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学的心理学
1.1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范畴,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性质是: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而艺术和人文性的属性反映在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概念的抽象上。
在科学中,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载体的,语言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而在艺术的形象思维中,语言起着指导和组织作用。
科学意义的“概念”包含确切的定义,否则无法做进一步的推断演绎。而艺术上的“概念”并不是一种“限定”,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定义”。因此,艺术的概念总是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而且艺术创造是不可或缺的。
科学和艺术的创造的归纳:
科学:直观、表象——抽象概念——理论
艺术:直观、表象——意象——意象形式——形象创造
设计心理学概念
设计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和审美心理现象,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设计心理学属心理学延伸到设计艺术领域的应用心理范畴。一方面设计心理学具有心理的基本属性,既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另一方面,又包含设计艺术领域的艺术性、人文性。
1.2心理学性质心理学学科的一个特别之处是研究“心理”必定是自我反省的。不管我们是检查可观察的行为,或是发展“心理”的理论模型,我们都使用意识探究意识的产物。心理学家是自己面对自己。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
因为“行为”比意识体验具有更加明确的对象性和客观性。行为的观察和度量具有可操作性。
科学与心理学哲学是心理学的前身。
心理学起源是从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算起。19世纪70年代,冯特提出用实验科学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问题,并于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逐渐脱离哲学走向科学。
心理学不同于哲学或“普通感觉”的关键:现代心理学一直强调理论研究应有研究证据的支持。科学研究是为了探求客观的真理,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心理学范式:事实——描述——解释——理论。
事实:是人们关于事物的客观认识,是可以观察和重复的事件。
描述:是研究对象的状态做出说明。对于事实或研究对象的分类和概念化归纳应该是最基本的描述性科学研究。
解释:是关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的(也许是因果关系、“相关性”关系、定性的关系、定量的关系;也许是直接关系、间接的关系)。解释通常指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
理论: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事件的规律,理论可以预测事物。一个理论受到的支持越多就越会被接受,但理论间的竞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2021年4月论述题)
1.3从哲学到科学心理学从哲学到科学的发展可以看成是从灵魂到行为的研
究过程。
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模式取决与三条联想定律:接近律、相似律和对比律。(也称为联想心理学)
心理学派
行为主义:也称行为论或行为学派。代表人物:美国人华生。核心思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意识”。行为学派所说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人的一切活动)和“内隐行为”(是通过仪器可以测量到的个体活动,如内分泌活动)。
完形心理学:也称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形论。奠基人:魏德迈、柯夫卡和库勒。认为经验或行为本身是浑然一体和不可分解的,整体的形态及属性,并不等于个部分之和,即“整体不能通过各部分相加的和来达到”。
精神分析:也称心理分析学。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1900年创立。认为人的变态行为是因为人有意地压抑了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而这些被压抑的欲望成为潜意识后虽不被人发觉,却依然有能力支配人的行为。早期认为,人心理有两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人本主义:罗杰斯和马斯洛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有子我实现的需要。
心理学发展
认知心理学: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储存恢复和利用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的社会行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与人的交往行为是社会行为。
感性心理学:又称感性工程。其研究主要在日本,以筑波大学为研究基地。总之,科学心理学奠基人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研究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
2.1因果、遗传和进化。生物学是关于生命物体的科学。心理学有三个基本的生物学基础:因果、遗传和进化。
