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安徽B卷(解析)
一、根据给定资料1,请分别概括高大妈和老姚的“喜”和“盼”。(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分条陈述;(3)不超过250字。
答题演示
第一步——审题
通过勾画题干关键点,明确资料范围,题目的主题,题型和答题要素,要求等。
根据给定资料1,请分别概括高大妈和老姚“喜”和“盼”。【①由“根据”一词可知,本题只需阅读资料1;②“概括……‘喜’和‘盼’”,提示本题为单一题,但需要注意,本题要求分别概括“喜”和“盼”,应分条分点作答。“喜”具有积极情感彩,可能涉及意义、作用等;“盼”说明当前还存在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强调的是做法、措施等。】(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分条陈述;(3)不超过250字。
第二步——阅读资料,提取要点
资料1
段1:新春伊始,《新农村》记者小梁到基层调研,以下是他在两个村庄采访的片段。
〖本段主要介绍记者对两个村庄进行调研采访,未涉及高大妈和老姚的相关内容,略读即可。〗段2:“村子真干净”,这是外来人对东各村的第一印象。村道上见不到一张纸片,家家院里院外也清清爽爽。79岁的高大妈笑着把小梁往屋里迎。冬季取暖煤改电以后,高大妈家装了地暖,外面再冷屋里也舒服。高大妈自己收拾得利索,家里拾掇得干净,屋里屋外的花儿都修剪得齐齐整整。她言语间透着喜悦,“儿子孝顺,春节前辞了城里的工作回来,专门照顾我们老两口。”“爸妈上了年纪,身体都不大好,有个头疼脑热,身边没个人照顾那肯定不成。”高大妈的儿子小曾买完菜刚一进门就接过了话头。
〖通过“笑着”“喜悦”等积极表述可知,本段涉及高大妈的“喜”。(1)阅读“村子真干净”“村道上见不到一张纸片,家家院里院外也清清爽爽”“高大妈自己收拾得利索,家里拾掇得干净,屋里屋外的花儿都修剪得齐齐整整”可知,高大妈“喜”的是各村街道、院落等居家环境整洁干净,提高了生活舒适度。阅读“冬季取暖煤改电以后,高大妈家装了地暖,外面再冷屋里也舒服”可知,高大妈“喜”的是家中取暖等硬件设施完善,提高了生活舒适度。总结以上内容可知,高大妈“喜”的是环境整洁、硬件完善等村容村容村貌的改善,由此可概括出要点:①村容村貌改善。硬件设施完善,生活舒适,居家环境洁净。(2)由“儿子孝顺,春节前辞了城里的工作回来,专门照顾我们老两口”可知,考虑到父母年级大,
儿子辞去了在城里的工作返乡,专门回到村中照顾父母,体现了子女的孝顺,表述规范,可直接摘抄,因此得到要点:②子女孝顺,返乡照顾父母。〗
段3:东各村是太行山脉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一共250多口人,但老龄化程度不低,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0多位。平时,村里就是这些老人“守着”。村委会一周放两次公益电影,捧场的也都是这些老人。“村里的大爷大妈都是居家养老,儿女负责赡养。子女外出打工的,只能是老两口互相照顾。村里打算建个‘托老所’,解决老人的日间吃饭和活动、照料问题。”村党支部委员李大介绍说,她时常会到高大妈家来看看,帮衬帮衬。听说要建“托老所”,高大妈觉得不错,“老姊妹能时常见上一面,唠唠嗑。”“老爸腿脚不好,出不了门,我们在跟前伺候着才放心。”小曾说。儿子能在身边尽孝,高大妈心里满意,可也着急。她跟李大商量:“咱村里能不能办个产业,让我儿子也能有点收入,不然他光照顾我们了,以后咋办?”
