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ENCE 区域治理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智慧林场建设探索
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  陈三德
智慧林业是未来林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统领未来林业工作、拓展林业技术应用、提升林业管理水平、增强林业发展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实现国有林场现代化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宛陵林场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导,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进一步落实“增绿、管绿、护绿、活绿、用绿”要求,持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以实现国有林场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智慧林场、科技林场、绿林场、文化林场的建设为抓手,把智慧林场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通过人防+机防+技防的方式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国有林场生态建设、资源管护、国有森林资源利用、决策服务的全过程,以进一步提升林场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现代化林场的管理目标。
一、基本情况
宣州区为皖东南门户,位于长江以南,黄山以北,地处皖南山区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部。宣州区宛陵林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境内,与全区19个乡镇办事处毗邻。林场总经营面积17.5万亩(含零星国
有0.8万亩),为我省经营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53.3万立方米,有国家公益林8.17万亩;设省级森林公园1处、面积1.54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我场范围内有2.8万亩;现有职工总数570人(其中:在职职工178人;离退休340人;聘用人员52人);具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8人;有正式党员121名,设党总支部一个、6个党支部;有工会会员218名,设场和分场两级工会;设办公室、财务科、造林科、资源管理科、产业发展科等五个职能科室;辖夏渡、杨林、青隐山、高立洪和麻姑山5个分场、18个管护
站、代管区森林消防大队(含6个森林消防
中队);全场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宛陵林场—
分场—管护站)。
二、智慧林场建设初步成果
智慧林场建设示范点位于宣州区宛陵林
场麻姑山分场,该分场位于宣城市宣州区东
部,距离市区约十公里。经营面积3.68万亩,
活立木蓄积量9.1万m³。
2018年5月,我场正式启动“智慧林场”
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公开采购形式,在麻姑
山分场建设以“互联网+林长制综合管理系
统”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作为启动全场
智慧林场建设进行先行试点,通过综合运用
“3S”、多媒体、网络等技术,不断完善和
综合林业资源管理业务,通过共享数据库的
数据存储、更新、处理、传输,能及时更新
并获取有效的林业动态信息和知识。该项目
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GIS技
术、MIS技术、网络技术、远程监控技术打
造了“一个中心,三个平台”的数字化系统。
项目总投资247.7万元,一期项目规划建设
投资72万元,于2018年10月完成并通过
验收。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卡口视频监控系统。在主要路口、
坟地、火灾易发地等林情复杂地段建设15
个卡口视频监控。
(2)护林员信息管理系统。对所辖四个
管护站配备12部手持终端,护林员携手持
终端开展日常巡护并通过拍照、摄像、录音、
定位导航、直播等手段进行采集和传输数据。
(3)无人机航拍系统。购买无人机一架,
充分发挥无人机在森林资源调查、林业有害
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实现对林区实施快速巡査监测,可获取有关
林情的准确信息并自动传输和储存。
(4)指挥调度中心系统。通过计算机大
屏显示指挥系统、服务器的智能化处理,对
收集信息进行记录、分析和研制并迅速传输
相关指令到一线终端。
(5)制定了《现代化国有林场护林员管
理制度》《现代化国有林场管护考核细则》
等系列规章制度。
一期项目的建成初步实现了对森林资源
的可视化、精细化、网络化管理,提高国有
林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引领国有林场向“信息化引领、一体化集成、
智慧化创新”的模式发展。项目整体建成后,
通过建立资源管理系统(PC端)场务管理系
统(移动端)、实时监测(网络端)等系统,
在护林员管理、森林防火监测、林业有害生
物防治、林业资源调查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
通过内业操作,运用 Arcgis软件将卫星遥
感地图与林木信息进行耦合,可对林业信息
进行选定、编辑、筛选等操作,为林场管理
工作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林业相关数据的
收集,实现林业资源数据管理“一张图”,
为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服务,使国有林场的
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有效提
高工作效率和团结协作效能,更好地发挥生
态和社会效益。
三、智慧林场建设路径初探
(1)将国有林场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全
场的中心工作。成立了创建现代化国有林场
的领导组,由场党总支书记、场长任组长,
进行强力推进,各分管场长、各科室分别承
担智慧林场、科技林场、文化林场、绿林
场的创建具体工作,结合改革后国有林场的
实际,将智慧林场建设做为四大林场建设的
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2)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智慧林
(下转第29页)
摘要:信息化是国有林场实现科学管理的内在要求。加强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科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持续深化国有林场及林长制改革创新实现国有林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国有林场如果有效地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就能充分地发挥各种职能,提高工作效能。本文
主要介绍了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智慧林场总体规划和实现目标,以期为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健词:国有林场;信息化;智慧林场;必要性;目标;规划
中图分类号:X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1-0023-0002
作者简介:陈三德,生于1972年,大专,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林业。
CENTRAL ISSUE 区域治理
不得妨碍交通运行。一般禁止在道路红线内设置停车区域。
宣城人事网二、断面优化设计策略
(一)融合设计策略
