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张金忠
会话含义理论对舒克申短篇小说
考试》中人物对白的解读
[收稿日期]2019-12-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YY191);哈尔滨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俄汉互译)(KC ⁃SZ2019006);哈尔滨师范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试点项目(HJG20180020)
[作者简介]张金忠(1968-),男,黑龙江青冈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翻译学。[摘
要]
会话含义理论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首先提出的,该理论一度引起哲学界、语言学界的广
泛关注。会话含义通常是在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产生的。文章试图将该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中人物对白
的分析,解读苏俄时期著名作家舒克申的短篇小说《考试》中人物对白的会话含义,展示作家的创作手法
及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会话含义;舒克申;短篇小说;考试;人物对白[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991(2020)02-0106-06
一、舒克申及其短篇小说
众所周知,小说中的人物对白对体现人物言语行为和性格特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而成为经典之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笔端人物突出的言语行为和鲜活的性格特点。
苏俄作家舒克申(ШукшинВасилий
Макарович)创作的道路是以短篇小说开始和告终的。他留给读者的一百多个短篇小说,堪称是作家创作风格与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纵观舒克申的短篇创作,其言语结构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物对白
语在许多短篇中不仅在数量上超过叙事人语言,而且在塑造文学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作者创作意图等诸多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蕴含着明显的美学价值。关于舒克申小说中的人物对白,学界早已有人指出:舒克申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
方式,说起话来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他们或风趣幽默,或深沉持重,或聪明伶俐,或憨直忠厚,所有这一切都通过那生动而极富个性的对白语表现出来,这些对白语便是人物对自己的自我介绍[1]。
舒克申的多部短篇小说在我国文学界几乎
家喻户晓。然而,短篇小说《考试》(“Экзамен”)
[2]
却少有人提及。这部作品最初发表在苏联1962年《十月》(“Октябрь”)杂志的1月号上。然而,此后在俄罗斯出版发行的舒克申的所有作品集中都未将这部短篇列入其中,对这篇小说进行研究的人也寥寥无几。令人欣喜的是,由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编写的大学专业俄语教材《东方俄语》(第六册)收入了这篇小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小说的“原汁原味”。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其中只有
doi :10.3969/j.issn.2096-2991.2020.02.015
第2期2020年3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2Mar.2020
-
-106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两个人物:格里高利耶夫教授和学生尼古拉(典型的俄罗斯名字)。在一次文学考试上,尼古拉“运气不佳”,抽到的题签是关于《伊戈尔远征记》(“СловоополкуИгореве”)这部作品的问题。考试时,格里高利耶夫教授很快便觉察到,尼古拉并未认真阅读和准备《伊戈尔远征记》这部作品的相关内容,这令他非常恼火。考生和考官在心理上发生了“碰撞”:一方面,尼古拉由于未认真阅读抽取到的作品《伊戈尔远征记》而感到心虚,乃至不知所云;另一方面,格里高利耶夫教授对这部作品却偏爱有加,在提问时刨根问底。于是,小说中两个人物的对白常常出现“裂痕”,人物交际过程中时时陷入“僵局”。尽管在考试的后半程格里高利耶夫教授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这个曾经参加过伟大卫国战争的战士,并把一本时刻随身携带的《伊戈尔远征记》赠予他,表面上对这位考生转变了态度,表现出了好感,但尼古拉最终得
到的仍是二分(двойка),未能通过本次考试。
需要指出的是,舒克申的短篇小说通常仅有两三千字至五六千字,极为简练精致[3]。《考试》这部短篇小说作者依然着墨不多,全篇不足二千字。然而,用于人物对白的词语却高达1100个之多,占一半以上。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小说人物的思绪忽而停留在考场(教室中的考试),忽而进入《伊戈尔远征记》的情节(人生中的考试)之中。两条线索时而先后而行,时而并驾齐驱。实际上,作家舒克申正是通过制造“裂痕”和设置“僵局”的创作手法而使小说的两条线索达到时时跟进。
