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32
一、问答题(共20题)
1.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汇率是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物价。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2)如果汇率的供给和汇率的需求发生变化,则均衡的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
【解析】:
2.设现阶段我国居民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是em=3.0,计算(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提高2%对需求的影响。(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2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800万辆。
利用有关弹性系数估算2003年新汽车的销售量。
【答案】:(1)根据需求弹性价格公式可知:(2)根据收入弹性公式可知:(3)△Q=(-1.2×8%+3x10%)×800=163.2800+163.2=963.2故2003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963.2万辆。
【解析】:
3.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答案】: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第二,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解析】:
4.根据表10-12是二人同时博弈模型,求:(1)参与人A与B的期望支付。(2)参与人A与B的条件混合策略。(3)纳什均衡。
【答案】:(1)参与人A与B的期望支付为:EA=3P1q1+2p1(1-q1)+3(1一pl)g1+(1-P1)(1-q1)=-P1q1+P1+2q1+1=p1(l-q1)+2q1+1EB=p1(1-q1)+2(1-P1)q1+(1-P1)(1-q1)=-2P1q1+q1+1=q1(l-2p1)+1(2)参与人A与B的条件混合策略:(3)纯策略纳什均衡为(2,1)(3,2),即(上,右)(下,左),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为(1/2上,1/2左),如图10-6所示。
【解析】:
5.A国采取单方面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一美元兑换8.27A元。A国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赤字为3000A,如果政府采用直接对央行发行国债来为财政赤字融资。(1)问每年A国的外汇储备变化量能否平稳进行?(2)该汇率制度崩溃前后,说明汇率、价格、名义和实际货币的变化情况。(3)如果改成对公众发行国债,能否无限期地推迟通货膨胀,为什么?
【答案】:(1)当采取直接对央行发国债为财政融资时,为保持固定汇率,必然会使外汇储备减少。当A国储备丰富时,不会对其造成大的影响,但是一旦达到某一限度,势必会导致其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2)汇率制度崩溃前,汇率、价格、名义及实际货币都不变;汇率制度崩溃后,汇率开始浮动,货币贬值,汇率上升,价格上升,名义货币增加,但实际货币不变。(3)如果改成对公众发行国债,也不能无限期地推迟通胀。国债最终是要偿还的,而且还需付息,除非政府在对公众发债后能采取其他措施增加政府收入或削减政府支出,否则它不能无限期地推迟通胀。
【解析】:
6.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
【答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理解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假设个体追求其最大利益。所以,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2)所谓理性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2021研究生分数线国家线
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假设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3)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选择迅速进行调整,使相应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向于相等。(4)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