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研精品:运动训练学题库
运动训练学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赛优胜为主要⽬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是⽣物学因素,⼈们为了更好地提⾼⾃⾝活动能⼒⽽逐步形成竞技体育;⼆是个性⼼理因素,⼈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泛开展2建⽴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平不断提⾼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4.竞技体育构成:1运动员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
5.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性⑥观赏性
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类的⾃我奋⽃精神2满⾜社会⽣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众的体育参与④显⽰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绪
7.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运动员的竞技能⼒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标的专⼀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结构的整体性与各⼦能⼒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持的全⾯性及导向性
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的在于:揭⽰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提⾼训练的科学化⽔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探索未被⼈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法,应⽤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之中⑤运⽤⼀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11.项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竞技能⼒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
12.项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项不同项⽬的共同规律。B加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C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13.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a运动员在⽐赛中表现的竞技⽔平。B对⼿在⽐赛中表现的竞技⽔平。C⽐赛结果的评定⾏为。
14.竞技能⼒: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的体能、技能、战术能⼒、运动智能以及⼼理能⼒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运动能⼒:⼈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
运动⽔平: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的⽔平称做训练⽔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的发展程度。
15.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a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个客观、准备的出发点。B对训练⼯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16.建⽴⽬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a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17.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18.训练⽬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19.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称训练原理。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0.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
21.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提⾼运动员竞技能⼒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法、⼿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a训练⽬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贯穿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标,全⾯安排好训练和⽐赛。B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的结构特点。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段。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22.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为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成功动机是运动参训的重要原动⼒b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贯穿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加强训练⽬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B满⾜运动员的合理的需要。C 发挥运动员参与训练和⽐赛的兴趣。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作中的主体作⽤。E注意教练员的榜样作⽤f 注意正确地运⽤动⼒。
23.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B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理论基础。C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备条件。训练学要点:a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B⾼度重视训练计划进⾏必要的修正和调整。C及时对训练计划在实践中变更的原因,期望及⽅法的最⼤流表。
24.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体⽣物适应的长期性。B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C⼈体⽣物适应的阶段性。训练学要点:A 保持训练的系统性(a健全多级训练体制。B建⽴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C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d提供有⼒的社会保证。)B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25.周期安排原则: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B⼈体竞技能⼒变化的周期性特征。C适宜⽐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训练学要点:a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B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C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D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26.不同训练周期及其主要任务。A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物适应现象提⾼运动员的竞技能⼒。B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集中到专项上去。C⽐赛周:为运动员在各⽅⾯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赛⼒求实现预期⽬标。D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理上和⼼理上的疲劳,促进适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新的训练。