本文作者试图用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解析《考试》这部短篇小说人物对白中的隐含之意,进一步认识和感知作家舒克申的创作风格,加深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获得更深一层的美学感受,进而探索文学作品研究与语言学研究联姻的学术方向。
二、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H.P.G 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
的“合作原则”。[4]154在谈话时只有遵循这项原则,谈话双方才能互相理解,交谈方可顺利进行。格莱斯
把合作原则分为四个亚原则(准则):(1)数量准则,即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要使话语中含有冗余信息;(2)质量准则,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要有关联,即话语要切题;(4)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话语简练,避免晦涩,避免歧义,井井有条。以上四条准则描述了一个有序合理的会话过程。假若参与交际的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准则,就能领会说话者的会话意义,从而达到顺利交谈的目的。[5]70-90当然,人们讲话时,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遵循这四条准则。然而,这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无论遵循还是违反这四条准则,都会产生会话含义,遵循时,产生的叫一般会话含义;违反时,产生的叫特殊会话含义。[6]在此基础上,格莱斯提出违反合作原则的四种情形:(1)交际者不知不觉地违反第一条准则;(2)交际者公开宣称不遵守合作原则;(3)交际者无法遵守某条准则,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和其他的准则产生抵触;(4)交际者故意违反某一准则,并让听话者体会到这一点[7]45。
三、会话含义理论对《考试》中人物对白的解读
从整体上看,舒克申这部短篇小说《考试》中时空两条线索紧密结合,相互照应。在空间上:教室中的考场与《伊戈尔远征记》中的战场形成照应;在时间上:考试当时与《伊戈尔远征记》故事情节中的时间形成照应。作家在用笔驾驭时空线索时,通过制造人物在对白时频频违反合作原则,致使对白经常中断,达到两条线索的齐头并进。
(一)教授与学生见面——考场内外两条线索呼之欲出
小说的一开头,作者在描写教授见到考生时的第一句对白:
教授:“为什么迟到了?”——教授严厉地问。
学生:“您知道……,请原谅,直接从单位来……,有一个紧急订货……”
这句话与其说是提问,不如说是质问,一般
-
-107
张金忠会话含义理论对舒克申短篇小说《考试》中人物对白的解读
情况下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合作原则。然而,就考生的身份而言,况且有他迟到在先,尽管不愿意接受这种质问方式,却又不得不回答教授的责问。于是,考生只能吞吞吐吐地回答教授的问话。从寥寥数语的人物开场对白中,读者能够明显感觉到考生战战兢兢紧张的心情。
(二)抽取考签——考场内外两条线索蓄势待发
接下来,教授依然是用那种严厉的语气询问考生的题签、考题的内容,并命令考生下去准备:教授:抽
一张题签。号码?
考生:十七。
教授:什么题?
考生:《伊戈尔远征记》,第一个问题,第二……
教授:题签不错,去准备吧。
舒克申在组织教授和考生之间进行的关于考题的对白时,只用寥寥数语。表面上看,尽管交际实现了,但其中透露的信息并不充分,违反了量的准则。从这样一个合作欠缺的对白中,读者能够听出弦外之音:考场内师生之间的交际不畅,沟通不足,必有内情,愿闻其详。即便教授说“题签不错”,阅读下文后读者也能够推导出一个结论:教授青睐这部作品,于他而言,这是一个“上上签”,但对考生来说,题签实在是太糟糕了,他尚未来得及读完《伊戈尔远征记》。这是一次不畅的交际,它把考场内外的两条线索牵引出来:一条是考场内进行考试,另一条则是《伊戈尔远征记》作品中久远的历史画面。
(三)考生备考与教授思想“开小差”——等待考场外的线索跟进
考生在准备考试内容时,教授在不时观察他的同时,也陷入了短暂的思考。在他的眼里,学生就是学生,
平淡无奇。他还想到了:万物都在变化。早先教师被称为老师,因为他们有学生,而现在只能称为教授,因为现在他们没有学生了,成了“孤家寡人”。
教授:有问题吗?
学生:没,没有。
从这句对白能够看出,教授的思绪和注意力重新回到考场,考场内《伊戈尔远征记》的情节将
随着考试问题的进展而发展。
对白进展不顺。教授的思想仍未回到考场。他本想结束前面想到的关于早先教授的情况,却不由自主地转为注视着考场外街上的情景:车水马龙,人潮如织。教授情不自禁地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人们总是行匆匆,到底归向何方?舒克申安排教授的这一沉思场景,让读者的意念中自然产生出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感触。这种安排,为下文呈现考场外《伊戈尔远征记》的历史画面设下伏笔。作家通过塑造小说人物的这一简短对白,让读者抓住两条线索:一条是有关《伊戈尔远征记》内容的考试;另一条是《伊戈尔远征记》中战争(场面的复现)场景。
(四)考试正式开始——考场外故事线索重新拾起
教授: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学生:《伊戈尔远征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部杰作……
教授:您读过吗?