在断面优化设计过程中,采用融合设计策略,一方面满足各方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将道路宽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采用融合设计策略,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工作:一是公交港湾站与机非分隔带设计,要求公交港湾设置在分隔带位置,如果分隔带的宽度超过5米,可以将公交港湾设置在分隔带
上;二是路侧停车带机、非分隔带设计以及行道树融合设计。按照港湾设计方法,在路侧区域内设置停车位置;三是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融合设计。利用人非共板的方法,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相互融合;四是街道家具与行道树融合设计。在行道树位置设置标准化的公共设施,可以分隔步行和非机动车道;五是公交站与人行道融合设计。在分支和次支道路上,如果道路较窄,可以将公交区域与人行道区域进行融合。
(二)步行空间整体设计策略
在步行空间整体设计过程中,要求步行空间内,非机动车道与建筑立面外侧保持协
调关系,行人在步行空间活动时,可以不会
受到建筑的影响,同时增强街道的运行活力。
三、规划设计实例
(一)项目背景简介
以某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为例,该
道路设计面积超过5.40平方公里,在该区
域内存在较多的居民区,并且在居民区周围
设有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道路横断
面规划设计过程中,将城市的次干线设为红
线,道路由南至北,依次设置红线宽为30米,
南北方向绿线带宽为10米。
(二)断面设计方案
该城市进行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时,设
置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非对称断面布局方
法,将北侧居住用地分隔出来,并设有围墙
阻挡与铁路之间的关系,此外由南向北依次
加宽道路宽度,绿线和道路红线宽度为10
米,人行道绿化带宽度为6.5米,非机动车
道宽度为6.5米,行车道宽度为14米;方
案二采用红线、绿线整体设计方法,在道路
宽侧位置设置公交港湾,防止对非机动车道
运行造成影响,并且保证非机动车道安全稳
定的运行。在对比两个方案过程中,方案二
可以充分利用地块的性质,为后续的通行空
间留有变化条件,如果该区域道路出行出现
问题,可以及时利用留有的空间,使该区域
交通运行更加顺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过程中,应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步行交
通、非机动车交通以及机动车交通处于均衡
发展的状态,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条件,
并且使各个道路交通有效的融合,一方面提
升道路的运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另
一方面使道路交通运行安全稳定,促进城市
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兵,熊淑军.丰厚公路横
断面设计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
月),2017(11):113-114.
[2]徐闯.浅谈桥梁横断面设计[J].黑
龙江交通科技,2011(6):181.
[3]张晓芹,方汉中.城镇公路
横断面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
技,2006,29(11):21.
(上接第23页)
场的建设做好资金保障:一是通过国家、省级的相关项目争取;二是发扬老一辈国有务林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勒紧裤腰带,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林业信息化建设中。三年来我场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一百多万元、自筹资金二百多万投入到林业的信息化建设。
(3)加大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培训的力度。针对国有林场干部职工的文化水平、知识素养、专业技术等情况,我场建立了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专业院校进行合作的方式对广
大干部职工进行培训,使其在思想上融入信息时代在林业建设、保护、管理、发展的深刻变革,从而在工作上、行动上更好地融合。三年来,我场共派出二名副场长、分场场长到浙江、山东省国有林场挂职学习,共组织二百多人次到浙江、江苏和省内相关林场进行交流学习,分别和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院校建立了培训、教学、实验等合作关系,且相关项目已开展。我场开展的信息化建设、林长制等工作所撰写的信息稿件分别被中央、省、市媒体采用。
(4)加大和科技开发企业的深度合作。
利用科技企业的科技优势深度开发适合国有
林场管理的软件程序和产品,并运用到国有
林场管理的全过程。目前我场和合肥斡亿信
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智谷软件开发有限公
司、移动运营商等进行了深度的合作。
四、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表现
1.信息化共享和业务协同程度低;
2.林业新技术应用支撑能力不足;
3.国有林场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4.与专业院校、相关高科技企业合作
程度不高;
5.广大干部职工的专业技能、知识素
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6.创新融资渠道建设林业信息化的认
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对策
以《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为指
导,全面落实第六届全国林草信息化工作会
议精神,进一步提振精神、统一思想、创新
发展。把宛陵林场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到新的
高度,推动国有林场现代化建设上台阶、上
水平,为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国有林场现代
化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组
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对
广大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三是进一步
加大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加大林业信息
化产品开发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快编制国有
林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五
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国
有林场的关心、关注、关爱,为国有林场的
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六是进一步加大创新
力度,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信息化
建设。七是进一步强化已建项目的管理、维
护、提升和信息安全工作。八是进一步加大
项目争取和财政支持的力度。
参考文献
[1]杨城.广东省智慧林场信息化系统
设计[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33(6):104.
[2]张磊.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智
慧管理系统建设思路构建[J].科学与信息
化,2018(14):176-177.
[3]张春明,赵强,刘红润.浅析确立
国有林场建设的长远目标及对策[J].林业
科技情报,2010(0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