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乡村的发展较为滞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创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战略。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
),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
。2021年2月
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正式发布,对乡村振兴任务进行了详细部署,乡村振兴成为我党继精准扶贫之后的又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任务[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难题是要解决依靠谁的问题,要明确谁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资源。大学生作为青年体中的人才主力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力量。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体为例,从乡村振兴的五个维度(文化振兴、产业振兴、民生保障、生态振兴、治理振兴)出发,探讨影响大学生体参与乡村振兴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意愿的对策与建议,为推动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
一、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意愿的影响因素1.内部因素
第一,性别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男性大学生,女性大学生更倾向于艺术型的工作[4]。因此,女性大学生参与文化振兴的意愿可能强于男性大学生。对于乡村文化振兴重要途径的乡村文化节、文化建设等,女性大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其中,以此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另外,通常女性偏重感性思维,在文化传承等艺术方向的工作中更有优势,因此女性大学生更愿意参与文化振兴。
第二,学历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影响。随着学历的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知识理论化、细分化程度更高,希望能在所学领域有所建树,会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在发展较好的企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另外,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选择机会越多,更愿意在发展机会多的城市奋斗,不愿意返乡工作。
除此之外,由于竞争压力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稳定,再加上“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策的提出,处于学历劣势的专科大学生更愿意前往乡村,参与治理振兴、
民生保障、产业振兴。第三,居住地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农村地区提出的战略,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与农村大学生的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同时,
农村大学生对农村存在的不足以及农村发展滞后情况的了解程度更高,也更希望农村能加快发展。因此,农村大学生更愿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家乡的发展。相反,作者简介:刘宗华(1970-),男,湖北恩施人,博士,副教授,从事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研究;秦亚兰(1998-),女,湖北宜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研究;赵雪琴(1998-),女,河南济源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
高等教育研究。刘宗华,秦亚兰,
赵雪琴(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宜昌443000)
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和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的背景下,
乡村振兴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大学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如何提升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意愿应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加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加强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搭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平台,帮助大学生树立服务农村的就业观,
才能提高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关键词:大学生;乡村振兴;高等教育;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38;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8-0061-04
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大学生不了解乡村的发展,对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另外,受城市生
活环境及社会的影响,城市大学生很难在偏僻的乡
村长时间生活和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较弱。
第四,政治面貌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
河南选调生2022影响。乡村振兴是促进民族复兴的战略,参与者的
政治觉悟显著影响其参与意愿,而政治面貌是反映
大学生政治觉悟的直接特征。一方面,各大高校团
员大学生占比较多,对团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也逐渐受到重视。如大学生通过观看“青年大学
习”、参与每月的团日活动等,学习当下的政策及发
展趋势,了解目前发展现状,能够进一步了解乡村
发展现状,产生振兴乡村的意愿。另一方面,鉴于党
员身份在求职中具有优势,且党员被认为是优秀的
代表,个别大学生入党可能出于工具主义导向,缺
乏服务社会的动机,因此还需提升扎根基层、参与
乡村振兴意愿的政治觉悟。
第五,干部经历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
影响。除课堂之外,高校社团和学生组织已成为另外
一种重要的育人途径。大学生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可
以锻炼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和提升自身的责任意
识。例如,在扶贫助农时期,部分高校会组织助农活
动,而担任过干部的大学生对乡村的发展有更多了
解的机会,从而激发自身服务乡村的内部动机。
第六,专业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影
响。高等教育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专业细分化程度
更高,因此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有较大的
差异,以后的职业生涯也会有所区别。例如,医学类
大学生学到的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知识,
还要进行规培才能上岗,但乡村医院的资源有所欠
缺,医学类大学生无法将理论完全运用到实践,因
此有的医学类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到乡村发展。又
如,体育类的大学生都接受过严格的体能训练,相
比很多专业的大学生更能吃苦耐劳,但对口就业岗
位较少,在国家鼓励体育专业师生参与乡村体育指
导志愿服务、“三支一扶”等政策建议影响下,更愿
意参与乡村振兴。
2.外部因素
第一,就业环境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
影响。就业环境是影响个体职业选择倾向的重要因
素,而农村的就业环境与城市的就业环境有一定的
差距。首先,农村的工作机会没有城市多,企事业单
位的数量远远不及城市。部分大学生在付出高昂的
教育成本之后,倾向于选择发展机会多的城市工
作,以此获得经济回报。其次,农村的发展前景相较
于城市并不具有吸引力。农村的资源与城市相比较
为贫乏,导致其发展空间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可
能使得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低。再次,农村的
基础设施、生活条件等远远没有城市好,使得部分
大学生不愿意扎根基层。最后,农村的薪资福利和
社会保障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因
素之一。现阶段,农村企业的发展远不及发达地区
的企业,因此无法给大学生提供优渥的报酬和福
利,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
除此之外,农村的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晋升机制
等,也会造成大学生得不到重视,使得部分大学生
不愿意到乡村就业。
第二,政策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影
响。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出台了
相关吸引人才资源的政策,如“选调生”“三支一扶”
等,这有利于正向影响大学生的乡村振兴参与意
愿。一方面,考公考编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而相
关政策的提出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同时,
政策的提出也提高了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了
解程度,从而激发其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另一方面,
政策的提出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相应的
保障,有利于大学生扎根乡村。
第三,家庭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影
响。本文重点探讨父母职业类型对大学生参与乡村
振兴意愿的影响,因为父母职业类型是影响大学生
就业观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认为,父母为待业状
态、农业劳动者和个体户的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
意愿可能较强,企业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子女
参与乡村振兴意愿可能较弱。这是因为父母为待业
状态、农民和个体户的家庭,经济来源稳定性往往
较差。该类家庭的子女往往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性较
高的工作,对民生保障的需求也更强烈,因而他们
愿意参与乡村振兴。而父母为企业管理人士和公务
员的家庭,子女在择业时受到父母价值观的熏陶,对企业管理或者公务员相关的职业感兴趣,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政府公务员等,对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意愿较低。
二、引导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策略
1.加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力度