学生:看了看。
教授:您怎么不知道羞耻呢。
学生:没来得及。订货很紧急。
教授:我才不理会你有没有什么订货。我更关心的是,一个没有时间读自己国家一部最伟大作品的俄罗斯人。特别感兴趣!……是你亲自去学习吗?
教授的几句足够尖刻的话语:“不知道羞耻”“我才不理会你有没有什么订货”,以及一句含有侮辱的问话“是你亲自去学习吗”,均违反了合作原则,导致两人的交流几乎无法进行,造成交际不畅。
实际上,随着考场内考试的进展,考场外的历史故事似乎被“落下”了。作家通过这种教授不经意违反合作原则进行对白的手法(产生会话含义),从而把另一条线索及时牵引上来。此外,作家还特意安排了下面不流畅的一段对白,目的是让《伊戈尔远征记》的故事情节及时跟进。
教授:您怎样看待这件事?
考生:哪件事?
教授:学习。是想混出个人样吧?
考生:别的。
--108
教授:什么别的?
考生:别这样……
教授突然冒出的一句似乎不着边际的问话“您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着实让考生感到一头雾水。教授确切自己的提问后,又加上一句尖刻的话“是想混出个人样吧?”标志着谈话彻底中断。下面的这个对白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授:不,这非常重要!好,我不这样。但我很想知道:您是否感到丢人?
学生:丢人。
教授:谢天谢地,我的天啊!
舒克申接下来为教授安排的一句尖刻程度有增无减的问话“您是否感到丢人?”(三次重复)终于把《伊
戈尔远征记》的情景线索与考场上考试的线索拉齐。考生答不上题被视为在考场上的失败,感到羞耻;伊戈尔在战场上被俘被视为战败。两种情境下,当事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读者自然立刻就会把两件事情紧紧地联系起来。这次交际中断,使两条发展的线索又一次达到齐平。考场上的考试和战场上的战争在同时进行。考试似乎已经没有意义继续了。
(五)考试中断后重新开始——考场内外线索交织
学生:您再问我一些别的东西吧。我准备过了。
教授:《伊戈尔远征记》写成于哪个世纪?
学生:十二世纪,末期。
教授:对。伊戈尔大公怎么了?
学生:伊戈尔大公被俘了。
教授:对!伊戈尔大公被俘了。哈,真见鬼!哈,太糟糕了,他怎么被俘了?
偏爱考试版
学生:该给我打多少分就打多少分,您别太为难。
此时,学生的正确回答“伊戈尔大公被俘了”(考试问题的答案)竟引起了教授的愤怒,说出了一句既粗鲁又不合乎逻辑的话“哈,太糟糕了,他怎么被俘了?”(对《伊戈尔远征记》中的故事情节的不满意评价),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从而把考场内外两条线索交织起来。
(六)刨根问底,追问细节——考场内外两条线索在心灵沟通中并行
教授:我们再来谈一下伊戈尔大公。他当时感觉怎么样?
学生:给我打二分算了。
教授:伊戈尔被俘时感觉怎么样?伊戈尔被俘时感觉怎么样?你难道这也不懂吗?
学生:我懂。
教授:那您懂什么?
学生:我也曾经被俘。
教授:那,怎么被俘的,在哪?
学生:被德国人俘获的。
教授:您参加战斗了?
学生:是。
教授:多长时间?
学生:三个月。
教授:那怎么样?
学生:什么?
教授和学生在进行着对白,此时,对白已经有些超出了考题的范围。学生谈到自己的经历,似乎一切仍在顺利进行。然而,考生每次回答问题提供的信息都欠缺,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考场内考生回答不上问题与《伊戈尔远征记》中伊戈尔大公被俘同样是可耻的。教授的另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那怎么样?”又一次让学生无法回答。于是,舒克申安排接下来的几句对白,目的是把考场外《伊戈尔远征记》的故事情节向前推进。
教授:请坐,何苦站着?逃跑了?
学生:是的。
教授:请您讲一讲,是怎样逃跑的?
