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民族课程体系建设刍议
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方院校特办学之本。凯里学院作为民族地方院校,在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学科专业基础、师资队伍和生源构成及课程体系构思模块上构建了民族特课程体系之基,但仍可从专业、学科、校本课程和教学四方面加以完善,促使其发展。
标签:地方院校;民族教育;课程特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民族发展之本。在全球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濒危。凯里学院作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唯一一所民族地方院校,一直秉承民族文化特办学之宗旨,几经发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经验积累。但随着社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如何架构具有民族特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
贵州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系统
一、凯里学院民族特课程建设的基础
1.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必须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由于地方高等院校地处经济相对落后中小城市,所以其生源有限,且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就近择业。为此,凯里学院办学定位概括为“三性三型”,即: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教学型、开放型,立足黔东南,面向全省,放眼全国,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凯里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全面合格的地方本科院校。
2.学科专业基础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在“十一五”期间,凯里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科专业及方向达到30个,专科专业调整为23个,涵盖文、史、法、教、理、工、农、管8个学科门类;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和首批6个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格局;建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植物学、旅游管理、民族学、基础数学5个重点学科和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工艺3个重点扶持学科。就专业而言,真正涉足于民族文化领域的有汉语言文学(民族文化)、舞蹈学和音乐教育三个专业。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的学科主要分布于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旅游学院的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中,其课程筛选如下,见表1-1。
表1-1 2012年各专业民族文化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
续表
值得一提的是,凯里学院很早就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问题。自2003年始,学院音乐系首次面向全州中学招收五年制大专生,共招生60人。此后5年,学校仍不断招收五年制大专生,但招生规模逐年减少。这方面生源皆来至苗乡侗寨的少数民族子女,可塑性强,民族文化知识底子好。
3.师资队伍和生源构成
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践的核心力量。凯里学院2012年开设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有46门课程,主要集中于艺术学院、旅发学院、人文学院等,授课教师约23人,仅占专任教师5%。此外,经调查,绝大部分任课教师非科班出身,很多中途“转行”,有的基于师资分院师资短缺
缘故,有的抑或是结合校情开发的校本课程。譬如,学院音乐、舞蹈在校生597人,分2个专业3个层次(本科、专科、五年大专),共计班级19表班,师生比例为124,专业课教师严重紧缺。此外,学院在人事安排上,往往呈现一师多职的问题,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近两年来,学院生源已不局限于本省,生源的扩大给学校注入活力,形成跨文化教育的背景。黔东南州主要是苗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文化学科也应凸显地域特。为了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本地生源自然是最佳人选。长期以来,本地生源是学院主要来源,但真正能在民族文化领域能挑起大梁,实现民族文化创办初衷的屈指可数。就传承班而言,每年招生100名,但报名率逐年下滑,而且学生参差不齐。即使偶尔能挖掘到具有天赋的学生,有时也会发生“被挖墙脚”的事件。绝大多数学生因参加高考没上录取分数线而选拔来的,所以,文化知识基础差,大学文化课学起来很吃力。
4.课程体系构思模块
201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推动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特教育+实践教育”五合课程模块对各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提出以下原则性要求。(如表1-2)在课程模块结构中,必修课程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70%~75%范围,选修课程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25%~30%范围。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育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职业生涯课、特教育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
表1-2 课程基本结构学分比例
二、完善民族特课程体系的思考
1.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特专业建设——拓展民族教育课程资源
高校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而课程以专业为依托。由此,民族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需特专业的创设来拓展。只有地方院校准确而灵敏捕地捉到市场经济的动向,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知识结构人才。黔东南州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民
族特食品产业、特农业及绿产业等十类重点产业和行业类别为主,对此,学院做出了相应的专业和学科调整,在民族文化学科上也有建树,但仍有一些地方尚未完善。其一,加强对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科学的专业论证,培养地区经济发展特需的专门人才。其二,在发挥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联合企业发展新兴学科。其三,学校特专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我有你无,你有我精”,办出自身特,而民族文化学科无疑是最佳候选之一。可以说,只有将特专业落实到位,才能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提供平台,进而促进学科发展。
2.加强学校民族文化学科建设——拓展民族教育课程体系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三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高校除了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更要以学科为龙头,以课程为基础推进其发展。加大学校民族文化学科发展,应分别从物力、“课程人”和学科自身建设——跨学科着手。第一,学校在优化馆藏结构的基础上,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强民族文化文献的采集,尤其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第二,在“课程人”方面,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实施高层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广纳贤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进一步做好在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民族文化学科的跨学科方向提供专业支持。三是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领域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带头和专家,促进自身发展,为地区发展尽绵薄之力。其次,近三年来(2009年、2010年、2011年)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7%、56%、51%,有下降趋势,所以,学校在扩大生源的同时,注重本地生源的录取,这一点在民族文化传承班上尤为重要。其三,跨学科可以促进高校不同学科间融合和综合发展,能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而民族文化学科作为凯里学院的地方特,本身具备跨学科的特质。若要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契机而顺利展开,要树立学科发展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观念,使其可持续发展。
3.加强校本课程研究——丰富民族教育特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资源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研发民族文化特课程体系,实现特办学是可为之举,思路有三:首先,立足黔东南本土资源,彰显地域性。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发掘和利用黔东南州本土体育资源为重点,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多样化。这需将黔东南州苗侗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搜集和剖析,按照课程开发程序,研发出富有黔东南州地域特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其次,提炼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以多门类课程为载体。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
化,主要有食物、服饰、建筑、生产工具、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然而,由于融入生活中的民族文化是个整体,这就需要专家和教师对其进行分类,将其归入某一学科专业,站在学科专业的高度进行剖析,研发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课程。最后,与上述专业设置同理,课程开发是去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是在当下实践的“动态”中,而非定格于历史的某一时刻的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文化进入校本课程是一个有甄别、不断更新的过程。当然,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一定不能离弃对内核的追溯和把握,否则,只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4.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促使民族教育特课程成效最大化
华东师范大学高文教授一语道出:“教学是能产生最基本的课程效果的一种社会环境,它以最深刻的方式影响着课程。”教师通过对学生、教材、校情及地方资源备课,在课堂环境中师生通过任务的制定与完成就地产出并共同构建课程的过程。因而,为实现民族文化特课程体系效果,教学可尝试从两方面着手:首先,给常规教学赋予民族文化的元素。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依据教材教学的同时要超越教材,应结合自身实际科研情况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减少“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涉及民族学
或人类学方面知识时,可用黔东南州丰富多彩苗侗族民族文化作为案例娓娓道来,尽量让一切知识再现于现实生活中。第二,在教学方法上,一反教师在课堂中主导一切的作法,相信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积极主动地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
注: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有关数据参考了凯里学院“十二五”规划系列课题的科研成果,在这里对学校“十二五”各课题人员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