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总分:9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选自《一滴水经过丽江》)(1)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中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二段画线句。
(4)文中有大量的关于丽江的民风民俗的描写,请写出一例加以赏析。
(5)除了丽江古城,你还知道云南有哪些风景名胜?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近些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面对凡此种种,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捍卫母语
②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的确,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一旦丧失,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汉语之于我们,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它连接起中华民族,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面对国内高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只能让我们深刻反思。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③发展母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使命。毋庸置疑,汉语必然而且应该与时俱进。汉语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生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汉语发展方向的问题。徐寿当年引进西方科学,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候,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至今仍使我们受益无穷。相比之下,当代科学界则逊得多。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出现连串的英文字母,而在日
TV PK
常生活中放着“电视”不用而要用“”的就更加令人发指。所谓“恐龙”、“粉丝”、“”,其实只是幼稚与浅薄,而
非时尚。这是对汉语的亵渎。捍卫母语,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
④弘扬母语,传承母语,是我们的荣耀。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一点上,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江陵端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
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浸入我们的血液里。昨夜梦魂里有诗人吟唱,血脉里翻滚着长江黄河的波涛。
(1)本文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捍卫母语”是怎样提出来的?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
(3)下面有三则材料,请根据文意,说说它们分别可放入原文中哪一段,请在字母后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段落序号。
A.“一生一世”代表着忠贞的爱情,又岂是“1314”这样几个简单的数字所能替代的?
B.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用汉语向全世界媒体发表获奖感言。
C.北京市政协会上,安建军委员在提案中明确提出:英语不应该成为中国人求学、就业、职称评定的“门槛”。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三、综合读写(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
4.(15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顺《黄鹤楼》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李白《行路难》以冬日的冰雪象征人生路途中的艰难险:_______________。
(4)苏轼睹月思人,遥相祈愿,吟出“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牛同学一家在里开展以“云”为关键字的诗词“飞花令”比赛。请在下面的表格里帮牛同学补充含有“云”字的诗句。
国二考试时间2021考试时间飞花令
诗句作者题目
①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②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四、写作(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
5. (15分)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成长之路,洒满阳光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两个人各自拎着一只行李箱一同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两人累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这时,迎面走来一位樵夫,樵夫看到两人的狼狈样,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像我挑柴一样,用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挑着走呢?”于是,他们停下来,用樵夫的柴刀砍了一根木棍作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挑起来,就这样,两人轮换着挑扁担,他们感觉这样确实轻松了很多。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五、名著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
6.(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得改换战术:首先确定蜘蛛的确切位置,然后探明洞里通道的方向。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用一把小刀沿通道斜插进去,堵住蜘蛛的后路,再用东西在洞口装蜘蛛就大功告成了。这套战术屡试不爽,特别在松软的土壤中更是百试百中。在这种恶劣环境逼迫下,塔蓝图拉毒蛛要么受惊舍洞而去,要么顽固地以其背部来抗拒刀锋。如果蜘蛛采取第二种态度,继续顽抗,我会用刀把泥土连同顽抗的蜘蛛一同挑出来,然后轻松地将它捕获。
(1)该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的《昆虫记》,
介绍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
(2)“这套战术屡试不爽”中的“这套战术”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
1.
【答案】
(1)战国,儒
(2)①违背,②常常,③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④了解、明白
(3)这六个人物都出身低微,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最终获得成功;“发”强调被任用,“举”强调被选拔,文中的舜最后成为了部落首领,其他几人成为人臣,身份不同,因此有所区别。
(4)示例:我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一个人在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吃一堑,长一智,常常自省,才能举一反三,获得成功。
(5)示例:要维护法律的尊严,要重视基础教育,积极培养和储备各类人才,使之成为“法家拂士”;对于“敌国外患者”要保持警惕,积极应对。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文学常识
文言实词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开放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平时的积累可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其作者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
(2)①句意为:使他的做事不顺。拂:违背。
②句意为:人常常犯错误。恒:常常。
③句意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④句意为:才能被人们了解。喻:了解、明白。
(3)依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可以看出,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出身低微,在担当“大任”之前,都曾饱经忧患,经历过坎坷艰难的人生历程,正因为付出了非同寻常的代价,这些圣贤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就一番宏大的事业。而在形容这几个人物时,舜用了“发”,其他几人用了“举”,这是因为“发”强调被任用,“举”强调被选拔,“发于畎亩之中”的“舜”成为了部落首领,而其他五位成为人臣,“舜”的地位要高于其他五位,因此用“发”,以区别身份。
(4)作答本题,通读文章,出文中有关人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的语句,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发于声,而后喻”,从其中任选一点,仿照例句的形式,阐述自己的看法即可。如:我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一个人在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吃一堑,长一智,常常自省,才能举一反三,获得成功。
(5)依据文中作者的理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作者强调了法律、人才和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当今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长治久安,也应该意识到法律、人才和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作答即可。如:要维护法律的尊严,要重视基础教育,积极培养和储备各类人才,使之成为“法家拂士”;对于“敌国外患者”要保持警惕,积极应对。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
2.
【答案】
(1)写了“一滴水”顺着玉河依次经过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的景象。
(2)内容上,描写了“小水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结构上,承上启下。
(3)排比。描写在水车转轮上看到的古城景,增强了感染力,突出了丽冮景的美丽。
(4)“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丽江宾主交流的融洽,看出了丽江人的热情、好客。
(5)香格里拉、玉龙雪山、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
【考点】
细节描写方法及作用
记叙文开头段的作用
修辞手法及作用
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记叙文阅读开放问题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结合段落内容概括分析作答。本选段叙述“一滴水”经历玉河中的徘徊后游览丽江古城的情形,依次经过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展现丽江古城的民俗之美。
(2)记叙文段落作用应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联系前文叙述“小水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可知本段描写了“小水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从结构上看,段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小水
滴”在丽江古城游览过程。
(3)画线句展现了丽江古城中“柏树”“房屋”“老街”的特点,用“看到了……看到了……”这样的排比句式,增强感染力,突出丽江景的美丽。
(4)首先所选取的句子内容必须能够体现丽江的风俗特点,赏析时要结合具体的细节来分析其表现出丽江人的什么特点,可以选用文中的词语来作答。如“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询问当地的掌故,体现了宾主交流的轻松无障,体现丽江人的热情好客。
(5)作答本题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平时也注意多留意有关地理名胜的常识。
3.
【答案】
(1)本题考查了论点的提出方法,通读全文,这篇文章开头由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的现象引出了中心论点,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文章论述的内容,根据“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发展母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使命”“弘扬母语,传承母语,是我们的荣耀”,用原文即可解答.
③,④,②
【考点】
议论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议论文文段作用
【解析】
这篇文章首先由外来文化的冲击波及汉语的现象引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引用诗句,深化论点.
【解答】
(1)本题考查了论点的提出方法,通读全文,这篇文章开头由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的现象引出了中心论点,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文章论述的内容,根据“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发展母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使命”“弘扬母语,传承母语,是我们的荣耀”,用原文即可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