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B卷 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结构状况
D.基础教育水平
2、在下列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疗法的是(    )。
A 强化法
B 暂时隔离法
C 系统脱敏法
D 合理情绪疗法
3、赵毅在学习过程汇总,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整体型
B.序列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种评价属于(    )。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终结性评价中小学考试教师资格网
6、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    )教学方法。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7、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8、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经验课程
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    )。
A.权威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10、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1、学校教育始于(    )。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中期
12、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挫折现象
B.回退现象
C.抑制现象
D.高原现象
13、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 但又总是管不住自己.教师应注重培养其(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
14、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    )。
A、移情
B、共情
C、同情
D、反移情
15、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16、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编排,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
A、单一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活动式
1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的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1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
A.先慢后快
B.匀速加快
C.先快后漫
D.匀速减漫
19、《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
A 6~12周岁
B 6~14周岁
C 7~12周岁
D 7~14周岁
20、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称为(    )。
A.内隐的学习
B.外显的学习
C.接受的学习
D.智能的学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2、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您知道吗?我一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能带上我出去旅游了。”看了信,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吗? ..... 反思中我萌生一个念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学习后进的学生。我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我问他们,如果让你选择一样的话,你们会选择什么?想不到大家都选择了奖状。于是我说:“ 那好,如果你们想要奖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想想自已在哪方面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长处。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他们终于在同学们中抬起头来了,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在下个月能够得到“月明星” 的称号,我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级同学故事一则,“环保卫士”要在班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展
开的义务劳动策划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一则体育运动规则。” “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学培训-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于是,原来这些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习英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来了.....各科老师也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