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健全完善分工协作机制,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健康政策,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整合优化县域医疗服务资源,重构和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健康服务模式转变,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生
命周期健康服务。
二、建设目标
通过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新机
制和权责一致的引导机制,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 下联动”的分级诊疗长效机制,重点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县域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县外住院人次比与上年度比较下降2个百分点,到2020年底,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县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提高到65%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目标。
三、组织架构
(一)成立领导组。成立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领导组和党建工作指导组,承担对本医共体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党建指导职责。
(二)医共体组成。以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县医院”)辉头单位, 12家P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同时将各乡镇卫生院所辖198个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共体一体化管理。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在法人资格、工作职能不变的前提下,将承担的预防保健等管理职能纳入本医共体,参与议事决策和任务实施。
(三)法人及命名规则。医共体成员单位保留原有机构设置和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由县医院法人代表担任。牵头单位增挂”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成员单位增挂”县人民医院+乡镇名称+分院”。
(四)职责分工。县医院负责医共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充分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善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建立重大事项报备制度,按有关组织程序规范人事任免;强化内部管理,加强重点临床专科建设,指导帮扶成员单位,提升医共体整体服务和管理能力;向辖区内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险结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承担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支农、对口支援、疫病防治等指令性任务。乡镇卫生院承担辖区内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和任务;做好双向转诊和下转病人康复服务;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合理调配乡村服务资源;做好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承担门诊、导诊、签约服务和健康管理,以及疾病防控、健康教育等相关公共卫生工作。
(五)内设职能部门。成立医共体办公室、医保基金审核结算办公室、物资管理办公室、健康服务管理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财务核算動公室、绩效考核办公室、医共体中心药房(含医疗器械) 等部门。主负责统筹规划,实现体内各机构间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医疗业务管理、药械医生招聘网
业务管理、医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八个统一”,确保在年底前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四、建设内容
以"两包三单六贯通”为路径,从基金打包、清单管理、服务众三个方面,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共同提升。严格执行省卫健委编制的县域医共体建设操作指南(试行) 要求,
切实做到"八个统一”。
(一)统一行政后勤管理
1.加强医共体党建工作
在县卫健委医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加强和完善县医院及各医共体成员单位党的建设工作,确保医共体建设正确政治方向。
2.健全完善医共体章程
制定章程,明确医共体及各成员单位的功能定位、办医方向、管理制度以及举办主体、成员单位和职工的权利义务等内容。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实现县医院对乡镇卫生
院、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 提高医共体运行效率。
3.统医共体议事决策执行
建立医共体议事决策制度,按照医共体章程要求,健全议事决策规则,明确各自决策事项和范围。重要行政、业务工作先由行政办公会讨论通过,再由党委会研究决定,医供体办公负责督促落实。
4.共享后勤服务资源
依托县医院后勤服务能力,逐步对各成员单位房产物业、车辆、洗衣、餐饮、安保后勤等服务实行统一管理。
5.乡村一体化管理
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实行规划建设、人事管理、业务管理、药械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
(二)统一人才队伍管理.
1统筹医共体人事管理
县医院拥有医共体内部人事管理自主权,实行编制统筹,逐步推动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编制”周转池”一 一体
化管理;实行岗位统筹,县管乡用,逐步实行乡聘村用。根据岗位需要,医供体内人员统一调配。 县医院拥有人员招聘和人才引进自主权。
2.建立人才流动机制
建立能_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县医院应向医共体成员单位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医共体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可到县医院执业;县医院医务人员可在乡镇卫P生院低职高聘;对村医技术力不足的村卫生
室,由乡镇卫生院提供延伸服务。
(三)统一财务核算管理.
由医共体财务核算办公室负责管理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实行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
财务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加强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财务监管,医供体成员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财政投入资金由县卫健委拨付,按规定的资金用途安排使用;乡镇卫生院大额资金使用由县医院按规定审批。
(四)统一绩效分配管理
县医院制定并落实医共体内统一的医疗服务收入结算与分配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允许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乡镇卫生院实行“事业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对县医院下沉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合理切块用于下沉医务人员的补助、奖励:或将乡镇卫P生院业务增量部分的3一5%用于县医院下沉医务人员的补助、奖励。
(五)统一医卫服务管理
1.统一技术规范
(1) 统一技术标准。制定医疗护理、检查检验、院内感染、公共卫生服务等业务规范,统一 一
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业务技术标准,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2)规范临床路径管理。选择有代表性的病种,制定临床路径表单,优化诊疗流程,明确检查项目和药物,限定使用的耗材,逐步增加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
(3)建立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医共体内质控网络,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疗规范,开展质量控制,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2.统一人员培训
(1)专家下沉帮扶。根据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发展情况,县医院选派技术骨干中长期派驻,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根据业务需要,县医院统一安排医务 人员到医共体成员单位流动执业。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到成员单位坐诊、巡诊,开展常规手术等。
(2)强化基层能力。县医院在负责"100+ N"病种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要制定培训规划,统筹安排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轮流进修、学习。根据成员单位"50+N" 病种”短板” 情况,有针对性安排基层医务人员短期进修,逐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收治50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病种问题,并逐步扩大病种范围。帮助成员单位开展等级医院创建工作,使其逐步达到二
级医院水平。
3.统一双向转诊
(1) 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医供体各成员单位建立严格转诊病种目录,严格执行分级诊疗病种、常见病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加强转诊质量管理。
(2)畅通双向转诊通道。供体建立双向转诊绿通道和转诊平台,转诊医院有专人跟踪对接,信息畅通。
(3)健全家庭医生服务。建立"1+1+1" 工作机制,县、乡、村三级医生组成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团队,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内涵和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4.统一公卫服务
在县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参与下,县医院指导、督促各成员单位规范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
(六)统一药械业务管理
1.建立中心药房
县医院组建医共体中心药房,负责医共体药械采购配送和药事管理等,指导检查成员单位药事管理、合理用药等制度执行。医供体内统一用药范围、统一网上采购、统一集中配送、统一药款支付。全面配备、优先使国家基本药物。根据双向转诊患者就医需求,通过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强用药衔接,方便患者就
近就医取药。
2.共享检验检查资源
医院建立消毒供应、心电诊断、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验等中心,实行大型设备统一管理, 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前提下,推进医共体内检验检查结果互
认,减少重复检验检查。
3.完善基层药品配备
完善成员单位药房(库)建设,满足药品配备需要,保障下沉专家开展工作有药可用,保障众用药需求,确保人民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便捷。
4.加强临床药事管理
加强医共体成员单位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检查,加强临床用药评价,定期开展处方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