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班级: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教学设想
    从本课题目上审视“开运河、创科举”,实际是讲述隋朝历史中的两件大事,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把握。在第2课中还会谈到唐朝的科举制度,加上隋朝历史较短,学:生学完第2课后极容易混淆,把科举制度的创立时间误看作成唐朝。基于此点,可以将开运河、创科举的内容放到对隋炀帝的评价中进行二次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1.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2..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通过解答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结合课文中问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结合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问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3.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湖北人亊考试网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大运河的开凿。
2.科举制的创立。
难点
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
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教学突破
关于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修建,突破口在于要使学生理解庞大的工程是需要强大的后勤作为支撑的,而支持隋朝进行这个庞大工程的基础就是是隋文帝时期积累的大量财富;进士科的创立意味着从隋朝开始正式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并形成体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板书设计
1课开运河创科举
一、隋朝统一南北
二、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3.大运河的作用
三、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练习设计
一、填空题
1. 581年,杨坚废芳七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4.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全长2000多千米。
5.开科举制先河的是隋文帝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二、问答题
6.比较隋朝和秦朝,说说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①统治时间短暂,都二世而亡;②都创立了为后世所效仿的制度,秦朝开创郡县制、使用皇帝的称呼等,隋朝创立科举制;③都曾修建有举世瞩目的工程,秦朝长城、秦始皇陵,隋朝大运河;④灭亡原因都是由于统治者的暴政,不爱惜民力,都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被新的王朝取代。
7.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答: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同时,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课为新学期第一节课,故把上册知识和下册知识连接起来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学生容易
出现知识断层。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好初一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大运河和科举制大多数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经常听说,陌生是因为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所以要抓好学生的这种心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第2课    贞观之治
课型:新授课                时间: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教学设想
将本课分为两个部分来讲解,第一部分为唐朝的建立(包括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玄武门之变”)第二部分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即唐太宗的统治措施),重点放在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1.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古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3.结合课文的号!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冶国思想,认识
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2.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2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3.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贞观之治”的含义。
2.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难点
1.如何评价唐太宗。
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
教学突破
在评价唐太宗的问题上,首先要求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唐太宗的事迹,避免以偏概全,有必要时可组织讨论,做到公正、合理、客观地评价唐太宗。对于出现“贞观之治”此类的盛世局面,既要让学生看到盛世下国泰民安、全方位发展的景象,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广大人民的劳动成果,“盛世”下并不意味着人民不受压迫。
板书设计
                      2课  贞观之治
一、玄武门之变
1.唐朝的建立
2.玄武门之变
二、贞观之治
1.前提条件: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2.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1)轻摇薄赋,提倡节俭
(2)失口人善任,重视纳谏
(3)加强中央集权
(4)完善科举制度,重视教育
3. “贞观之治”的含义
练习设计
一、选择题
1.唐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B )
A.李世民.. B.李渊C.李建成D.李元
2.被唐太宗誉为是“镜子”的大臣是( D )
A.房玄龄B.杜如晦C.李靖D.魏征
3.以下制度和工程是隋朝创立或修建的有( A )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长城  ④科举制  ⑤大运河
A.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⑤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4.唐太宗的名字叫李世民,他在位期间的年号为贞观,他是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
5.唐太宗重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前后向唐太宗上谏二百多次的大臣是魏征
6.唐太宗贞观年间,为了防止宰相专权,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采取的措施是三省六部制
7.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进士科。在当时通过科举考试做高官,应该考进士科
三、问答题
8.什么叫"贞观之治",它得以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对外交往频繁,融洽,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得以形成的原因有:
(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经济上轻徭薄赋,重视农业发展;政治上知人善任,重视纳誎;
(2)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唐太宗个人的杰出才能;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是社会繁荣、经济发展的基础。
教学探讨与反思
在对本课的讲解中应特别注重两点,一是注意让学生认识到隋朝也是一个伟大的朝代,这种伟大在于它创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这种伟大不会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磨灭,唐朝所实行的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讲授前注意搜集相关资料,结合现实讲解历史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3课  开元盛世
课型:新授课                时间: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教学设想
前两课评价过隋炀帝和唐太宗,作为初一下学期的学生虽初步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但常常在评价人物过程中带有感情彩。适当补充有关武则天的资料,以利于学生合理评价武则天。在讲完“开元盛世”后可对第2课和第3课的内容作一个简单图示,即“唐太宗(“贞观之治”初步发展)→武则天(继续发展)→唐玄宗 (“开元盛世”鼎盛时期)” ,使学生能把握唐朝中期以前发展的脉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开元盛世;曲辗犁和筒车;唐都长安。
1.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
2.通过对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