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卷试题分析梳理
题号
题型
答题分析
复习建议
1
词语辨析,语段中成语2词语1
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看语境,看对象,看范围。
积累词义,把握语境。
2
语言连贯---排序
借助选项的排列,语段中的标点,关联词,句间关系,代入法、排除法。
训练逻辑与语感
3
语言表达准确生动
整体及语感
排除法
4
提炼语意的能力
整体把握,不能以偏概全,不能随意阐发。
看清“主要意思”
5
语言表达准确
整体看寓意,把握漫画的夸张和象征手法。
6
推断实词语境义
结合平时积累,将试题提供的解释还原到句子中去,结合上下文判断检验。
多读多练
7
文意理解(概况和分析)
准确理解文意,关注文中重要信息的前后关联。
把握人事关联及细节
8
文言翻译(理解与表达)
直译为主,保持语意通顺;句式特点与表达方式,译准关键词。
偏重人物传记,向记事方面拓展。
9
归纳概况内容
整体感知,抓重点句,概括提炼。
强化审题与概括能力训练;收集解读典型文本。
10
鉴赏形象及语言
对内容理解有偏差;泛泛而谈,言不及义;不了解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答案纠缠。
教材选本作家作品,把握古诗常见的题材的写作特点及表情达意的艺术特征。
11
鉴赏诗歌情感态度
情感理解不当,作答不全面,堆砌常见情感。
掌握相关词语用法和句式特点,将标题、文本、注释整体感知,进入作者的内心,体会诗人感情。
认真审题看,表述准确,层次清晰。
12
名句名篇默写
高中初中课外4:2:2;先秦3,唐宋4明1;语录诗词文赋对联。
准确理解,扩大见闻,改进书写。
13
归纳文本要点的能力
概括和举例能对应,不重复。问题:简略粗疏,想到想不全;琐碎杂乱,写得多前后重复。
聚焦文本核心价值,文本内容(写了什么),叙事方式和语言形式(怎么写),再到文中所寄寓的情感(为什么写)
14
分析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不全面,不简练
全而萃
15
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
罗列细节,概括方面;概括方面要全面而准确。
全而萃
16
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分析情感态度的角度:叙事内容,语言风格,人物刻画,环境描写。
寻线索,探究文旨,组织答案。
17
概括分析观点及态度的能力
不要一个原因反复申述;要分析几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训练概括分析文本的能力
18
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
理解文本相关信息,准确概括。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现实层面、理念层面、技术层面。
19
关键信息的理解与探究
联系全文是对题旨和论述逻辑的考查。
提升审题能力和表述能力。
答题训练,答问相契。
20
材料延续江苏关注日常生活的特点,着力于感悟生活哲理,提升思维能力,聚焦语文本质,引导写作教学。 
  材料正面积极,着力引导考生书写生活中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贴近日常生活,回归写作本质,引导考生重视语言、关注生活、思考文化,写出真情实感。
1.高三训练一定要能力训练和文体训练并重,写作和修改并重,内容与书写并重。2.必须认真审读材料,切题才是最大的文采。3.立意能力,立得正,立得稳,立得清楚,立得高明,需要思维和表达两方面的训练。4.选材能力,见出材料积累的厚薄、整理的巧拙、迁移的高下。5.构思能力,需要在头脑里、在稿纸上不断尝试,让思维既能发散,又能聚合,让表达既能连贯,又能灵动。6.拟题的能力、开头结尾的能力等等。
【2018省考试院试题分析例文1】
野芳虽晚不须嗟
  高考前放假回家,手机传来提示音,老爸发来了一条:“儿子,我为你打cll!"不禁哑然失笑。
    和许多高中生一样,我和母亲在学校旁租房住,老爸一个人住,不仅地理上的距离带来了疏离感,热衷于网络新词的我,更是和从不使用新语言的父亲,有了淡淡的心理上的疏离感。
江苏人事考试网首页    父亲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在语言上曾经有过光辉岁月,为领导写的材料,屡次被表扬,喜爱舞文弄墨的他,演讲得过奖,偶尔在报纸的豆腐块儿也会发现他的文章。
    但是现在,父亲的语言已经过时了,他与时代脱节了,已经是一个“油腻男”了。
    我开始质疑他的高谈阔论,在我看来,他偶尔使用的流行语都是老古董,我开始嘲笑他的自视清高,我....父..亲没有反驳,只是沉默。
    高考誓师。放假回家,为了避免和父亲尬聊,我急匆匆地往书房赶,谁知一进门,“毛头,
我为你打call!",这吓了我一跳,词汇水平还停在十年前流行语的父亲竟学会了新词儿,“打call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就随便用!”“不就是加油助威吗?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就好这一口!”父亲炫耀似的晃晃手机,有股淡淡的自豪感。
    “你啊,学了两个新词儿就瞎炫,我和你在一块儿只能尬聊,”看见父亲希冀的眼神,我一顿。我总想,和一个总是痴迷于七八十年代的品质低劣的武侠电影的父亲,又能有多少共同语言呢?
    父亲的眼神黯淡下来,搓搓手,他尴尬地笑笑,小心翼翼地走出了书房。
    放下书包,书桌上的一个小本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本子已被翻得发皱起角,打开一看,题为“疑难生词本”,上面书写着父亲工工整整的字迹.... ....