27.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运动员竞技能⼒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科学基础:a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物适应现象。B过渡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训练学要点:A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量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B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C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只。D建⽴科学的诊断系统。E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28.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B运动员个⼈特点的多样性c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训练学要点:a贯穿区别对待原则所需注意的因素(运动专项、训练对象、训练条件)b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教练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29.直观教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多种直观⼿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和思维能⼒,提⾼运动员竞技⽔平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a
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B动作技能形成原理。训练学要点:a教练员应⾼度重视直观教练原则的运⽤。B 注意应⽤科学技术的新成果。C注意直观教练与积极思维的有机结合。
30.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的疲劳,并通过⽣物适应过程产⽣超量恢复,提⾼机体能⼒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a⼈体机能能⼒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B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训练学要点:a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我感觉,外部观察,⽣理测试、⼼理测试)b 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段、医学⽣物学恢复⼿段、营养学恢复⼿段、⼼理学恢复⼿段)31。运动训练⽅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竞技运动⽔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32.运动训练⽅法的作⽤: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能⼒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不同项⽬运动员的整体
竞技能⼒。体育教育考研
33.运动训练⽅法的基本结构:a练习动作及其组合⽅式b运动负荷及其变化⽅式c过程安排及其变化⽅式d 信息媒体及其传递⽅
式e外部条件及其变化⽅式。
34.运动训练⽅法的分类:A整体控制⽅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B具体操作⽅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赛训练法)
35.运动训练⼿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某⼀竞技运动能⼒,完成某⼀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的⾝体练习。
36.运动训练⼿段的作⽤:科学地认识和应⽤不同训练⼿段的功效和特点,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有助于科学地提⾼不同运动项⽬运动员的各类竞技能⼒。
37.运动训练⼿段的动作结构:基本结构:A动作特征-⼒的⽀点、⼒的⼤⼩、⼒的⽅向。B动作构成-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量、节奏C动作过程-动作开始、动作进⾏、动作结束。
38.运动训练⼿段的分类:依练习⽬的(发展体能的训练⼿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段、提⾼战术能⼒的训
练⼿段、改善⼼理状态的训练⼿段);依训练⼿段的效果对专项能⼒的影响(⼀般训练⼿段、专项训练⼿段);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价值(基本训练⼿段、辅助训练⼿段);动作结构(单⼀动作结构-周期性、混合型;多元动作结构-固定性、变异性)
39.模式训练法:是⼀种按具有⾼度代表性的规范式⽬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法。
操作程序:a解析影响运动竞技⽔平的各种因素。B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C建⽴影响运动员竞技⽔平的因素结构模型d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阶段性检查评定。E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出产⽣偏离状态的原因。F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G改进训练⼯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标。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标模型、检查⼿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法四种构件组成。
模式训练法的特点:具有信息化特点、具体定量化特点。
模式训练法的应⽤过程:教练员指导-训练模型、训练⼿段-运动员训练-检测信息-评定结果-调控信息-教练员指导。
40.程序训练原则: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
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法。-基本结构:训练程序、检查⼿段、评定标准、训练⽅法。-基本特点:系统化特点、定性化特点、程序化特点。--应⽤过程:训练程序、训练⼿段-运动员训练-评定标准-教练员指导――=训练程序、训练⼿段。
41.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训练的⽅法。
单纯训练法:⾸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整体学习。特点: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训练。
递进分解训练法: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部分。先训练第⼀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部分;掌握后再将第
⼀部分和第⼆部分合成起来训练;掌握后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三部分合起来训练。
顺进分解训练法: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部分,先训练第⼀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部分和第⼆部分;
