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宁 静:中国传统绳结艺术的发展困境与出路探析
中国传统绳结艺术是我国特有的工艺品,它手法多样,组合形式灵活,可以任意搭配出丰富多变的款式,是古代女性情致与智慧的体现。中国传统绳结编织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礼仪记事,再演变至后世的装饰手工艺。早在周朝,便有随身佩戴玉结为装饰的风俗,战国时代的青铜器上也刻有中国结的纹样,延续至清朝中国结才真正成为盛行于宫廷与民间的手工艺术品。民国以来,由于西方观念的引入,中国传统的社会形态与生活方式都放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中国传统绳结这样的手工产品因制作工艺复杂、使用价值不高逐渐式微。这门手工艺术也和很多传统手艺一样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绳结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绳结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门手工艺,它有
着复杂曼妙的线条变化,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寄托,展现着飘逸雅致的东方神韵,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绳结在古代使用范围广泛,古诗中便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古人用锦带编织成连环的回文样式来表达对长相厮守的渴望。东晋顾恺之在《女史箴》图卷中所绘的仕女腰带上,
就有以蝴蝶结为装饰的佩带品。纵观我国的传统服饰,从周朝的绶带,到南北朝的同心结,再到唐朝的“披帛结绶”、清朝的“盘扣”以及荷包香囊,无不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服饰体系中的重要性,大到窗帘勾帐小到肩坠项链,随处可见这些美观的装饰编结物的存在,它们在古代的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不仅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中国传统绳结以一根或者多跟丝线编结而成,常用的编结方法有十多种,每个结又根据其形状、用途、或者原始的出处和意义来命名。把不同的结相互组合在一起,制作出需要的外型。应用得比较多的如:雀头结、斜向结、平结、琵琶结、纽扣结、金刚结、双联结等等。每种结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观和编织手法,不同材质的线编织出来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丝线华丽、棉线质朴。与不同的器物搭配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与传统刺绣香囊结合,柔美细腻;与玉器结合编织,温润典雅;与金属结合的编织物品复古厚重。可见不同的器物会赋予编结饰品多样的风格。
中国传统绳结结构立体、技法灵活多变,有着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内涵。虽然承载中国传统绳结艺术的土壤已经越来越少,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它的发展与传承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它在技术与艺术上的双重高度却是其他很多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二、中国传统编织结艺面临的困境
时至今日,中国编织结艺在文化复兴的大潮中重回大众视野,但单一的产品形式,陈旧的设计理念,让
它只能停留在特定的日常装饰品中,如节庆日的挂件,宗教纪念品,收藏品,很难走进年轻的消费体。这门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手工艺很难摆脱大家的固有印象,真正回归到日常佩戴中。
现代产品设计不仅仅强调个性与独特,关注形式的独特和材料的创新,更追求产品中的人文情怀。中国传统编织结艺其实是能满足以上消费者的需求,但不是仅以传统的形式出现,而应从大胆地尝试各种造型、彩和材料的搭配,创造新的设计载体,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笔者在多年的手工饰品创作过程中发现,传统的中国编织结艺材料大多数以丝、棉材质为主,这类材料不便于保存,容易掉,经不起各种物理和化学侵蚀,难以保存。但随着服装行业的进步,各类型的涤纶线、丝线、甚至蜡线的出现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多变的线材搭配,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也可以适当地提升产品的价格。其次,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传统编织结艺类产品不受大众消费喜爱的重要原因在于,彩过于单一刻板,不适合日常使用。市面上的编织结艺类装饰品的彩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带有浓厚节日气氛的暖系,它以大红、明黄为主,主打为本命年系列的首饰产品;另一种是带有传统收藏类风格的暗系,它以深棕、黑、暗绿、深蓝为主,主打为宗教场合纪念品、扇坠等等。以上两类产品的彩决定了这些产品的使用时间与场合都比较局限,与大众日常生活脱节,偏离大众视野。第三产品形式单一,设计过于简单。目前的以中国传统编制结艺为主要工艺手法的产品大多数以传统玉器、金银品种为主,主要目的在于突出首饰的贵重金属材料的价值,大部分是在挂绳上做简单编结,毫无设计新意。中国传统编织结艺产品脱离了原有的生活环境,
【摘 要】中国传统绳结艺术手法多样,造型优美,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用范围广泛,日常生活中的大小用品都编以各种美观的装饰结,传达出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的绳结编织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消费者不再关注这门传统手工艺。本文通过分析这门传统手工艺目前存在的问题,到能让它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载体,重新回归大众生活视野,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这一传统手工艺的文化艺术内涵。
【关键词】中国传统绳结艺术;发展;传统文化;出路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6-0132-02
三亚学院中国传统绳结艺术的发展困境与出路探析
宁 静
(三亚学院 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戏剧之家》2018年第16期  总第280期
133
美术视点
在追求个性与多元化的今天,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中国传统编织结艺要想突破困境重新走向大众视野,必须从以上三点出发,寻设计的可能性大胆尝试。
三、中国传统绳结艺术产品的发展策略
