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杨  英 周兆骏 冯幼婷 周益平
2010年7月,东方热线论坛上有一网民发贴反映我市社区工作人员“压力大”、“待遇低”,引起众多网民跟贴热议。市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市民政局杨雄跃局长也批示要求相关处室及有关区局搞清实情,提出对策。为此,我处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社工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的专题调研,并深入海曙、江东、江北等地社区召开社区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从调研情况看,我市社区工作者的思想状况和队伍状况总体稳定,绝大部分社工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工作职责,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但同时调研也反映出我市社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不理想等问题。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结构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502个社区居委会,有社区专职工作者3200多名,平均每个社区配6.9名社工。其中,党员社工占62.5%;女性社工占76.1%。社工平均年龄为37岁,其中,30周岁以下的占27.5%,31—40周岁的占36%,41—50周岁的占29.6%,51周岁以上的占6.9%。在学历
宁波市人才网
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社工占总数的26.9%,大专学历的占46.6%,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3.5%。获得国家(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工有近800名,约占社工总数的25%。我市已基本建立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社工队伍。
二、我市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统一社工招录办法,从源头上优化社工队伍结构
2006年,我市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招录工作在制度上进行了统一规范。明确,社工招录由县(市)区或街道(乡镇)组织实施,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向社会公开招考。江东等地还成立了社区工作者录用考试工作机构,严格按照招考录用办法和程序,每年开展面向社会的公开招录工作。近年来,我市通过公开招录方式,从大中专毕业生和企业职工中招聘了一大批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第一线,从源头上不断优化社工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
(二)健全社工培训机制,从教育上提升社工队伍素质
目前,我市基本建立了以岗位任职培训、专题教育培训、学历教育培训、职业资格教育培训
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社工教育培训体系。市、区重点开展对社区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2007—2009年我市对全体专职社工开展了以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同时,我市为加快培养社区工作人才,积极鼓励和辅导社区工作者考取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定出台了培养社工参加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习的扶持政策,并建立了市社区工作者培训中心和市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基地,在海曙、江东等地设立了一批社区社会工作示范性岗位,开展对社工的上岗培训和实务培训,并每年组织开展全市社区工作优秀案例交流学习活动,提高社工实务操作能力。
(三)完善社工管理制度,从考核上强化社工队伍职责
2006年我市出台了《宁波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对专职社工的基本职责、人员聘用、考核激励等制度进行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主要职责是组织居民众开展社区民主自治,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社区公共事务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社工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街道为社工聘用主体,负责管理和考核社工,并落实社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了组织评价与众评议相结合,以工作实绩、众满意为标准的社工考核机制。对年度考核优秀的,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不予续聘,实现了社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四)规范社工薪酬体系,从待遇上保障社工队伍稳定
2007年我市建立了规范、统一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和正常增长机制。社工工资福利全部实行了财政保障,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按比例下拨的社区建设工作经费中列支。目前,我市社工人均年收入略高于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并基本享受各类法定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市老三区社区书记和主任的年收入一般在4万元左右(包括单位给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下同),普通社工的年收入一般在3万元左右。在总收入构成中,基本工资(由职务等级工资和岗位工资组成)约占50%,奖金和各类补(津)贴及福利各约占25%。社工收入总体水平在全省各市中居第二位,仅低于杭州市。我市还加强社工待遇政策落实工作的督查,确保了社工均能按时足额领到薪酬。
三、当前社区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工作的“三多”导致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
随着城市工作重心下移和各部门自身职能的强化,社区作为城市基础管理和服务平台,越来越得到各部门的重视。同时,越来越多的条线工作也延伸到了社区,往往“××工作进社区”变
成了布置××工作给社区,致使社区承接的部门行政性事务工作一年比一年多。据了解,目前,各级党政部门、众团体对街道的工作任务,除经济发展等少量工作外,大部分被分解和下沉到社区,并要求社区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工作台帐,并辅以自上而下的考评和检查手段,社区工作者普遍反映任务多、台帐多、考核多,戏称“被机关化”。
1、工作任务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承接的党政、团部门业务线工作有20多条,主要包括党建、工会、统战、妇联、团建、综治、武装、民政、老龄、残联、慈善、社保、计生、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关工委、信息、协税、财务等。每条业务线又都有细化的内容,如综治业务线,就包括治安、消防、矫正、帮教、调解、安全监管、外来人口管理等相对独立的10多项工作内容。为此,各级各部门在社区层面建立的各类工作组织有40个,建立的领导小组有60个,社区承接的各类创建工作任务有32个,普查工作有16个,入户调查工作15个。工作任务多导致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参加的会议也多,社区负责人普遍反映三天两头赶会场,接任务。尽管法律、法规和各级党委、政府政策文件明确并赋予了社区自治主体地位,但由于社区体制等因素,社区的人、财、物基本上由政府提供和保障,社区不得不接受各级各部门下派的工作任务。有些行政性事务工作社区有责任协助政府做好,如人民调解、扶贫帮困等,但有些工作明显属于政府部门自身职责,让社区来承担不合理,工作效果也不
好。如社工反映比较强烈的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有关职能部门要求社工每月到驻社区的企业进行消防和安全生产检查,但社工既没有相应检查职权,更没有相关的安全检查专业知识,不仅检查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管效果,而且常常招致企业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值得一提的是,相当数量的政府部门行政性事务工作和调查普查工作下给社区承接,却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