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
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 
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 
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与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指向未来、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是
A.理想B.回想C.幻想D.联想 
4.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
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 
5.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B.自愿性、娱乐性、实践性C.组织性、灵活性、创新性D.组织性、实践性、娱乐性 
6.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7.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是智力技能形成哪一阶段的特点(  )
江西教育考试院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启发 
8.缺乏主见、易受他人影响者,或者盲目地自主决定、一意孤行的人,所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9.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这体现的动作技能特点是
A.动作进行的外显性B.动作结构的展开性C.动作记忆的内隐性D.动作对象的物质性 
10.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1.“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2.某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能够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观念和事物。他的这种能力属于
A.概括能力B.创造能力C.观察能力D.模仿能力 
13.在体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A.模仿B.从众C.暗示D.服从 
14.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 
15.童年期所指的年龄阶段是(  )
A.五六岁至十一二岁B.三岁至五六岁C.五六至十三四岁D.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16.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指()。
A.文法、算术、天文B.文法、修辞、辩证法C.哲学、算术、音乐D.辩证法、几何、音乐 
17.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 
18.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课程D.教学 
19.小明仰望天空,以蓝天为背景看到白云像一座雪山,而以白云做背景看到天空像蓝海洋。这种对象和背景的转换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0.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
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 
21.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 
2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23.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