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三度”建设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李艾琳
(三亚学院管理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三亚学院近期推出的课程“三度”建设是指课程的饱和度、深度和学生学业的紧张度的课程改革新举措,这个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对于一线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同时,又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的措施。
一、课程“三度”建设的驱动力
1.学校的教改需求。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育部指出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三亚学院此次推动的课程“三度”建设,要比以往的教学改革力度更大,涉及了全体教师和学生,课程建设的标准也向国际规范靠拢,可以这样理解,课程“三度”建设是继国际化教学大纲之后,课堂教学全面向国际规范国际惯例和标准靠拢的举动。对于所有教师和学生,真正是一场“课堂教学革命”。
2.学生学习状况分析。移动互联时代的大学课堂,对于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许多大学课堂经常出现以下情形,部分学生上课不带课本和笔记,只带着手机。上课时热衷玩游戏、看手机视频,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是屡见不鲜的上课常态。以前,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成为娱乐化常用工具之后,随着各类站的兴起,手机上的娱乐内容的吸引力大大高于案例教学视频的吸引力。这个问题在部分不思学习的学生中非常普遍,这也是教育部要求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理解课程“三度”建设
1.全面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改革。学校要求,授课教师要在课程的信息量、学科观点、专业理论和方法上下功夫,在专业知识架构系统性上,要突出“新观念、新观点、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实现“早学、学新、学得有用”。学校要求,人文和社会科学可以从专业的史、论、方法、技术四个维度构建核心专业知识与能力。在课程“三度”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唤起学生的课程质量自信和学业自信,以进一步取得与同辈体的竞争优势。三亚学院
2.国际化教学标准。课程“三度”建设,对应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几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控制,这个教学流程控制符合国际通行的大学课堂教学规范和流程。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教学实践通常只关注课中这个环节,甚至一些大学出现忽视“课中”环节的“水课”。从教学管理的流程来
看,课堂教学质量控制应该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的质量监控过程,这一点,和企业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流程基本一致。
三、课程“三度”建设指标和观测点的对标
1.课堂饱和度指标。在课程饱和度一级指标中,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实施和课后任务三个二级指标。而课前预习包括预习任务、参考书和预习方式3个观测点。在课程实施这一指标中,包括课堂检测、内容导入、内容设计、课堂任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主动合作8个观测点。在课后任务这一指标中,包括课程资源、课后习题、课程作业、作业反馈和课后辅导5个观测点。
在课堂实施指标中,课程“三度”建设基本要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和任务进行检测,随堂测验题目
[摘要]三亚学院推出的课程“三度”建设,包括课程的饱和度、深度以及学业紧张度。课程的饱和度和深度的建设需要任课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涵养,加强对于讲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实践,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与企业深度接触,这样,才有可能完成学得有用的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课程“三度”建设;指标和观测点;标准对标;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9年度三亚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教学专项研究项目“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三度’建设体系构建”(syxyylbkkc02-03)
[作者简介]李艾琳(1973—),女,重庆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52-0134-02[收稿日期]2020-08-26【教改创新】
不少于3个。在内容导入观测点,基本可以符合要求。在内容设计观测点,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以及及时引入学科最新成果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在教学组织这一观测点,还需要加强理论结合实际,课外课内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兼备。在主动合作观测点,本专业教师普遍能够采取团队作业、课堂汇报演示的方法。在课后任务指标中,本专业教师基本符合课程“三度”建设要求。
2.课程深度指标分析。在课程深度一级指标中,包括知识重组、思维培养和知识运用三个二级指标。知识重组这个二级指标包括方法求新、重组反思和问题意识三个观测点;在思维培养这个二级指标中包括批判思维和思辨精神两个观测点;在知识运用这个二级指标中包括迁移创新和成就获得两个观测点。
在知识重组这个二级指标中,课程“三度”建设标准首先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系统性架构的系统性基础上,
能够做到教学方法求新,“新观念、新观点、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技术”,使得学生能够早学、学新和学得有用。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够时刻紧跟学科知识的前沿发展动向,同时能够结合实际加以引导。在重组反思这一观测点,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下功夫,进而能够多维度构建系统的课程知识逻辑与体系。
在知识运用这个二级指标中,包括迁移创新和成就获得两个观测点。目前,成就获得观测点本专业教师可以普遍达成要求。但迁移创新这个观测点的达成,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应用到真实的实践环境中。
3.学业紧张度指标分析。学业紧张度这个一级指标包括学业任务、学习投入、课程考核和考核资源四个二级指标。学业任务包括课外阅读和写作任务两个
观测点;学习投入包括学习时长一个观测点;课程考核包括课程考核和课程论文两个观测点;考核资源包括题库建设一个观测点。
学习投入这个二级指标,要求学生在每门课后投入至少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这个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能够按照大纲要求完成课外阅读和作业。
课程考核这个二级指标的达成,要求教师提高过程考核的比重,比如出勤、课堂参与、课堂测验、课程作业、实验、期中考试等都要计入总成绩,同时要进一步量化各项成绩,使得过程考核具有可操作性。
总体上讲,课程“三度”建设,对于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新的标准,为完成这个标准,需要全体老师在备课、授课、课后等教学环节采取一种全新的准备和安排,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投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的投入,如何对待课堂教学改革,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比较严峻的挑战。此外,课程“三度”建设的实现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部分学生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改变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在课前预习、课外阅读、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方面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教学过程,与授课教师一起完成课程“三度”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欣.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三度”建设探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
[2]陈文术.对标一流本科课程评价量规深化课程“三度”建设——
—以“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0 (09).
[3]杨婷婷.以“三度”建设为契机促进高校“金课”教学改革[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1).
[4]陈文术.“三度”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改革[J].高教学刊,2019(11).
Enlightenment of the"Three-dimensional"Course Construction to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LI Ai-lin
(School of Management,Sanya University,Sanya,Hainan572022,China) Abstract:The"three-dimensional"course construction launched by Sanya University includes the saturation, depth and academic tension of course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aturation and depth of the course also requires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academic self-cultiv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eaching knowledge,and at the same time,teacher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practice of enterprises,and try to guide students to transform their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skill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Thus,teachers are advised to make use of their spare time to have contact with enterprises,so that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useful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the"three-dimensional"course construction;indicators and observation points;standard benchmark-ing;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