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同步解析与测评 (第四单元)
(一)表解知识点
 
1.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历史背景
割据北方的曹操和袁绍两派军阀之间,为了控制北方地区而进行的战争
概况
时间:公元200
双方实力:袁绍率十万大军
曹操只有三四万人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
历史意义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
历史背景
曹操为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进而统一全国
 
概况时间:公元208
交战双方:曹操率二十多万大军南下,孙、刘联军五万多人
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历史意义
这场战役曹、刘、孙三方的力量从此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国鼎立的形成
概况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东汉结束;公元221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号称蜀;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2.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兴亡
西晋建立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内迁的各族
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至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人。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西晋短暂而亡
西晋灭亡的原因:
1)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2)统治集团的内乱
3)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
灭亡时间: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东晋十六国
东晋建立
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
前秦统一北方
时间: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重用王猛为丞相,国力强大,统一了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
时间:383
背景:前秦打算一举灭亡东晋,统一全国
交战双方实力:前秦八十多万兵力,东晋八万多人
结果:东晋大败前秦
影响:
1)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2)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原因和条件
1)江南地区有优越的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
2)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徙到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
成就
1)兴修水利,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2)以种植水稻为主,开始使用绿肥、牛耕,粪肥也得到推广
3)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方的统一
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我国古代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影响:北魏统一北方,为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概况: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民族的融合
表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改革
迁都后,进一步实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改革内容: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影响:这些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推进北方民族大融合进程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4.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数学
代表人物
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
成就
主要著作《缀术》,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农学
代表人物
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
成就
主要著作《齐民要术》,这本书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地理学
代表人物
北魏杰出地理学家郦道元
成就
主要著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5.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书法艺术
1)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体、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逐渐流行
2)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
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绘画
艺术代表人物:东晋的顾恺之
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辉煌的石窟艺术
代表作: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特: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