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总结
一、全面认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1.实行的原因
(1)农业可以提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且利用这一政策,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
(3)从根本上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2.评价
(1)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
(2)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3)消极影响: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
2、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的社会分期
单元主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在夏商西周文化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初步形成了典型的大一统的中华文明。
分期
概况原始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后逐渐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文化,这为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
我国早期国家的代表,国家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商代神权统治到西周血缘政治的演变;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不断繁荣,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春秋战国
中国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小农经济、官僚政治、儒家思想
初步形成,为秦汉大一统局面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封建社会
秦朝
秦国在列国纷争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
两汉吸取了秦朝速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统治维持了四百多年。但是,东汉统治后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起义不断,并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
三、由“早期国家”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政治制度)
(1)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商王对内服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外服地区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很不稳定。
(2)西周的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分封制下诸侯的任免由周王决定,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更加明确,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分封制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疆域较之商代的“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3)秦朝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较之西周的分封制,政权组织结构更加严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建立。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模式被充分巩固。
四、西周、秦朝与西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制度
西周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大独立性
世卿世禄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
秦朝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
实行郡县制,用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爵制;秦朝以吏为师
西汉
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郡国并行制;颁布“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五、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夏、商、西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
(1)王位世袭制: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确立。
(2)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2、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争霸与兼并战争;各诸侯国的改革变法运动;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3、秦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1)君主专制制度
①秦朝:嬴政统一全国后,确立皇帝制度,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君主专制确立。
②汉朝: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2)中央集权制度
①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3)选官制度
①战国、秦朝和汉初: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
我国古代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
②两汉:汉武帝时建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选官制度,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4)监察制度
①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②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六、春秋时期至西汉的思想
1、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时代
思想
阶段与地位
原因
春秋
创立;不被重视
各诸侯国热衷于争霸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战国
民贵君轻
继承;不被重视
强调仁义、秩序,战国大动乱,不适合当时兼并争的形势需要
——
重创
崇尚法家,“焚书坑儒”
西汉
大一统
上升到经学,独尊
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君主专制政治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改造儒学
2、诸子百家思想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1)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主张。老子、庄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代表下层平民利益的墨子要求平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2)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韩非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
3、孔子思想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2)“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教育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4、老庄的“无为思想”出现的背景
(1)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
(2)国家分裂,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3)统治者残酷剥削,民不聊生,社会呈现出无序、混乱状态。
5、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求
(1)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兼并战争盛行。
(2)诸侯国要想能够存在下去,就必须加强集权,变法图强。
(3)韩非主张法律为君主服务、限制臣民的私利,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追捧。
七、全面理解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基本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
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1)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是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最高权力于一身。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是一种组织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
2.产生原因
(1)经济上,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保证生产发展。
(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3.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4.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5.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影响:
(1)积极方面
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
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范围内的传播。
(2)消极方面:带有浓厚的人治彩,容易造成个人专断,导致暴政出现,进而激化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