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研究综述
2006年12月
第23卷第4期
鲁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LudongUniversity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Dec.,2006
V01.23NO.4
近2O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礼文化研究综述
甍??
(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史,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研究的深
入,关于这一时期礼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本文对近20年来有关这
时期的礼制研究,礼俗研究,名物研究和礼法关系研究等情况进行了考察,总结和概述,以期为中国古代礼
制史和礼学史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便利.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礼文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K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039【2006)04-0028—0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文化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密切联系.改革开
放以来,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史,文化史,思想
史,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对这一时期礼文化的
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目前,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礼文化总体研究的专着尚未出
现.就近20年已发表的文章来看,涉及礼制研究,礼俗研
究,名物研究和礼法关系研究等各个方面.为了便于对中
国古代礼制史和礼学史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现将我国学术界近20年来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礼文化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礼制研究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式,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各种
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礼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依据是
儒家传授的"三礼"——《仪礼》,《礼记>,《周礼》.而各个时期的官修礼典则是历代关于各种礼仪制度的官方文
本规定.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大致可
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礼制建设方面的研究
我国古代的官修礼典始于汉代.而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展了官修礼典的传统,并作为中国王朝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后世所因袭.这一时期的礼制建设上承两汉,下启
隋唐,因而在中国礼制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梁满仓指出:五礼体系被用于国家制礼实践中始于魏
晋之际,师古与适用是这时期人们制定礼规的原则.他认
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实践.它的制度化,使儒学在玄风强劲,佛学大盛
的社会环
境中始终具有自己的位置,使各封建统治者以儒治国成为可能,并且自魏晋南北朝孕育发展以来,一直延续到明清,
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l高贤栋通过对孝文帝礼制改革的分析,总结出孝文帝时期礼制建设的三大成果,即:政
治上,到了北魏王朝正统地位的经学和历史依据;社会
变革上,实现了拓跋部由游牧文化向中原农耕文化在礼制方面的转变;学术上,解决了汉魏诸儒没有解决的一些经
学难题.【2柏贵喜从宗庙祭祀制度这一独特层面论述北朝
时期礼制建设的基本路迹与特征,认为北朝礼制建设是北
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伴随着氏族制度向家族制度转化
而采取的政治上与南朝争正朔和文化上同汉族趋一体的
基本手段与策略.而作为礼制主干内容的宗庙祭祀制度
的建设与完备是北朝礼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表征.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充满兵燹与动荡的历史时期,秦汉
以来的许多制度都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新的变化,增添了新
的内容,军礼也不例外.其中陈仪,任重的文章指出阅兵
礼是军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并世代传
承.此时的阅兵礼同样反映了浓郁的时代特征,在举行的
我国古代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
季节和场所,主持人等方面不独与秦汉有别,而且出现了
南北朝之间的地区差异.总体说来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
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学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关于宗法制度方面的研究
黄清敏对三国时期的宗族组织进行了考察,指出这一
时期的宗族组织用政治,经济的强制手段,将许多同宗子
弟的家庭结合在一起,平时互助互济,战时则征战迁徙,在
利益上同气连枝.宗族成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紧密结
合在一起,给当时的社会各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万齐洲,
柳春新的《南北朝时期的宗族,婚姻,信仰研究>;一文则对
南北朝时期的宗教,婚姻,信仰状况予以考察和论述,指出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风俗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南方
收稿日期:2006—04—19
作者简介:房姗姗(1981一),女,山东淄博人,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文化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28?
与北方的差异颇大,从而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6邓乐指出,十六国时期在西周宗法制,先秦夷夏观,两汉名教思想和魏晋门阀制度的潜在影响下.汉民族正统意识不仅因藉民族矛盾的激化而浸润南北汉民族人心,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北方各胡族人民的政治观念.十六国胡族政权出
于维护统治名分的需要,从汉文化传统中寻理论依据, 出现了奉有德政权为正统,视偏安政权为僭伪等正统之争.但是.传统的汉民族正统观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胡汉
之间的民族矛盾也非口头上的正统之争和浅层措施所能化解,故直至北魏统一北方后,随着孝文帝等胡族统
治者推行深层政策,北朝诸胡族政权才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彻底实现民族融和,并最终确立自己
的正统地位,成为与南朝诸汉族政权分庭抗礼的中原胡族王朝.邓奕琦指出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遵循封建正统儒
学规范的三纲原则,将维护中央集权作为首要目标,在确
保皇权代表的君国利益的前提下,给予宗法私家利益一定程度的法制保障,其法制突出国家至上,落实忠重于孝.
封建法制"国家家族"本位在北朝确立,它作为中华法系
代表一唐律的蓝本,被铸造为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铁
则,为封建社会长治久安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l
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学人才辈出,从而造就了礼学的
兴盛.近几年,以家族,家学研究为主发表了不少涉及人
物研究的文章.其中王永平以家族研究为专题,发表了多
篇关于这一时期的文章,in(论中古时期世族家风,家学之
特质——以江东世族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一文指出世族是中古时期据有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以家风,家学为主
要内容的世族文化.是当时各大家族延续其家世,维持其
门第,提高其门望的关键性因素.世族之家风,即其家族
之精神传统,其表象虽然纷繁,但核心则是儒家礼法规范,
讲求孝义;至于世族之家学,其最重儒家礼学.并且包容文史,杂艺等,以增强世族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文章还对
当时礼学研习传授情况和礼学家作了论述.
与家族研究的兴盛局面相反,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等
原因,对这一时期礼学家的专题研究一直几近停滞状态. 发表的论文寥寥无几,有待于学者深入地研究.
3.关于宗庙祭祀方面的研究
<;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
见宗庙祭祀在我国古代礼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庙祭祀也成为近年许多研究者较多关注的研究对象.
杨永俊<;论拓跋鲜卑的原始祭天》通过列举原始祭天的史例和对祭天地点与时间的选择,祭祀的对象与主持者,祭拜的方向与骑驰仪式等方面的分析论述,指出匈奴游牧特点的祭祀文化给拓跋鲜卑原始祭天习俗的形成以深刻的影响.[1这些考察有助于展示拓跋鲜卑社会与文化的进步轨迹和揭示原始习俗向国家礼制演变的一般规律.刘惠琴的文章指出北朝的郊祀,宗庙制度在北魏孝文帝之后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明
显变化,一是逐渐儒学化,即以儒家礼制思想为规范;二是在儒家礼制思想的具体应用上,逐渐统一采用汉代郑玄学说.这一变化,同整个北朝
儒学的发展相一致,反映了北朝政权,特别是北魏政权的历史进程."郭善兵在宗庙礼制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发表一系列的相关文章,多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庙祭祀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in(略
析汉晋时期皇帝宗庙四时祭,稀袷祭问题)一文认为自东汉依据<;周礼)记载确定宗庙四时祭名礼制后,曹魏,司马晋历代相沿,无所变易.而作为宗庙大祭的稀,袷祭(殷
祭)礼制在魏晋时期变化较大.东汉实行三年一度于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