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凿壁偷光的故事简短
成语凿壁偷光是出自谁的苦学故事
凿壁偷光,一词源自于《条陈》中“凿壁偷光,非笃学也”,意思是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知识,无法取得真正的学问。虽然我们不支持通过凿壁偷光的方式来学习,但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仍然值得我们了解。
凿壁偷光的故事一: 秦朝的阮籍
阮籍,字景文,原籍南阳。年轻时,就因嗜读而在世人之中颇有名气。当时的南阳有一位贵族子弟,名叫何武。身为富家子弟的他,毫无学问头脑,但是却经常想在婚礼上作诗献礼。他听说阮籍读书多,就请他教自己诗歌。阮籍答应了,但是何武却不敢当众求教。于是,他们假装互相打闹,阮籍便趁机教授了何武诗歌的奥秘。
然而,不久之后,何武家里有了一场庆典。他再度向阮籍求教,可是这一次,阮籍明确拒绝了他。何武十分生气,认为阮籍根本不值得自己的交往,于是他报告了当地的官员,告发了阮籍“凿壁偷光”的行为。阮籍被判处流放远方,整个人顿时沉沦了下去。
凿壁偷光的故事二:宋朝的调露
调露,不算是传奇人物,但他的故事却经久不衰。调露在读书的过程中,常常偷看旁边同学的书籍。他的同桌是一位很懂书法的同学,课余时间他总是在练一些文字,调露喜欢看书法的美学,所以背着同桌一边看书法,一边模仿。一次,这位同桌说那天下午要回家,把他的书留给调露做借口,调露得意起来,还要同桌再次留下书给自己看。
后来,同桌抱怨道:“我的书都从你这里借走了。”调露听到这里,顿时心惊胆战,跟同桌承认了自己的行为。这位同桌,名为黄公望,他并没有告发调露,而是很快将自己的书与调露全部借出,取而代之,送给调露。
凿壁偷光的故事三:诗圣李白
李白自幼嗜读,学习的书籍比同龄人要广泛得多。他在长安的时候,便习惯了夜晚去听别人座谈,目睹社会各界名流的交际切磋。很多时候,李白并不是被邀请的来宾,而是躲在门外偷听人家的谈话。但他不是凿壁偷光,他是利用空余时间去学习知识,此事也被后人称为“门外汉”。
后来,李白成为一名大诗人,他的学识和造诣并不是凭空出现。正是靠着自己对世间万象的观察与洞察,对传统知识的吸收,加之自己的性格和才华,才能成为文坛上的大佬。
以上三个故事,没有一个是凿壁偷光,都可以说是一些意外的契机帮助了他们学习知识。虽然偷窥要人诬告他人是不好的,但如果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获取知识,那自然是更好的选择。毕竟,人生难免有一些遗憾,但我们一定要通过努力去克服。学习是人生重要的部分,它是塑造我们人格和性格的基础,我们要坚定地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