掌握后,再将三部分⼀起训练;如此步步前进,直⾄完整掌握技术或战术。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体⼀致;后⼀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部分的内容。
递进分解训练法:需将应⽤时把训练内容分成若⼲部分,先训练最后⼀部分;逐次增加训练内容到最前⼀部分,如此进⾏直⾄掌握完整的技术或战术。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恰恰相反;多运⽤于最后⼀环节为关键环节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
42.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练习的训练⽅法。运⽤完整训练法,便于运动员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技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完整练习法。可⽤于单⼀动作训练。多元动作训练,个⼈成套动作的训练。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
43.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法。――作⽤: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体素质。
44.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练习的训练⽅法。――作⽤: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脏功能得到明显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负荷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与有关运动项⽬相配合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
糖酵解代谢供能能⼒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的供能能⼒或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或有氧代谢供能能⼒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负荷⼼率的刺激,可使机体乳酸能⼒得到提⾼,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强度的情况
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
45.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间断地连续进⾏练习的训练⽅法。――作⽤:主要⽤于发展⼀般耐⼒素质,有助于完善负荷强度不⾼但过程细腻的技术动作,可使机体运动机能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刺激下产⽣稳定的适应,内脏器官产⽣适应性的变化;可提⾼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以及该供能状态下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为进⼀步提⾼⽆氧代谢能⼒及⽆氧⼯作强度奠定坚实基础。
46.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的训练⽅法。――根据实际⽐赛过程的复杂性
对抗程度的激烈性,运动技术的变异性,运动技术的变化性,运动能⼒的多样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出的。――作⽤:通过变换运动负荷,可使机体产⽣与有关运动项⽬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从⽽提⾼承受专项⽐赛时不同运动负荷的能⼒。通过变换练习内容,可使运动员不同运动素质,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协调的发展,从⽽使之具有更接近实际⽐赛需要的多种运动能⼒和实际
应⽤的应变能⼒。
47.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段设置为若⼲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的训练⽅法。――结构因素: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练习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循环之间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循环练习的组数。――作⽤:可有效地提⾼不同层次⽔平的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和积极性;可以合理地增⼤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因⼈制宜地加以调整,做到区别对待;可以防⽌局部负担过重,延缓疲劳产⽣,并有利于全⾯⾝体训练。――分类;循环重复训练(循环过程-间歇且充分;负荷强度-最⼤;负荷性质-速度、爆发⼒;供能系统-以磷酸代谢系统供能为主。)、循环间歇训练(间歇不充分;次⼤;速度耐⼒、⼒量⼤⼩;以糖酵解代谢系统供能为主)、循环持续训练(基本⽆间歇;较⼩;耐⼒;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三种供能系统的组织形式:流⽔式、轮换式、分配式。
48.循环重复训练法的⽬的:提⾼⾼强度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提⾼攻防过程中的对抗性;并将技术动作和运动素质与代谢系统的训练融合为⼀体,使之共同提⾼;提⾼该类运动项⽬运动员的磷酸盐系统的储备和供能能⼒;提⾼该类运动项⽬运动员有关肌的收缩速度和爆发⼒。
循环间歇训练法的⽬的:有效地提⾼该类项⽬运动负荷糖酵解系统及其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有效地
提⾼该供能状态下的速度耐⼒及⼒量耐⼒。
循环持续训练法的作⽤:可提⾼运动员持久的对抗能⼒,运动技术的稳定能⼒以及技术之间的衔接能⼒;可提⾼运动员攻防技术的转换能⼒、疲劳状态下连续作战的能⼒以及有氧⼯作强度;可提⾼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有氧⼯作强度以及有氧代谢供能状态下的⼒量耐⼒。
49.⽐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赛条件下,按⽐赛的规定和⽅式进⾏训练的⽅法。
50.周期性单⼀练习⼿段是指周期性进⾏单⼀结构动作的⾝体练习。分类《全⾝周期性练习(各种快跑练习、跳推杠铃练习、拉测功仪练习)局部周期性练习(快速挥臂练习、卧推杠铃练习、拉橡⽪待练习)》
混合性多元练习⼿段是指将⼏种单⼀结构的动作混合进⾏的⾝体练习。分类(全⾝混合型练习:跳动跨跳练习、助跑掷练习、助跑扣球练习;局部混合型练习;助跑掷球练习、助跑起跳练习、摆浪收腹练习)固定组合练习⼿段是将各种练习依固定⾏式组合的⾝体练习。举例:有氧健⾝操、各种⾃选拳练习、各种协调性练习、
变异组合练习是指多元动作结构下,将多种练习⼿段依变异形式组合进⾏的⾝体练习。分类(完整变异组合练习:各种格⽃性对抗练习、各种同场性对抗练习、各种隔⽹性对抗练习;局部变异组合练习:进攻战术配合练习、防守战术配合练习)
51.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是运动员竞技能⼒的重要构成部分。(⾝体形态、机能、素质三要素)
体能训练的意义;a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运动成绩的基础。B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负荷训练和⾼强度⽐赛的基础。C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理状态的基础d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分类;⼀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
52.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A合理安排⼀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B体能训练应于技术、战术、⼼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段应⼒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物学特征相近似。C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重,以及⼀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异。D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E在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他们对⾝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53.⾝体形态是指⼈体外部的性状特征。――在运动体能中的重要意义:A⼀定⾝体形态在⼀定程度上反映着相应的⽣长发育⽔平,机能⽔平和竞技能⼒⽔平。B不同项⽬对⾝体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C不同的⾝体形态在⼀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
