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高级中学分册
(“十二五”版)
江苏省教育厅印发
二○一一年七月
江苏省高级中学图书馆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历史地理实验室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艺术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体育装备标准…………………………………………………………………
编制说明
一、本标准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实验室规程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育装备的要求;以及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和近几年来装备实践,在原《标准》(试行)稿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本标准参考或直接引用以下标准文件:
1.GBJ99—2009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2009年征求意见稿)
2.GB/T19851—2005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2005年)
3.JGJ38—1999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4.《教育部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2002年)
5.《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2002年)
6.《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03年)
7.《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2009年)
8.《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2006年)
9.《教育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2010年)
本标准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历史地理、艺术和体育装备七大类。
二、编制原则:
1.本标准每个学科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应用四个部分。
2.每个学科根据学校的装备水平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水平、示范性的;第二类为中高水平、先进性的;第三类为最基本的、是合格学校必须达到的装备水平。
3.通用技术根据学科的特殊性和师资配备情况,采用菜单形式供学校选择合适的模块。
4.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每类学校完成教育教学要求所必须的,选配部分均注明“()”,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高级中学分册
(“十二五”版)
主编部门: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编委会主任:倪道潜
编委会委员:陆志平  马  斌  陈峥嵘  鞠文灿  马幸年  尹伟民  樊增荣 
晏仲超  杜  伟  王国强  陆岳新  尤学贵  刘  丰  宋志强
            陈绍义  张子祥  后有为  俞听放  高  镇 
策划统稿:张忠伟
参编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实验室:  张子祥  顾晓东  孙宏根  周大  许宝康  周  云  窦泽志
          陈其淦  刘  刚  袁焕新  曹惠芳  程有淦  朱玲莉  张忠伟 
  李箕云
图书馆:  袁  敏  雍忠林  陈  戈  刘  荣  周晓峰  王玉珍  虞承霖
杨红芹  金建雯  陶德菁  顾晓东  冯  刚  李惠敏  王卫芳 
信息技术:宋志强  严  峻  杨近臣  董  江  陈绍义  薛  明  徐  军 
康永宏  徐建明  王建东  陈正石  张光耀  王烨飞  谭海波
科技史地:高  镇  李惠敏  邹仲炎  王锋军  袁广华  陈  峻  丁建萍
刘海林  王武林  陶其伟  陆忠花  孔  政  杨启荣  周致和
王德平  朱熙春  宋平涛  丁良峰  张丽君  李  宁 
艺术体育:王祥明  裴乃炯  潘  伟  王锋军  王  勇  杜梅林  邹永强 
吴国伟  钱琴娣  朱  婕
江苏省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一、建设与配备
(一)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置
名称
8轨
12轨
16轨
20轨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2
2
2
3
3
3
5
4
4
6
5
5
计算机资料及软件制作室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专用多媒体教室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安装多媒体设备教室占班级总数比例
1/1
1/2
1/3
1/1
1/2
1/3
1/1
1/2
1/3
1/1
1/2
1/3
自动录播教室
(1)
(1)
(1)
(2)
校园网络管理中心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校园广播系统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学校安全监控系统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要求:
1. 各校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功能教室的数量。
2. 各功能教室使用的面积(㎡)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为依据。
3. 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含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各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之比:Ⅰ类学校6:1;Ⅱ类学校8:1;Ⅲ类学校10:1。任课教师数与网络环境下教师计算机数之比:Ⅰ、Ⅱ类学校达1:1;Ⅲ类学校达3:1。
4. 学校专用多媒体教室必须采用不小于100英寸的大屏幕显示设备,普通教室多媒体必须采用不小于42英寸的大屏幕显示设备,学校可根据情况选择。
5. 各功能教室的防火、防盗、防雷等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备均应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6. 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可以选择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模式或模拟信号传输方式,详见闭路电视系统。
7.组建教育城域网区、市(县)的学校,校园网建设应达到学校内部计算机联网并联通互联网,能实现“校园网络系统”的基本功能。
8. Ⅲ类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专用多媒体教室和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的比例。                                                                      9. 及时淘汰(或升级改造)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并确保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可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不低于上述标准。
10. 学校信息技术中的所有应用软件必须采用正版软件。 
11.理科实验室可适当减少多媒体设备的配备数量,化学实验室可配备移动式多媒体设备。
说明:
1. 8轨以下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数量参照8轨;9、10轨学校在8轨基础上同比增加;11轨学校参照12轨;13、14在12轨基础上同比增加; 15轨学校参照16轨;17、18在16轨基础上同比增加; 19轨学校参照20轨,20轨以上学校在20轨基础上同比增加。
2.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可兼作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但必须有专人管理、有规章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有固定的开放时间。
(二)建设要求
1. 计算机网络教室
基本功能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英语听力考试、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学科整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可用作学生电子阅览。
 
 
 
 
 
 
 
 
环境
和设计
1. 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90--110/间。
机房须安装空调,使用时室内温度不高于30℃。
③计算机室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
2. 设计要求
①计算机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专线供电,地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②网络布线、电源布线必须符合国际、国内相关的建设和验收标准规范。计算机室单独接地电阻≤4Ω,其中接地极的接地电阻≤1Ω。
③地面可铺设防静电地板,也可使用地砖、地板革、水磨石地面。防静电地板下的布线要有防鼠、防水保护措施。地面开槽布线时,盖板要坚硬不变形、不漏水,且容易开启便于维护。
④计算机网络室建议采用光纤接入,带宽不低于百兆。
⑤学生计算机桌采用纵向排列时,列间距离不小于1800mm;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时,桌间距离不小于600mm
⑥所有计算机按以太网结构方式接入校园网,学生机采取系统硬盘保护措施。
⑦机房电压应满足:电压220V,频率50Hz,三相五线制/三相四线/两相三线制,三相接入要注意三相负载均衡;并安装相应规格的漏电防护装置;空调机与计算机采用分路供电。
3. 计算机辅房使用面积:≥16/间,应紧靠计算机教室。可兼作配电房,放置稳压器等。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Ⅰ类
Ⅱ类
Ⅲ类
基本配置
1
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
配备带麦克风的耳机一副
保证一人一机使用
配杀毒软件、防木马软件
2
教师用计算机
 
1
1
1
配套软件
3
交换机
100/100OM自适应
 
若干
若干
若干
配套
4
参数稳压电源
5KVA
若干
若干
若干
配套
5
网络教室广播软件系统
1
1
1
6
教师座椅 
 
1
1 
1
7
讲台
 
1
 1
1
8
学生计算机台
 环保达E1
与学生计算机配套
     
9
学生凳
 
 与学生计算机配套
10
无尘白板
 
1
1
1
1江苏教育厅首页1
液晶投影机
含投影屏幕
1
1
1
12
空调设备
 
1
1
1
根据面积配备
13
防盗设施
 
1
 1
1
14
UPS电源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