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外国教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
观点: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是当时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二)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观点: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
的教育过程都是无意识的,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等活动,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与重复模仿学到的,是一种心理现象.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史学家米定斯基
观点:源自恩格斯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劳动是人们的认识的主要源泉,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四)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代表人物:中国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观点:认为上述三种观点不够准确,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
二、史前教育概况
(一)原始社会分为:
1.前氏族时期
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无阶级,无剥削,儿童属于部落公有。教育便是由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2.母系氏族时期
使用新石器,幼小儿童在妇女身边受教育。七八岁男女儿童后按劳动分工分别接受教育,包括社会生活知识和宗教道德教育。出现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青年之家"
3.父系氏族时期
发明了金属工具,实行金、石、木工具并用,并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农业)。教育内容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
4。军事民主制时期
出现剩余产品,形成阶级,军事教育的地位提高,重视道德与精神教育,产生阶级教育萌芽,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
(二)原始社会教育特点:
①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教育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
③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承接,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和模仿。
二、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文化,“泥板书”楔形文字
1.巴比伦的学校
巴比伦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密切的联系。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将知识视为神赐,非祭祀不敢享有,传习这些知识的也是僧侣的特权.由于管理寺庙财产的需要,故寺庙中有关人员(一
般称作"书吏")需要学习文字和符号,这样就产生了训练书吏的学校。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巴比伦的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早期在训练书吏时,教学内容重视语言,尤其重视书写能力,此外,还有阅读、翻译、计算等。
当时的教学方法简单,一般由教师先在潮湿的泥板上写上字,再由学生临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抄写背诵)学校中纪律严格,常采用体罚.
3。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有两极初级学校和高级学校。
初级学校主要讲授读写;高级学校除学习读写外,还学习文法、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等。教学方法是师徒传授式的。无论教数学、医学还是冶金术和纺织术,其方式是一样的学生首先观察老师的操作,然后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动手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4。古代巴比伦的教育为少数人垄断,奴隶不能享受学校教育能掌握复杂的楔形文字知识
体育教育考研的一般只限于职业官吏、僧侣等少数人。这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也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1.古代埃及的学校
古代埃及的教育比较发达,与其他国家比较,其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学校种类也更多一些.主要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或称寺庙学校)、职官学校(也称书吏学校)及文士学校等。
时期
学校类型
培养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特点
共同特点
古王国
宫廷学校
朝廷官员
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
常用灌输和体罚,教师施行体罚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
埃及最古老的学校
阶级性和轻视劳动
中王国
僧侣学校
(寺庙学校)
学术人才。培养能力优而水平高的人
着重科学教育,是传授高深学识的学府。僧侣学校的教学及研究内容以较高级的天文学、 数学、建筑学、水利学、医学及科学为主
学术中心
职官学校
书吏学校
一般的专项官员
普通文化课程及专门职业教育,往往以吏为师
以吏为师
文士学校
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通常教授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有的还教授数学、天文和地理之类。在诸科目中,书写最受重视,是基本课业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1.婆罗门教育
1)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①婆罗门即僧侣② 刹帝利即武士③吠舍即平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
④首陀罗即奴隶及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主要为当地土著)
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记载印度历史的古籍《吠陀》被崇奉为经典,也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入学校、习经典的权利只能为婆罗门、 刹帝利和吠舍所享有,但三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
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吠陀》经,规定学习六科: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
学和祭礼。古儒学校的课程内容以神学为主但涉及较为广泛的知识领域.在古儒学校里,体罚是常用的手段。
教育方法:灌输,要求学生背诵《吠陀经》,采用导师制
教育特点:①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的家庭教育 ②创造出了导师制 ③教育具有贵族性
2.佛教教育
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得到广泛发展,佛教教育随之发展起来。佛教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主要为佛教经典,神学气氛极其浓厚。佛教教育将讲道(佛经的讲解)与个人的钻研结合起来.当时的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学术机构,乃至堪称学术(神学)研究中心。
公元10世纪后,佛教在东亚其他国家得到广泛传播。佛教教育对印度乃至东方各国的教育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3。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
  1)区别:①婆罗门教育是私立教育,教师均由婆罗门担任,教育对象多为婆罗门子弟,教育带有强烈的贵族性,教育方法采用口授法和导师制;②佛教教育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师均由寺院僧侣担任,教育对象广泛,教育带有平民性,教育方法把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结合起来.
  2)共同点: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是每个人都能稳步减少乃至彻底摒除尘世迷惑,而使自己的灵魂得救或解脱。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①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②各国(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 各有其特征.总的来说,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对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③教育内容较丰富,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④教育机构种类繁多,以适应不同阶层的需要。
⑤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
⑥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
⑦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过断层,在此意义上,出了中国文化外,均为源远而流不长.
第二章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在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最强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城邦国家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两个城邦国家的经济、政体、文化及地理条件不同,因而形成了两种各具特的教育类型。
(一)斯巴达教育
教育内容: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  教育性质: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其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及国内外战争频繁的需要,决定了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勇敢的军人,教育的内容是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
斯巴达人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男孩7岁以后就进入国家办的军营式的国家体育场接受以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为主的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以及严酷的身心磨炼,以求形成勇敢、坚毅、顺从和爱国的品质。斯巴达对文化知识不重视。到18岁时,少数身心经过严格考验的青年再进入高一级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正规军事训练.年满20岁的青年,被派往边境沿线驻扎,开始实战训练。到30岁时,通过考核,并举行一定的仪式后,才能获得国家公民的称号,成为国家合格的军人.另外,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健康的女子才能生育健壮的儿童并且女子还有帮助男子坚守城池的重任,所以斯巴达对女子教育比较重视,主张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受到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主要有:(1)教育具有阶级性;(2)教育完全被国家所控制,并被视为国家的事业;
(3)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4)重视女子教育.
(二)雅典教育        教育目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雅典境内多山,不宜耕种农作物,但它有良好的港湾,工商业贸易发达,国内以奴隶主民主政治为主,国内外战争频繁。雅典的这种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就要求它通过各种途径,不仅要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善战的军人,更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活动家和商人,即“身心既善且美的人"。因此,雅典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而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具体反映在它的教育制度中。
雅典的男孩7岁后进入私立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主要内容为读、写、算的初步知识,还学习弹奏乐器、以乐器伴奏吟唱《荷马史诗》等.到1213岁又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另外,还有骑马、游泳、击剑等。到1516岁后,少数贵族子弟再进入国家体育馆学习.以“五项竞技"为主的体育是首要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三艺,即文法、修辞和辩证法(或称哲学)。到18岁时,再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之后,通过一定的仪式,取得国家公民的称号,参与国家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