因果:生理是因,心理是果。
基因:基因决定了“先天”,学习获得了“后天”。学习能力部分地由基因决定。进化:复杂的生命形式是简单生命形式长期进化的结果。
神经系统基础
神经系统的组织单元和功能单元是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电和化学媒介实现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身体对事物的反映往往是许多身体反映的一个集合体。
大脑的功能
大脑和皮层对于个体的行为而言,几乎所以的复杂活动,如学习、思维、知觉等无一不与脑有密切的联系。
大脑前叶是一个非专门化的皮质,负责计划将来的行为,被认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快乐中枢”口渴的老鼠学会按杠杆获得水----这个行为是神经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被人们称为“快乐中枢”。
网状系统具有增加整个大脑皮层的感觉性功能,故有称为网状激活系统。
觉醒指人从安静睡眠到极度兴奋的一种状态,可以用脑电图表征。
半球理论认为,人脑左半球的功能主要是进行语言的就、分析的、逻辑的和抽象概念的思维;右半脑的功能主要是进行非语言的、综合的、整体的、直观的和形象的思维。左半球思维是串行的、线性的和收敛的;右半球思维则是并行的、整体的和发散的。
2.2感觉和感知
感觉系统主要功能是:1感知外界刺激 2把信息传递到大脑 3在信息加工之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感觉信息的方式是“自下而上”。“下”指人体的感觉器,通常对外部物理世界直接反应;“上”指人的大脑,具有信息加工包括记忆和组织信息的功能。
人不仅仅可以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可以获得关于事物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称为知觉。知觉是主动的、积极的、有组织的获取信息。
注意是心理学用来描述和解释集中和转移的心理现象。
模式识别就是若干元素或刺激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者说是刺激的组合结构。
部件识别理论通过把复杂对象的结构拆分为简单的部件形状,就可以进行进行对象识别。
3.1视觉恒常性是指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颜)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的知觉经验却保持其固有特征而不随之改变。
视知觉的组织格式塔即完形心理学对视觉的组织特别关注。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所谓完形律,即在几种可能的几何形式中,最好的、最简单的、最稳定的几何形式构成完形,或者说构成“图”。
丹麦心理学家鲁宾提出图形从背景中分离的基本心理现象:1图形有形状,而背景没有形状;2图形具有一般物件的性质,而背景看起来是一种无形的东西; 3图形是向前突出的,而背景似乎向后退; 4图形可以引起更深刻的印象,比较容易记住。
视错觉我们说感知的现象如果不反映或不符合外部刺激,就产生了所谓错觉。
3.2空间知觉视知觉给了我们空间知觉也称深度知觉的能力,即通过二维的视网膜,看到三维的世界。心理学认为,空间知觉是通过提升视觉线索获得的。空间线索可以分为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
3.3颜知觉
彩的差异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属性:一是相或调,基本由光的波长决定;第二是明度或明暗度,与光照强度有关;第三是彩度或纯度,也称饱和度,区分颜的鲜艳程度。
3.4听觉
空气压力的变化产生声音的物理刺激,又称为声波。
化学感觉
味觉和嗅觉都对化学刺激敏感,虽然它们的作用不同,但又有联系。嗅觉提供较远距离的信息,味觉则必须在口腔中获得,对食物香味的知觉依赖于这两个系统的交互作用。
通感
通感的心理现象解释是一个感官对真实刺激的感觉伴随着另外一个感官的感受。
4.1个体发展与学习
个体的发展与学习是指在个体生活期内,其行为上产生连续性于扩张性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行为行为改变的方式包括由简单带复杂、由粗糙到精致、有分离到调和等分化整合的过程;它同时包含着“量”的改变(生理)和“质”(心理)的提高。
儿童画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主张所谓领域一般化发展理论。他对儿童画绘画的两方面感兴趣,一是绘画传达的信息,二是所画的空间关系人类行为发展的基本特征。
人的发展受到成熟、学习、遗传和环境四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成熟与学习具有交互作用。
人类行为发展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早期的发展重于后期的发展;2发展遵循一般的模式;3个体发展模式上存在个体差异;4发展是连续的,但前后速率不同;5发展期中个体诸特征是关联的而非互补的。
青春期
安徽自考网登录入口所谓青春期,是指个体性成熟与第二性征的出现。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和个体识别得到很大发展的时期。
涂鸦是一种没有伪装的、典型的青少年艺术。
4.2个体的动机性行为
所谓动机或驱力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该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个内在过程。
需要与动机
动机是促使个体发生行为的内在力量。动机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要,另一个是刺激。
需要即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缺乏是一种心理状态。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六大类:1生理需要2安全的需要3想属于相爱的需要4受人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爱美的需要
原始性动机:饥饿渴好奇性
社会心理动机:恐惧攻击交往和亲合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