    信手翻阅,“怼”,心里抵触反抗;“打cal!",加油助威:“老铁”,对哥们的别称;“杠精”,抬杠成瘾的一类体.......我鼻头发酸,却又哭笑不得,父亲把我谈论的网络新词都工工整整地抄了下来,想象着那带着一千度近视镜的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边握着手机,一边瞪大了眼抄写的苍老背影,心中竟五味杂陈。对之前对父亲的态度竟有些后悔。
    没错,父亲是老了,可他却有一颗不服老的心,他学习网络新语言,仅仅是为了和我交谈吗?我觉得不仅如此,他从来失去对世界的好奇,他不肯任时光消磨。父亲的身体油腻了,可他的心灵从来油腻。学习新语言,是出于对我的爱,更是对自已生命的挑战。
    门突然开了,父亲端了杯水走进来,“刚倒好的水,不烫的”,当他蹑手蹑脚地离开时,不知从何而来的冲动,我举起疑难生词本:“爸!我为你打call!"我看见他的眸子“咯噔”一下,飞快闪过惊喜、难以置信、不知所措的情绪,似乎还有什么要一同喷涌而出。
不由得想起一句话,有点文不对题:“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评析]这是一篇生活气息浓郁,时代感很强的好文章。作者抓住父子之间“语言代沟”的问题,讲述了父亲为亲近儿子而努力学习网络新词,儿子从冷漠疏离到大为感动的生话故事。切入点小而巧,紧扣住“语言“来立题:以网络新词表现语言代沟,独具慧眼;行文不蔓不枝,描写细致入微。结尾模仿汪曾祺小说《侯银匠》的笔法,自嘲“文不对题”,破有深意,简淡有味。
文章源于生活。记叙文写作者要“接地气”,用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进而取材于生活,描摹生活百态。学校不是象牙塔,学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考场作文应该有“人间烟火气”。”
【2018省考试院试题分析例文2】
社交语言
张爱玲曾言,“装扮得很像样的人,在像样的地方出现,看见问类,也被看见,这就是社交。”
我私以为,她还漏下一句,现如今的社变,还须说一些相当像样的话,这类语言自成体系,不妨称其为社交语言。
日常生活场景中就有玩“社交语言”的情况。闺蜜见面,亲亲热热挽了臂膀,上下打量一香,“呀,亲爱的,好久不见,又瘦了!”哪怕对方肚皮上的肉叠三层,也要说,“瘦了”,换回对方羞涩的一笑和一句礼节性的“你也瘦了”,双方都感到心满意足,妹情谊又加深了一层,可喜可贺。由此可见,社交语言的第一式就是“假”,认真你就输了。
这是普通人的社变语言,不是为奇,文人雅士也自有一番“社交语言”。周六周日下午,大家约在某个茶吧或咖啡厅。人人手捧《诗经》,或《道德经》围成一圈,讲些闲话。一人讲起让·保罗纳特,另一人提起陀思妥耶夫斯基,谁晓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什么?点头就可以了,
反正人人都在点头。那边又一人提起了英国的海明威,马上有人接话,他的《追忆似水流年》真是好看,整桌人若有所思,频频点头,大家都是“文化人”,真是皆大欢喜,社交语言的第二式:必须深邃,肤浅者不必参与讨论。
面也见过了,茶也喝完了,总该去吃个饭吧。到了某家酒店,点下一堆看不懂菜名的菜。菜上来之前,餐桌是相当寂静的,人人都低着头划动手里的屏幕。半晌上了一道菜,先生淑女们来起一块抿抿,纷纷发表意见:“这菜好啊,令人唇齿留香,湖州虾仁配西湖龙井,真是名不虚传!”“唉,其实还欠点火候,比不上我在巴黎一家中餐馆吃的,那真叫地道。”转瞬之间,觥筹交错,众宾喧哗,满汉全席也不会这样热闹了。社变语言的第三式,旁征博引,人人都是生活家。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交变成了这副模样?我们用装饰华美的语言来掩饰学识上的匮乏,阅历上的短浅,情感间的生疏。的确,我们不甘寂寞的空闲生活,被社交语言填满,我们不被满足的尊重需求,被社交语言填补。可我们再也不懂得什么是社交,我们甘心沉溺于社交语言的华美矫饰里,忘了,那一点真心。
叔本华曾言:社交是一种“要么庸俗,要么孤独”的活动,我们骗人也被别人骗,庸俗的很幸福。
可我还是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如果欺骗,不如不见。
下次见面,我想听你,说说真话。
[评析]本文是一篇洞明世事、深谙人情的好文章,在中学生里少见,在高考作文中尤其难得。作者取材集中,抓住“社交语言“这个小切口,以诙谐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社交语言的三种招式,揭露了当前的社交流行病——虚情假意套近乎,附庸风雅充文化,攀比见识显高级。可谓一针见血,力透纸背。
在针砭时弊的写作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优秀高中生的基本素质——关注社会,体察世情。有的放矢,激浊扬清。而这正是需要大力倡导的中学生写作的方向,为情造文而非无病呻吟,优雅犀利但凭嬉笑怒骂。
[学习建议]作文永平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但也并非无迹可寻。高三训练一定要能力训练和文体训练并重,写作和修改并重,内容与书写并重。就写作能力而言,审题准确依然是第一位的。必须认真审读材料,切题才是最大的文采。抓不住关键词,捞到只言片语就随意发挥,只会落得“差之毫屋,谬以千里”。其次是立意能力。“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怎样
才能把你要说的“意”立得正,立得稳,立得清楚,立得高明,需要思维和表达两方面的训练。其次是选材能力。有的同学信手拈来,左右逢源;有的同学则抱残守缺,提襟见肘。这其中就见出材料积累的厚薄、整理的巧拙、迁移的高下。还有一项亟待加强的能力是构思能力,需要在头脑里、在稿纸上不断尝试,让思维既能发散,又能聚合,让表达既能连贯,又能灵动。这样才能一以贯之,避免手不应心、越写越偏,朝辞白帝城,幕投石壕村。当然还有拟题的能力、开头结尾的能力等等。在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则应强调文体意识。记叙、议论不宜偏度,应因人而异,各臻其妙,力求写什么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