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策略研究
作者:包妮沙 刘亚男 李诺 刘善军
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28期
        摘 要:“双一流”建设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随着大量高端青年人才的引进,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较高的素养,才能为学生的课堂注入活力,也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进而助力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建设。文章针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特点,以“双一流”建设、“工程认证”及“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从科研促动教学的协同创新、基于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的讲课能力提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与标准的教学日历编制和工会引领与助力下的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四个方面探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方案和策略,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和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一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8-0038-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high-end talented youth, young teache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Only when young teachers have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high quality, can they inject vitality into students' classroom and cultivate more excellent and qualified talents, so as to help build first-class majors and disciplines.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paper takes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project certification and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s the background, and explores the plan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teaching ability improvement of young teacher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o promote teaching from the research, teaching ability improvement based on young teachers' skills competition, teaching calendar compilation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oncept and standard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young teachers under the guidance and help of
trade unio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Keywords: Double First-Class; young teacher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bility
        “雙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从“211”“985”工程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一流大学是指基于对教育师资力量的统筹,协同当代高等人才教育发展进行长效性教育布局,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专业教育职能,着重以培养应用型、综合型及复合型人才为主要教育方向,弥补时代化发展人才教育空缺,使现代高等人才培养得以与时代发展充分对接[1-2]。一流学科建设对专业教育要求更高,期望高等院校能将追求极致、完美,作为现代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内涵,以更强的专业素质面对专业教育培养,使国内高校教育能力能够达到国际化水平,从而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趋势下加强专业人才输出,适应国际化专业人才教育需求,为我国未来阶段社会建设发展夯实高等人才专业教育基础[3]。
        师资力量是高校教育实施的根本,“双一流”教育建设发展对师资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高等院校人才招聘上,专任教师的招聘都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具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发表过高水平论文;其次是青年教师的职称晋升中,对
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级的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举措对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促进学科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直接途径,是教师的基本职能,随着教育部提出“以本为本”,实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推动本科教育重新回到大学办学的核心基础地位[4]。青年教师作为“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如何以科研促教学,全方位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源泉。
        一、目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现状
        (一)教学经验相对匮乏
        通过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现状调研,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并非毕业于师范类学校,一般毕业于各类科研型大学,因此步入高校进行教学工作时缺乏与职业相匹配的教学经验。但教师这个职业有其特殊性,即要求较强的专业性,从事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对教育知识有着专业性的掌握,还应该在心理学、教育学、教学理论等方面有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具备这些职业素质是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并不具有这样的教育背景,或者掌握的教育教学相关技能缺乏,或者未积累
过多的教学经验,加上部分青年教师通过参考学习自己作为学生时经历的教育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
        (二)入职培训不够系统、全面
        高校引进青年教师后,会将这类教师安排到具体的岗位上并组织他们接受岗前培训,但岗前培训是所有新入职专任教授和德育教师一起进行,并不区分专业和人员范围,因此是缺乏针对性、全面性的培训,且高校普遍重视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教育法规、教育心理学等培训内容,这些培训在内容上与课堂上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相脱离,无法在教师授课上发挥有效的指导意义,这种未遵循青年教师实际需求开展的上岗前培训也是造成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薄弱的直接原因。因此流于形式的各种培训使得青年教師无法在培训中掌握真正的教学技能,既影响了青年教师发展的专业化,也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三)教学方式学习路径较窄、职业发展承担科研压力较大
        通过调研高校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发现,许多教授已退出教学工作的一线,青年教师成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但是青年教师在刚刚步入高校工作时,观摩学习是其教学技能掌握和
沈阳市教师招聘信息网成熟的主要路径,通过学习进而培养成熟的、科学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是青年教师开展工作的前提与保障。但是,处于现行评价体系或经济收益等因素影响,许多教授将事业重心逐步转移到科研工作,将精力花费在项目上,逐步减少了参与一线教学工作的比例,这就导致青年教师无法观摩学习到有经验的教授的授课,他们只能自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方法和总结规律,或借助非直接学习授课方式的渠道掌握某些教育技能。此外,青年教师承受职称晋级的发展压力,普通渠道的晋升条件仍旧注重发表论文的质量、数量和项目承担级别、体量,这就导致青年教师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用于科研,无法专注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现如今,作为80、90后的青年教师已逐步在高校教师授课体中成为了主力军,这类青年教师面对的主要教学对象是90后甚至00后,这一体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要求更高,这就使得青年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中亟需到平衡与突破,如何在现在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教学工作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策略
        (一)科研促动教学的协同创新
        以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40岁及以下青年教师83人,全部为博士学历,海外经历占比40%,50%以上青年教师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80%以上青年教师都获得教育部基本业务经费支持,年均科研进款约30万元,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以科研促动教学是“新手型”青年教师向“胜任型”青年教师转型的必经过程。
        充分认识到科研与教学的关联性,是以科研促动教学的基础[5]。以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这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例,介绍了遥感成像机理、遥感图像处理及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等基础知识,适当地结合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内容或者实验结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遥感技术的前沿知识,也方便继续深造的学生选择方向。如在高光谱遥感这一章内容中,在介绍了高光谱数据的特点、基本算法原理后,进一步结合科研项目中涉及到的深度学习算法、地物光谱以及成像光谱图像的处理方法;如陆地资源卫星介绍中,除了国外经典和常用的卫星数据,进一步结合我国最新发射的高分系列卫星,介绍传感器以及成像原理和特点,一方面润物细无声地做到了思政教育,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另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对不同卫星类型数据的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此外,教师在从事科研项目中实际调研的现场照片或者遇到的某一具体工程问题,都可以作为案例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门课程在他们将来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深刻认识课程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基于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的讲课能力提升
        教学培训和观摩可以帮助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快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例如东北大学每年都有新教师培训课程,课程体系采取模块化建设,分为师德师风、教学理论、校史校情、制度规范、教学能力提升、职业人文素质等六大模块。培训共设置各类课程40门,其中必修课21门,选修课19门,共计184学时,每2学时折合为1学分。考核方式采取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学理论专题采取考试方式。根据考试考查成绩及出勤率综合评定考核结果发放培训结业证书。此外,学校还会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培训、新型多媒体教学设备培训、智慧教室设备培训等改变师生的授课方式,提高课堂质量。
        通过教学培训和观摩,青年教师可以顺利地从“新手型”过渡到“熟练新手型”,教学竞赛则是青年教师从“熟练新手型”过渡到“胜任型”的助推器,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而且可以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6]。东北大学以及各学院每年都会组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激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请教学名师担任评委对每一位参赛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并推荐优秀参赛教师参加沈阳市和辽宁省的教师技能大赛。此外,各专业也会有
专门的技能大赛,以测绘工程专业为例,“南方测绘杯”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已经开展十届了,比赛内容涵盖了测绘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GNSS原理及应用、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等核心课程,青年教师通过参赛,从幻灯片的制作、知识点的分解、教学方式、教学技能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一、目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现状
        (一)教学经验相对匮乏
        通过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现状调研,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并非毕业于师范类学校,一般毕业于各类科研型大学,因此步入高校进行教学工作时缺乏与职业相匹配的教学经验。但教师这个职业有其特殊性,即要求较强的专业性,从事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对教育知识有着专业性的掌握,还应该在心理学、教育学、教学理论等方面有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具备这些职业素质是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并不具有这样的教育背景,或者掌握的教育教学相关技能缺乏,或者未积累过多的教学经验,加上部分青年教师通过参考学习自己作为学生时经历的教育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