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码太阳系海外天体、柯伊柏带、彗星、流星体等
行星的真实运动
17世纪初,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Kepler)在其前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B.Tycho)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正确指出行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焦点上。1687
年,牛顿发表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完满地解释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理,把天体和地面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了。
1942 年,爱因斯坦在纪念牛顿诞辰 300 周年的文章中写道:“那些为现代技术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理智工具,主要来自对星空的观察。……像牛顿那样有创造能力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由于凝视这星空而展翅高飞。”
天体力学研究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假设只有两个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如何运动的问题,叫做二体问题。
牛顿力学框架下,建立二体问题的微分方程,再用数学方便求解,二体问题可以彻底解决。
行星运动遵守面积定律
在牛顿到微分方程之前70年,开普勒就已经知道了由太阳和任意行星组成二体问题的这些结果。这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著名范例之一。
八大行星及冥王星运行轨道图:
小行星带位于四颗类地行星运行轨道:
行星视运动
它们的识别特征是:
1.都在黄道附近
2. 亮度一般比恒星亮
3. 恒星光芒闪烁
行星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
大距角常有变化,水星在18°~28°,金星在 45°~ 48°。地内行星同月亮一样有盈亏变化。
如果水星或金星下合发生在黄道面附近,会与太阳圆面重合,人们看到它们的影像从日面上缓缓通过,称为 “凌日”
水星凌日图:
金星凌日每两次为一组,两次之间相隔 8 年,但两组之间却相隔 100 多年。最近的一组在 2004 年 6 月 8 日和 2012 年 6 月 6 日。
2012 年 6 月 6 日金星凌日,欧洲和中西亚只能在日出后见到一段过程,北美地区只能在日落前见到前一段过程,而在中国中东部能见到全过程:从北京时间 6 时 10 分到 12 时 50 分左右。如果错过这一次大好机会,再下一次 2117 年 12 月11 日金星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