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杂技院团发展现状与方向的调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开展好调研工作是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文联和协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众性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四川省文联高度重视调研工作,2022 年4—6 月,在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的带领下,四川省杂技家协会启动集中调研工作,组织了相关专家组深入自贡、宜宾、南充、射洪等地调研杂技发展情况。
一、现状及特点
自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四川国有杂技院团完成了转企改制,但大部分保留了事业属性,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全额拨款,少数院团经费为差额自筹。改制后的国有杂技院团有的继续保持其独立性,有的保留了杂技队伍但并入艺术研究院(艺术剧院)属下,同时专业人员有所减少。这些年,经过四川杂技人的坚守和努力,目前杂技队伍不断壮大,杂技作品推陈出新,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在走访过程中,调研专家组发现实地调研点的杂技院团基础条件较好,发展呈平稳态势。自贡市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杂技团、南充市杂技团为国有杂技院团,遂宁市春苗杂技艺术团为民营杂技院团,其所在地依托它们,分别登记成立了市级杂技家协会。各市级杂技家协会在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加强与文化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发挥了团结引领、联络服务本地区杂技艺术工作者的作用。
(一)创新创作模式、节目类型多样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杂技舞台上呈现出杂技主题晚会、杂技剧这一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四川杂技院团在探索中不断前行,在杂技剧创作方面,自贡市杂技团推出的杂技歌舞剧《天上街市》、儿童杂技剧《恐龙馆奇妙夜》,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杂技团打造的杂技魔术人偶儿童剧《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杂技剧《东方有竹》《兵工厂》,南充市杂技团创作的红主题演出——红秀《延安延安》、杂技剧《东方丝源》等,改变了传
统杂技的创作演出模式,实现了杂技与戏剧、舞蹈、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在互相融合基础上的创新突破,提升了杂技作品的艺术层面,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二)赛场市场两手抓、提升质量和影响力
各杂技院团通过参加国内国际各项赛事,打磨作品、锻炼队伍,树立了学先进、创业绩的良好风气,也扩大了四川杂技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自贡杂技共获省级奖项30 余次、国家级奖项7 次、国际奖项2 次;宜宾杂技先后在国内、国际及四川省的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 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和四川省艺术基金2021 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南充杂技先后荣获“文华奖”“巴蜀文艺奖”等各类国家级、省级奖项20 余个。各院团还通过“旅游+杂技”的模式,抓住文旅融合发展契机,积极拓展国内外演出市场,先后与彩灯大世界、恐龙博物馆、蜀南竹海景区、杭州宋城千古情、南京海洋世界等多个知名旅游景区和旅游演艺项目合作,开展景区演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教育形式多元化、训练方式系统科学
除传统的父传子、师带徒以外,现代杂技教育越来越趋向于教育形式的多元并存,教育主体形式逐渐向国民教育重心转移,并自觉追求杂技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目前,团校一体、专业杂技学校教育和民办杂技学校(班)已成为主流。
在人才培养方面,自贡市杂技团自2019 年起,与自贡市艺术职业学校联合开办艺术类(杂技)培训专业,毕业后颁发中专文凭;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杂技团从2014 年起,每年聘请国内知名杂技、表演教师来团进行中长期专业教学,杂技团每六年招收一批杂技学员,并委托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进行培养;南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南充市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中心、南充市文化艺术演艺(集团)公司杂技团联合举办杂技与魔术表演全日制学历教育传习班,六年毕业后颁发中专文凭,由杂技团择优录取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学生毕业后,还可以通过国家考试,录取进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民族表演艺术专业大专班继续学习。
正规办学强化了文化课和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使杂技人才培养走上了科学、系统的道路,提高了杂技专业教学水平,为本地杂技团体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杂技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四)拓宽交流渠道、搭建中外友谊桥梁
从全国来看,四川是开展杂技对外交流较早的地区之一。接连的出国商演和驻扎国外演出,为四川杂技提升了国际知名度,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人民间的友谊。
近年来,自贡市杂技团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积极开展“彩灯+杂技”对外文化交流演出,至今已出访过40 余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自贡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杂技团曾先后赴巴西、越南、美国、韩国、法国、土耳其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巡演;南充市杂技团除在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艺术交流活动外,还在纽约百老汇新胜利剧场驻演42 天,并被选派远赴英国、意大利、卢森堡、美国等国完成慰侨演出任务,在海外华人华侨中获得极大反响和高度赞誉;遂宁市春苗杂技艺术团连续多年入选“国
