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上岸,但不想去读,怎么办?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有同学考研上岸,但又不想去读了,但更多同学则特想体会一下这种考上又不想去的所谓“痛苦”。
昨天抖音直播时,一个男生说:“老师,我考研上岸了河南某高校的临床医学,但我真的不想去读,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问:“你吃饱了撑的?既然不想读,当初为何要考?”
他说:“我是迫于生活和父母的压力,在他们的期待下,我点了'拟录取’。可是,到了夜深人静时,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就会冒出来:我不想从事医生这种高压职业。”
我问:“你所说的医生这种职业的高压性,体现在哪里?
她说:“首先就是无休止的考试,我们进入大学,基本上过的就是高三生活的延续。大三、大四时,医学院的生活就更单调了。”
我说:“可是,你想,医生是多么神圣的职业呀,毕竟你在帮助别人解脱痛苦。
她说:“但谁来关心医学生的苦呀。在医院规培工作量等于上班,工资等于无。毕业30岁才工作,零存款。生命的责任、无休止的考试、晋升的科研任务、病患的不理解、医院的高压、夜班的悲催……那可太多了。”
我说:“有一点,我倒是很有感触,有些医院的医生不仅要面对病人,还要面对暴躁的家属,随时都冒着被砍的风险在救人。”
我把同样的问题发到了网上,各位医学网友也给出了亚历山大的具体点:
Jamie今年要发发:无休止的考试科研压力(我们的晋升体系参照的日本,想评职称必须发论文还有地区和影响因子要求)生物钟颠倒(一个夜班会让你刚调好的生物钟再次紊乱)2022年考研上岸人数不管你信不信医生工资真的没你们想得高。
还想补一条,就是我所在的医院医生的接诊水平都处于过饱和状态。像发达国家平均4个人就可以分到一个医生,他们当然可以花很多时间跟病人沟通。我们这,我的老师一个人管25个病人,不是他不想,他的时间确实不允许他和病人有过详细的交流。
杯子碰撞与碎的梦想:压力就是周围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好职业,只有自己知道没有想象的
那么好,所以想转行都是和周围所有人作对
努力考研的阳阳:患者的不理解,参考:百度不是这么说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