目前关于乡村振兴的文件、政策众多,但部分学生对其具体内容的了解并不深入,这可能直接导致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意愿低,因此要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对相关政策进行普及。首先,有效利用权威媒体。高校可将一些权威媒体发布的政策具体内容和乡村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等放在校园网站或一些校园平台上,使大学生方便获取权威信息,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水平,并使其产生服务乡村发展的兴趣和意愿。其次,合理利用自媒体。加强自媒体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进行宣传。此外,高校可利用自媒体创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培养大学生为乡村振兴奉献力量的信念,使其意识到服务乡村是光荣的,从而提升其乡村振兴参与意愿。最后,线下宣传乡村发展和政策也同样重要。高校可通过食堂的电视新闻、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指导等,向大学生宣传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及现状,吸引更多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不仅如此,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存在消息闭塞等情况,因此高校应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宣传和解读返乡工作的相关政策。
2.完善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
国家政策是激励和保障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主要受到国家农业政策、预期收入等因素的影响[5]。首先,健全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目前,尽管已出台了很多扩大乡村人才引进的计划,但大部分聚焦于如何吸引人才,而在激励保障
机制上还应进一步完善。乡村资源未被充分应用,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应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以创新创业的形式振兴乡村,因此针对创业的优惠政策可以向到乡村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倾斜。同时,加强参与“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计划大学生的福利待遇及保障,如适当提高他们的社保缴纳基数和工资水平以及以后就业的保障,还可以提出继续服务乡村振兴的优惠政策,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其次,适当降低大学生服务偏远乡村发展的门槛。笔者认为,团员或众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很强,因此应该针对非党员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支持政策,如给予优秀非党员毕业生报考“三支一扶”的机会等优惠政策。
3.加强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
乡村振兴人才的建设与更新有赖于高等教育的服务供给[6],因此高校要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首先,部分高校可以与政府合作设置乡村振兴班,有针对性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输送人才。例如,涉农高校可以结合如今农业农村的发展,完善大学生耕读教育培养体系;职业院校可以开展乡村振兴相关技能的培训,并采取下乡实习的方式强化技能。其次,高校非农学科的培养也应结合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例如,建筑设计专业可开设课程或通过实习实践等让学生了解乡村风俗、人文环境等,引导学生做出适合乡村发展的设计;体育类专业课开设体育教学等课程,鼓励大学生到乡村给中小学生授课。除此之外,高校应重视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的结合。例如,开展“义卖橘子”等销售农产品的志愿活动,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使大学生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并让大学生产生为乡村振兴作贡献的意愿;开展“下乡支教”等义
务活动,让大学生深入乡村感受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激发大学生服务乡村的内在动机。此外,高校的党组织应借助党课、党日活动等途径,加强党员大学生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培育。
4.搭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平台
良好的大学生乡村振兴参与平台是吸引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7]。高校应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等平台建设,为大学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提供有利机会,还应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吸引大学生到乡村就业或创业。另外,我国城乡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是影响大学生去农村创业意愿与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应大力改善乡村的基础生活环境,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Exploration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Willingness
Participat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Liu Zonghua,Qin Yalan,Zhao Xueq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bei Province,Yichang443000,China)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chieving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completing the task of poverty allevi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become a key task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14th Five Year Plan period.College student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and how to enhance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hould be a key issue of concern for higher education.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ity efforts of college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policies,improving the policies of college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s, building a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helping college students establish a view of serving rural employment,can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be enhanced.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rural revitalization;higher education;willingness participate;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
5.帮助大学生树立服务农村的就业观
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以及民族振兴的重
要力量,应该担负起时代重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
自己的力量。想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
要更多的大学生精英体深入乡村、振兴乡村,因
此应使大学生树立服务农村发展的就业观,深入乡
村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民族振兴奋斗,实现自身的
价值。首先,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明白在乡村也
能获得很好的发展。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量
人力资源涌入城市,城市白领成为很多青年向往的
目标。但在日益增加的生活压力下,选择到乡村就
业也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职业规划。不同于
之前,如今乡村的发展蒸蒸日上,也具有较大的发
展潜力,因此到乡村就业也能实现理想。其次,在日
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多关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方针,从而激发自身服务乡村的动机。一些大学生
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较低,导致对相关政策及发
展现状的了解不多,不足以激发到乡村就业的兴
趣。因此,大学生应积极从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最后,学校和家长应积极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并
采取措施提升其意愿。例如,高校党支部应丰富党
日活动的形式,带领党员下乡体验,引导其深入乡
村;高校应发挥就业中心的引导作用,提升就业指
导中心对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和解读能力;父母应
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在乡村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
-12-03)[2022-11-09]v/ztzl/xczx/mlxc_2471
7/201812/t20181203_6164195.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意见[EB/OL].(2021-01-04)[2022-11-09].v/xw/
zwdt/202102/t20210221_6361863.htm.
[3]罗敏,陈宝玲.村民返乡参与乡村振兴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
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0(06):68-78.
[4]纵瑞雪.男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源动力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
大学,2007.
[5]林奇清,鄢奋.乡村振兴背景下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
意愿分析——
—基于福建省非农专业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河北科
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1):94-101.
[6]李才.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21,54(01):91-97.
[7]曾定茜,阮银兰.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与创业动机
提升研究[J].农业经济,2021(0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