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89877@qq 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习近平学习观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启示研究 (L 19CSZ 002)
阶段性研究成果㊂
作者简介:宁靖姝(1985-),女,内蒙古赤峰人,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讲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㊁思想政治教育;宋雨洋(1995-),男,吉林通化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㊂
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和路径研究
ʏ㊀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㊀宁靖姝ʏ㊀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㊀宋雨洋
㊀㊀摘要: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途径㊂高校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应结合时代要求分析当下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寻资源,构建思路,通过加强价值引领㊁优化实践体验等措施解决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探寻加强和完善高
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举措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积极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可靠接班人㊂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劳动观;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主张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者是世界和世界历史的真正创造者㊂习近平指出: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㊁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㊁劳动最崇高㊁劳动最伟大㊁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㊁诚实劳动㊁创造性地劳动㊂ 高校劳动教育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通过提升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其综合能力发展,从而为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㊂1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劳动是人与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范畴,是对人类本身㊁自然界以及社会关系的能动性改造㊂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于夯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1.1㊀高校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人才战略的基础支撑马克思主义认为,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劳动或者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㊂在以知识经济和技术革命为特质的新时代,劳动者的觉悟和素质㊁技能与态度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发挥制度优势㊁战胜艰难险阻的关键环节,而培养高质量建设者的重要前提是提高高校劳动教育的效果和水平㊂兴国兴邦必以育人育才为前提,高校劳动教育是教育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㊂在全球化时代,经济㊁科技㊁综合国力的竞争最根本在于人才资源的竞争,人才资源的基础性㊁核心性和战略性地位愈加凸显,正所谓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国家强㊂高校应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大学生追求精益求精㊁爱岗敬业,始终专注于创新发展和拼搏奋斗,培养一批能
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注入强大能量
1.2㊀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㊁建设教育强国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的新要求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推进剂㊂没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缺乏现实支撑,不经历劳动实践的考验,人的意志和品
格就难以得到充分的磨砺㊂劳动是体现人的本质㊁并
且使人区别于动物的典型特征,也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㊂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彰显,人与人之间建立了最为典型的社会关系,社会因此得以不断进步㊂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劳动异化的问题呈现在人
们面前,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被遮盖,人们对于劳动的认
识产生了迷茫和动摇,关于劳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新的探索成为人本身前进和发展的现实问题㊂在高校培养什么人㊁怎样培养人的过程中,实现德㊁智㊁体㊁美㊁劳全面教育相统一,必然要求推进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而服务㊂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管理714289877@qq
1.3㊀高校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列宁曾指出: 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不仅是一种增加社会生产的手段,而且是使人收到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 ,这对在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启示㊂人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就是劳动实践,劳动使生产力发展㊁社会进步㊁国家富强㊁人民幸福,不断促进了人与人㊁人与社会的发展㊂高校劳动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本质发展㊁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㊂此外,劳动能够不断深化大学生对于幸福生活的认知,丰富其精神生活,从更高的层次上满足大学生对于精神层面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美好期待㊂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必须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㊁治学方针,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其发展全面素质提供精神动力㊂
2㊀加强和完善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着重培养创新型㊁复合型㊁应用型人才 ,为开展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明确了未来的改进方向㊂加强和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科学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体系,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㊂
2.1㊀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凝聚师生参与劳动教育共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成为自由自主的活动,人将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有充裕的时间来从事发展个人才智㊁体力㊁品格和个性的活动,才越来越成为具有全面性和高素质的人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宣传典型㊁弘扬正气,是大学生价值升华的推进剂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手段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指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㊁激发自身创造活力的稳定精神因素,是促进其在建构自身认知体系中主动选择的精神动力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不能盲目㊁僵化㊁照本宣科地教和学,这样就会陷入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陷阱㊂恩格斯指出: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㊂ 因此,只有指导学生坚持学习实践发展着的㊁创新着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才能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供宝贵精神坐标㊂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劳动哲学辩证法深化劳动教育共识㊂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旗帜鲜明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以此指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劳动实践与体验幸福的关系,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个人全面发
展的有力保障㊂
2.2㊀回应时代重大关切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体系
以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体系的探索,对于构建完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育水平意义重大㊂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和体系建设㊂一方面,科学的劳动教育机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还有利于大学生在艰苦奋斗中使自身潜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㊂在内容体系㊁课程设置㊁机制保障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时代特点设置明确标准,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成才诉求用新颖的形式提升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㊂另一方面,高校建立科学完整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㊂一是建立高校劳动教育评价反馈体系,把德㊁智㊁体㊁美㊁劳各项指标全面纳入教育评价标准㊂对不同劳动教育形式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创新评价模式,科学分析反馈结果,持续改进教育方式;二是因地制宜设置高校劳动教育课程㊂高校应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结合地区和学科发展实际,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优化教育内容,运用优势㊁突出特,提升劳动教育课程吸引力;三是加大对劳动师资队伍建设投入㊂承担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劳动价值素养,这是教育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充足和齐全的师资将促进劳动教育实现良好教育效果㊂因此,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劳动教育团队,进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大学生的劳动教育㊂
2.3㊀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
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为根据,是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内驱动力㊂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㊁专业教育㊁社会实践㊁志愿服务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结合,让学生在丰富的劳动教育载体中得到全面发展㊂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理念㊁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㊂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把劳动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需要中㊂尤其是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要结合现代科技和新媒体等手段活化教学方式,增添富有时代感㊁生动性和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建立对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科学认知,促使其积极主动加入到劳动教育中,体会到在劳动教育中的收获㊂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任务,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重要知识㊁技能与素质的基础支撑㊂高校劳动教育理应围绕育人目标,回应时代呼声,彰显内在价值,健全体制机制,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实效性和吸引力,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0(1).
[2]列宁论劳动[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6:13.
[3]杨国华.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及
上海高校人才网
其当代意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90.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460.
责任编辑㊀孙晓东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