学生:夜里,从兵站。
教授:详细一点。小伙子,要学会说话!这也是很有必要的。怎么跑的?其实,我感兴趣的不是这件事的技术方面,而是心理方面。感觉怎么样?因为被俘是很痛苦的。您是怎么被俘的?受伤了吗?
学生:没有。
教授:那怎么被俘的?
学生:陷入了包围圈。说来话长啊,教授。
教授:您瞧瞧,他可真忙啊!
学生:不是忙,而是……
教授:想起村庄了吧?
学生:我是城里人。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
-109
教授: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以为您是乡下来的。是的。
教授:在那里你们彼此都谈什么?
学生:在哪里?
教授:被俘时。
学生:什么也不谈。有什么可谈的?
教授:真见鬼!太对了!太对了!您怎么称呼?
学生:尼古拉。
教授:太对了!您明白吗?
学生:什么太对了?
教授:您一声不吭,这太对了。有什么可说的。在敌人那里都不吭声。这是最明智的。您到过基辅吗?
学生:没有。
上面这段人物对白中有几处“不合拍”的地方:比如,学生不想给教授讲述被俘时的具体情形,因为“说来话长”,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违反了量的准则;教授用讽刺的语气回答:“您瞧瞧,他可真忙啊!”出现交际不顺;再有,教授好像平白无故地在问学生:“想起村庄了吧?”学生却回答:“我是城里人。”此外,还有一处:当教授问及考生在被俘时谈什么时,考生回答“什么也不谈”。教授的一席话“真见鬼!太对了!太对了!您怎么称呼?”显得难于理解,不合乎逻辑,违反了关联准则。当学生报出自己的名字后,教授又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太对了!您明白吗?”同样违反了关联准则。正是这种交际不畅,对白参与者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才使得考场内外的两条线索重新汇合。在接下来的作品中,舒克申明确地写了一句带有叙事性的话语:
停顿,令人难堪。两人面面相觑。
参与对白的人物沉默不语,也可以说是违反量的准则。多篇学位论文及其作者[8][9][10]还对沉默的语用价值做过专门研究。上述研究者均从语用学的角度指出沉默是属于违反合作原则的行为类型。
苏联文学评论家普遍认为,舒克申的短篇小说使他在二十世纪俄国小说界占据了显著的地位。他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仅属于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舒克申式的人生”[11]162。
(七)考试即将结束——故事接近结局
教授:您是一个人逃跑的吗?
学生:不是,七个人。
教授:您大概会想,这个老怪人怎么盯上我不放了!是吧?
学生:可不是这样!我根本没有这样想。是真的,教授,我感到很有趣。
教授:这很好,士兵。您能听懂我说的话,这很好。《伊戈尔远征记》当然要读完。而且要不止一次读。我把这本书送给你。我刚好带来了。不要马上就读。回家再读吧。你看见了,我刚才张张罗罗地像一个要办婚事的毛头小伙子。感到很累。
接下来小说中出现下面的对话:
教授:你们七人全都活着回来了吗?
学生:全都。
教授:现在彼此通信吗?
学生:不,您懂的。
教授:我当然知道。当然。俄罗斯人都是这玩意儿。你还不愿意阅读《伊戈尔远征记》呢。这(《伊戈尔远征记》)可是最具有俄罗斯民族特点,最令人惊奇的俄罗斯乐曲。是吧?把记分册给我。……再见。
上面这段人物对白中,在考试的最后阶段,教授问学生:你们逃生出来的七人现在彼此通信吗?学生回答:“不,您懂的。”回答中包含冗余信息,违反了量的准则。然而,这句话却引出了教授的评价“俄罗斯人都是这玩意儿”,从而揭示了伊戈尔大公当年远征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分崩离析,诸公国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最终导致伊戈尔大公远征失败。教授为尼古拉在成绩册上的评分为二分,考生考试未获通过。小说作者行文至此,考场内外的两条线索最终合二为一,两件叙事同时完成。
四、结语
作家舒克申在构筑《考试》这部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对白时,往往寥寥几笔、只言片语,有时甚至显得前言不搭后语,人物各执一词,交际不顺,从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来看,人物对白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形比比皆是。然而,恰恰是在看似不经意的安排中,作家娴熟地运用这种文学艺术手
张金忠会话含义理论对舒克申短篇小说《考试》中人物对白的解读-
-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