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四川杂技通过杂技的对外交流,沟通了与国外观众的情感,展现了中国形象。
二、问题及分析
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院团的内驱动力和创新活力,营造好的市场环境,培育良好的演艺行业主体,推动演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走过十年改革之路,四川杂技院团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职能定位模糊,改制理念未完全深入
转企改制后的四川国有杂技院团,依然是形式上企业化制度经营,体制上事业化模式管理,未构建起规范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制度。院团的经营理念和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不能达到有效平衡。尽管在创作方面有所突破,涌现了一批佳作,但市场表现不如预期,不能持续激发院团的创作活力。
部分演员对转企改制的认识不清,在编演职人员“铁饭碗”观念根深蒂固,对岗位竞聘、以岗定薪等政策较为排斥,再加上人事、社保等配套政策不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僵化陈旧,容易挫伤青年杂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二)品牌观念淡薄,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积累经验相对较为不足。四川杂技院团过去长期受政府主导,改制后观念上较为僵化,文化品牌建设相对薄弱,缺乏构建创意品牌的意识和行为。有的院团虽然打造了自有品牌,却未能根据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品牌战略,致使原有的品牌价值逐渐缩水。品牌形象的构建其实就是文化产品认可度和信誉度的建立,使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忠诚度,愿意进行重复购买和体验。而在此方面,四川杂技院团存在两点不足:一是,近年来,四川省内文化消费市场活力不足,而且忽视品牌打造、宣传推广的作用,导致缺乏固定观众、“粉丝”;二是,演艺产品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就投放市场,导致存在目标受众定位不准、市场定价偏离消费者心理预期、产品供给与大众审美需求存在差距的情况。另外,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制度建设也尚未完善,作品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创意品牌、新创作品也缺乏相应的有效保护。(三)资源整合程度不高,产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随着时代发展与变革,杂技也逐渐成为新的商品经济制度下,文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中宣部等九部门于2013 年6 月印发的《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将转制院团纳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且“要向符合条件的转制院团倾斜”,但由于演艺产品盈利低、风险大,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实很少投向转制院团,特别是地方杂技院团。在体制改革破冰期,各级政府只有切实落实扶持政策,才能有力地推动转制院团的发展,巩固改革成果。
四川作为杂技大省,拥有10 余个国有、民营杂技院团,数量居于全国前列,却始终未成立省级杂技院团,无法统筹全省杂技艺术资源。同时,院团间合作较少,节目相似度高,不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还存在很多困难。
三、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制度体系
学习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遵循科学管理方式,建立产权明确、权责分明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理事会、董事会、制作人制等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院团法人治理结构和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行院团职业经理人制度,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既具有杂技艺术专长、熟悉艺术特点规律,又掌握现代企业制度、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文艺院团管理人才。深化用人制度,以“竞聘制”打破“铁饭碗”,采
取全职招聘、人才引进等模式来打造四川杂技人才队伍。深化薪酬分配改革,建立健全符合艺术表演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理顺文化行政部门与文艺院团的关系,从行政监管与市场优化、规划指导与政策扶持、公益型演出与服务保障方面入手,对四川院团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二)探索多元化市场融合发展之路
加大对演出市场的研究,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和方式,洞察市场趋势,掌握观众需求,同时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平衡好质量和流量的关系,既要拓展演出市场,增强创收能力,也要抓好精品打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通过建立“演艺+文旅”“演艺+文创”“演艺+互联网”等复合式品牌文化发展模式,形成多领域、多渠道的发展体系。例如,原定于2022 年7 月21 日晚在四川大剧院演出的舞剧《醒·狮》,因情况变化,线下演出无法顺利进行,四川大剧院改变策略,将线下的演出转为线上,推出“惠民1 元云端剧场”,当天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近350 万,为杂技院团提供了思路。今后一段时期,线下与线上结合进行将会是演出市场的新趋势。
(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化突破
四川宜宾人事考试网
四川各杂技院团需要在遵循艺术规律、强化精品意识、树立品牌观念的思想指导下挖掘地方特资源,立足巴蜀文化,讲好四川故事,努力打造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要拓宽传
播渠道,推动线上线下演艺融合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既要树立品牌理念又要打造演艺新业态,让杂技艺术创作和传播更好适应和满足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观演习惯。转企改制是推动国有杂技院团解放文艺生产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关键步骤,必须要形成体现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