54.⾝体形态训练的⽅法:A⾝体训练的各种⽅法,根据需要运⽤相应的训练⽅法。B专项运动员⾝体形态训练,通过专项训练⽅
法⼿段实现。C⼿持轻器械训练法。D舞蹈训练法。
55.⾝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A根据不同⽣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安排⾝体形态训练。B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体形态训练。C⾝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D采⽤多种⽅法⼿段改善⾝体形态。56.⼒量素质是指⼈体神经肌⾁系统在⼯作时克服或对抗阻⼒的能⼒。(外部阻⼒、内部阻⼒)最⼤⼒量是指肌⾁通过最⼤随意收缩克服阻⼒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量。
相对⼒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量。快速⼒量是指肌⾁快速发挥⼒量的能⼒,是⼒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爆发⼒是快速⼒量的⼀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已经开始增加的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的能⼒。⼒量耐⼒是指肌⾁长时间克服阻⼒的能⼒。
57.最⼤⼒量测定:静态测定、动态测定:最理想的测定是测定肌⾁等动练习的最⼤⼒量值。
58.⼒量训练的基本⽅法:a动⼒性等张收缩训练b静⼒性等长收缩。C等动收缩训练d超等长收缩训练e循环训练法。
59.⼒量训练的主要⼿段:A负重抗阻练习B对抗性练习C克服弹性物体练习D利⽤⼒量训练器械练习E克服
外部环境阻⼒的练习F 克服⾃⾝体重的练习G电刺激。
60.⼒量训练的基本要求;A注意不同肌的对应发展B选择有效的训练⼿段C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D 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E ⼉童少年⼒量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61.速度素质:是指⼈体快速运动的能⼒。反应速度:是指⼈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能⼒。动作速度:是指⼈体或⼈体的某⼀部分快速完成某⼀动作的能⼒。位移速度是指⼈体在特定⽅向上位移的速度。62.反应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A反应速度由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所决定,基本属性纯⽣理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训练可是运动员潜⼒在⽅应速度能⼒表现出现并稳定下来B要求运动员的注意⼒集中C反应速度的提⾼在很⼤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信号应答反应的动作熟练程度。――反应速度常⽤的⽅法⼿段:信号刺激法、运动感觉法、移动⽬标的练习、选择性联练习。
63.动作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A提⾼动作速度应与掌握和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紧密地结合在⼀起。B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赛动作要求⼀⾄C在使⽤反复做某⼀动作为⼿段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地变换练习速度D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般不宜过长E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是由练习的强度所决定的,练习的强度⼤,需要间歇时间就应长些。――提⾼动作速度常⽤的⽅法⼿段:A利⽤外界阻⼒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B减少外界⾃然条件的阻⼒。C利⽤动作加速或利⽤器械重量的变化⽽获得的后效作⽤发展动作速度。D借助信号刺激提⾼动作速度。E缩⼩完成练习的空间和时间界限。
64.提⾼移动速度的速度有两个基本途径。⼀是⼒量训练,使运动员⼒量增长,进⽽提⾼速度;⼆是反复进⾏专项练习。――提⾼移动速度的常⽤的⽅法和⼿段:A发展最⾼移动速度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应以使每次练习均以⾼能磷酸原代谢的主要供能途径,⼀般讲应保持在20秒内。B各种爆发⼒练习C⾼效率的专门性练习D利⽤特定的场地器材进⾏加速练习。
65.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A速度素质训练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B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兴奋性⾼,情绪饱满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般应在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C速度提⾼到⼀定程度时,常⽤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的现象,称速度障碍。E⼉少速度训练注意事项:掌握⼉少速度⾃然增长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速度训练;进⾏速度训练周时,要⼗分重视全⾯⾝体素质的训练。
66.速度障碍产⽣的客观原因是:由于技能动作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平的提⾼,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收缩,所需能⼒的提供会遇到最⼤的困难,⽽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的阻⼒也更⼤。主观原因是:过早地⽚⾯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段单调⽚⾯,引不起新异刺激;负荷过渡,恢复不好等。可采⽤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段克服。
67.耐⼒素质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分肌⾁耐⼒、⼼⾎管耐⼒)
68.各种耐⼒素质训练负荷量的确定:A持续法:a负荷强度145-170次/分b负荷数量不少于20分。c⼯⽅式:
作匀速持续150次/分1⼩时以上――越野赛1.5-2⼩时――变速跑130-145次/分到170-180次/分持续半⼩时――法特莱克跑。B间歇训练法――负荷强度170-180次/分――负荷量持续⼯作不超过两分钟――间歇时间,恢复到120次/分――休息⽅式,积极休息――练习的持续时间,半⼩时以上C循环练习。极限负荷1/3,作⽤于⼼⾎管耐⼒。D游戏,140-150次/分。20分种以上。
糖酵解⽆氧代谢供能;采⽤持续1分钟的练习作为评定指标。负荷确定:--负荷强度80%-90%,时间1-2分钟,300⽶-800⽶跑。――重复次数不必过多。――间歇,距离长强度⼤,间歇长。距离短,强度⼩间歇短。祖间歇长于组内间歇。
69.⼀般耐⼒训练的⽅法和⼿段:A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B长时间进⾏的其他周期性运动。C长时间重复做某⼀⾮周期性运动。D反复做克服⾃⾝体重的练习,坚持较长时间的抗⼩阻⼒的练习。E循环练习。
70.耐⼒训练的基本要求:A重视运动员呼吸能⼒的培养。B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C⼉童耐⼒训练的注意事项。(耐⼒⾃然发展趋势、以有氧耐⼒为主、内容⼿段是多种多样、基本训练⽅法为持续训练法,还可采⽤法特莱克获变速跑)
71.柔韧素质是指⼈体关节在不同⽅向上的运动能⼒以及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般柔韧素质、专门柔韧素质)――负荷量的确定。A负荷强度:采⽤⾃⾝⽤⼒的拉伸法;采⽤负重练习,不超过拉长⾁⼒量的50%。B练习数量:根据关节的不同特点⽽定;间歇应安排肌⾁放松练习或进⾏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