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徽州
一台人生戏 一曲徽州腔
                            /璇子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历史上也称戏剧。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世界上把它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戏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间,为人民喜闻乐见,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
安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遗产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安徽曲艺约有60种,其中源于安徽和流行较广的约20种。除了闻名中外黄梅戏;成就了国粹经典的徽剧。本文还将重点为大家介绍一些不大为众人所知却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安徽传统地方戏曲。
傩戏: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它是以宗族为演
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目前流传于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
清代贵池人郎遂所编《杏花村志》记载,贵池傩戏源于对昭明太子的祭祀活动;明嘉靖《池州府志》对贵池傩戏活动内容有较明确的记载:“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饮毕,返社神于庙。”
贵池傩戏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各宗族之间在演出日期安排、剧目顺序、演出形式,以及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习俗风尚、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脚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演唱艺术的传授,大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民间传袭方式,父子相传和宗族师承。因此它的声
腔发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沿袭古老戏曲声腔的不变性;二是声腔音乐由宗族师承关系所带来的多变性(不变性是指声腔方面的总体风格;多变性是指代代相传的承讹所带来的曲调结构与旋律的具体变化)。
贵池傩戏演员的面部不化妆,一直沿袭戴面具演出的传统。面具采用枫杨木雕制,油漆彩绘,形状为外凸内凹,眼珠和眼角镂空,便于演员表演时向外张望,戴时头上均扎一块红头巾或戴红布帽子予以装饰。贵池傩戏服装比较简朴原始,一般都是明代服装样式。早期各宗族大多因陋就筒,土布制成斜襟长袍,用黄山栀染成茶或用靛兰染成兰。后来,也用颜勾绘花纹图案,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各角的脸谱扮相,包括冠戴、头饰、髯口均在面具上予以表现,形象鲜明、生动,富有个性。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是中国最具民族特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称作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嗨子戏:天下独一戏
阜南文化底蕴深厚,被万里同志誉为“天下独一戏”的嗨子戏,就是在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一朵绚丽艺术奇葩。一百多年来,嗨子戏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流行于安徽西北部阜南、颍上、临泉等地,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的“嗨子戏”因演唱行以“海”字音起腔而得名。
嗨子戏又称咳子戏、嘿子戏、哈子戏,因其唱段开头用“咳”或“哎嘛”起腔,唱句间也用“咳”作虚词甩腔而得名。同时,因其道具、服装比较简单,一副花筐即可装完全部行头,走村串巷,画地为“台”即可开锣演唱,因而又称为花篮戏、地扑笼子、灯扭子戏、地出溜子、山歌班子等,息县等地还有称“娘当妖”的,流行于潢、商、固、息、淮各县和安徽的阜阳、六安一带。最先起源于固始、商城一带,以民间地灯小戏为基础,吸收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约形成于清朝中叶,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嗨子戏是许许多多历代民间艺人的天才创造,具有强烈的地方特,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淮河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嗨子戏独特的艺术风格:曲调柔美委婉、丰富多彩;旋律清新俏丽、高伉哀怨,唱腔古朴原始、优美动听,表演粗犷豪放、恢
谐幽默,语言乡音俚语、古古香,剧目贴近生活,淳朴自然。
它的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调两大类:主调有老生调、喜娃子、苦娃子三种;花调有[下陕西]、[放鹦哥]、[打货]、[祭塔调]等六、七十个。传统剧目有本戏、折子戏、三小戏一百多出,比较流行的有《打桃花》、《站花墙》、《王员外休妻》等。解放前用锣鼓伴奏,解放后增加了丝竹乐器。
嗨子戏音乐体系由唱腔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唱腔以板腔为主,曲牌为辅,帮腔合声,打击乐间奏,唱、帮、打三位一体。嗨子戏的曲牌音乐亦叫杂调,是直接采用民歌舞《地灯》的音乐,共30余种,常用的有凤阳调、彩调、打长工、开门调等。乐队由3人或5人组成。嗨子戏代表性的戏有《小家庭》等,主要戏班有潢川县的罗成五担纲组合的戏班。
嗨子戏源于生活,深深植根于人民众之中,历代艺人口传心授,容入大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于其中,是一种活态的历史文化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如《打桃花》、《三击掌》、《何氏劝姑》、《站花墙》、《王延庆休妻》等这些剧目以反映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内容,自由活泼、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通俗易懂的地方语言,博得广大人民众的厚爱,具有非凡的艺术生命力,至今广为流传。
解放后,搬上舞台的嗨子戏,仍保持着原始风貌,这些淮河文化的精髓历代相传,表现了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
凤阳花鼓戏:唱尽生活百态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是安徽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可是,在当时凤阳年岁丰收时,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清代顾见龙绘“花鼓演唱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其实,当时的凤阳也并不是每年都闹灾荒,出走他乡据说还另有原因: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为了要充实自己故乡凤阳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有钱人家十四万户迁移到凤阳,不准他们返回原籍。那些人家不敢违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乡扫墓探亲,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打鼓唱曲卖艺回乡,来年春季再回凤阳。随后相沿成俗,不论丰收灾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鼓”。凤阳花鼓又以这种卖艺的形式走遍了四方。 
凤阳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赶集》、《孟姜女》等,每一首都曾被广泛传唱。随着历史的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都在不断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时根据击鼓用的鼓条特征,将其改称为“双条鼓”。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
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庐剧:安徽流传最广的剧种
安徽省
庐剧,旧称“倒七戏”,解放后改今名。流行于皖中、皖西一带有一千多万人的广大地区,是安徽省内流传最广的一个剧种。庐剧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众喜爱
庐剧以大别山民歌和江淮之间的歌舞为基础,吸收了端公戏、嗨子戏、门歌等剧种的唱腔和剧目,逐渐发展成了格调统一、彩鲜明的地方戏。它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其历史上的记录来看,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
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陈示”四个大字。碑文约400字,是当年在巢县任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禁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130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年代提供了
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合肥人李鸿章还曾经用家乡的庐剧、俗称“倒七戏” 代替过大清的“国歌”呢!那是清光绪22年(1896年),李鸿章以大清国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大清国还没有制定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代替国歌,蒙混过关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庐剧也就是“倒七戏”在当时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庐剧的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