(一)借助网络平台,扩大影响力。现阶段中国传统绳结艺术的社会影响力比较弱,传统手工艺人或者编织产品设计师可以通过短视频或者直播向大众展示这门手工艺的历程、产品背后的故事;分享这一传统文化的独特技艺和内涵,巧妙地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引起大家的关注,网络对信息的传播和推广比起传统媒介更迅速、快捷,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这可以让中国传统绳结艺术更容易融入大众的生活。
只有让大众深刻了解中国传统绳结艺术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将它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使得这门手工艺和产品能有更多的关注度。
传统绳结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低,实用性不强,使得一些新产品很难摆脱大众的固有印象,面临销售无路的困境。这种境况会使得越来越多的手艺人离开传统手工艺的行业寻求新的谋生之路,传统手工艺更加后继无人。借助网络平台,可以帮助手工艺人进行免费的推销,开辟新的市场营销道路。
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拉近消费者与手工艺人的距离,还能能为手工艺人提供更多展示平台,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吸引一批对传统绳结艺术感兴趣的关注者,这为手工艺人提供了更多潜在的手艺传承人的可能性。
作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传统绳结艺术现在正面临许多的困境,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它来寻求自身的发展,是当代手艺人可以去尝试的新课题。
(二)打破固有思维,创新产品的形式,注重消费者的体验。近几年手工艺慢慢受到关注,大有复兴的势头。笔者在网络平台和实体项目体验中发现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手工艺大多数以皮具制作、法式珠绣、手工造花等形式比较新颖时尚的类型为。中国传统绳结艺术产品的形式相对于以上所述的皮具制作、珠绣类产品在年轻体的使用机会较少,不适合随身佩戴。想要在新形势下获得关注,绳结艺术产品必须要更换设计思路,将产品尽可能地年轻化、时尚化。
将传统绳结艺术元素转化为符合现代服饰行业需要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需要考虑当下的流行趋势,还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合理使用不同的绳结纤维材料,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突破常规,寻新的表达方式。传统绳结艺术有着独特的结构纹理和艺术表现力,绳结艺术应突破目前的艺术形式,让产品从单纯的节庆装饰物转化为首饰、服装、壁毯等多种产品,塑造崭新的艺术形象。
现代绳结产品设计还应注重产品的个性与潮流以构建与众不同的视觉品味,从人文的角度出发,探讨传统的艺术形式在现代语境下的生存模式,尝试具有生命力、人性化、个性化的设计思路。
(上接第131页)
物馆的形象代言,大家都很惊讶,博物馆也开始卖萌了。”唐妞的创作者、西安桥合动漫创始人乔乔说:“大家喜欢唐妞,是因为她在体现本土文化的同时,又有一种生动、可爱的表达方式。”
因此,设计者要设计出众人喜欢的作品,也要关注当下时代的变革,人们的审美变革或者新时代的需求。
三、唐妞本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给艺术设计者的启示
(一)让文化为现代设计做砥柱
一个好的设计不单单展现出其造型设计的美观性,其次要有文化做支柱,没有文化的设计应该只是个空壳。在现代的生活中,我们一直倡导继承传统文化,对于设计师而言,继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个责任,要真正创作出一个好的有着传统文化的作品就应有探索传统文化的精神。其次,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传统文化也在为我们现代设计服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怕在现代设计中不到文化做支柱。当然,文化也具有两面性,要从传统中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设计服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从中删选补充提炼改进。
(二)从传统文化中到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
对于设计师而言,要创作出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学会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合理的运用于现代设计当
中,这也要求我们要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唐妞的唐元素设计传承着唐文化的精神内涵,设计师乔乔就到了唐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他结合了当下人们的审美观还有现代动漫设计原理,巧妙的设计了有着陕西本土特的人物形象,同时又带有现代感,受到很多众人的喜爱。
四、结语
中华文化为我们现代设计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源,唐妞的设计正是从陕西元素中提炼出一些本土元素。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设计师合理地利用开发这些资源,做设计要继承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耐心学习当时的文化传统,领悟其中的精神内涵为做设计服务,同时要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挖掘真正可利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并融于当下的时代风尚中,做出更好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西安市人民政府网:v/ptl/index. html.
[2]搜狗百科:baike.sogou/v674767.htm.
[3]责任编辑:吴玉琪.陕西省领导参观欣赏原创 IP形象——唐妞2016年10月28日 09:51
文章来源:sl.china/2016/1028/12296.shtml
[4]曾宪利.试论唐代文化的多元发展[D].山东大学,2008.
[5]柯丽丽.唐代女性的身体审美及其和服装的关系[D].北京服装学院,2015.
[6]黄娜.唐代女子服饰特点浅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65-67.
[7]葛蓓,乔楠.解析唐代妆容对当今时尚界的影响[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95-96.
[8]关洁.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J].河南社会科学,2008,(04):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