跨学科外语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18-720.
        [2]马晓丽,崔明德,李国栋.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82-91.
        [3]丁学芳.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文化融入及培养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9):20-25.
        [4]刘亚敏,胡甲刚.跨学科入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6]刘峻杉.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
        [7]牛智有,廖庆喜,李小昱.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92):75-77.
        [8]史苗,杜朝晖,刘莉.美国高校跨学科博士项目个案研究——以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博士项目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15.
        [9]张真弼.武汉大学推出十项招生改革举措[N].中国教育报.200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