〖(1)阅读“村里就是这些老人‘守着’”“村委会一周放两次公益电影,捧场的也都是这些老人”“村党支部委员……时常会到高大妈家来看看,帮衬帮衬”可知,像高大妈一样的留守老人在村里会有村委会的帮衬,每周有公益电影观看,让其有所依所养,是“喜”的内容,可概括为:③老有所依所养。帮衬留守老人,定期放映公益电影。(2)“老龄化程度不低”“子女外出打工的,只能是老两口互相照顾”指出了东各村存在养老难题,“村里打算建个‘托老所’,解决老人的日间吃饭和活动、照料问题”“高大妈觉得不错,‘老姊妹能时常见上一面,唠唠嗑’”说明高大妈盼望开办养老机构以解决养老问题,不但能满足居家
老人的物质需求,如吃饭、活动等日常服务,也可以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如与亲朋好友间的交流,由此可得到要点:④开办养老机构,建造“托老所”,提供日常服务,满足交流需求。(3)通过“咱村里能不能办个产业,让我儿子也能有点收入”可知,高大妈“盼”着村里能开办企业,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让其能安心照顾父母,可概括得到要点:⑤发展乡村产业,提高收入。注意:“儿子能在身边尽孝,高大妈心里高兴”是高大妈的“喜”,上文已出点,此处不重复。〗
湖南省考公务员2021年成绩
段4:李大说,东各村边有条远近闻名的宋代古道,村内还保留着古道上唯一的一座三孔拱桥,来的游客不少。村里已经有10多户拿到了农家乐的经营执照,她说:“要是乡村旅游搞起来,不愁您儿子没事儿干!”
〖本段主要介绍了东各村发展乡村产业展开,是高大妈“盼”发展产业的具体内容。阅读“要是乡村旅游搞起来,不愁您儿子没事儿干”可知,东各村准备依托当地历史资源开发旅游业,以此解决高大妈儿子和村民的就业(收入)问题,提高其收入,可概括得到要点:⑥开发旅游业,解决村民收入问题。〗段5:坐落在太湖之滨的水乡小村开弓村,则是另外一种景象。弯弯的小清河穿村而过,如箭在弦,村名由此而来。
〖本段主要介绍开弓村的基本情况,未涉及到高大妈和老姚的相关内容,可略读。〗
段6:甜茶、昆曲、桥文化……在开弓村文化纪念馆,或图文,或影像,或模型,地方风土人情跃然眼
前。陈列厅里,一件件旧物什,散发着浓浓的年代感。“有不少是村民自己捐赠的,像这个老式碗橱,还有那套八仙桌椅,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被村里人称为“农民教授”的老姚感叹,这里存放的是村民共同的乡村文化记忆。开弓村越来越富,村民的生活和城里无异,但老姚喜中有忧,开弓村曾经是“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如今,农耕文化,蚕桑文化却有淡化之势,“这是我们的根啊!”老姚颇有感慨。
〖本段主要介绍了开弓村取得的一些成绩及问题,涉及到老姚的“喜”和“盼”。(1)“在开弓村文化纪念馆……地方风土人情跃然眼前”“这里存放的是村民共同的乡村文化记忆”指出了老姚“喜”于开弓村建造了文化纪念馆,不但保留图文、影像和模型等地方风土人情,还存放了珍贵的旧物什,是人们开弓村的文化记忆,表述规范,可直接摘抄出:⑦文化纪念馆建成。保留风土人情,存放文化记忆。由“开弓村越来越富,村民的生活和城里无异”可知,老姚“喜”的是开弓村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村与城发展相当,可概括得到要点:⑧经济水平提升,村民富裕,城乡生活水平无异。(2)由段尾句中老姚的感慨“如今,农耕文化、蚕桑文化却有淡化之势”“这是我们的根啊”可知,老姚对目前开弓村乡村淡化之势,深感担忧,“盼”着能够复兴农耕文化和蚕桑文化,由此可分析推导出要点:⑨复兴桑蚕与农耕文化。〗段7:如何传承乡风民俗?“首先要发挥好乡贤的力量。大家都有共识,要有个乡贤议事会。”老姚说。在成立后的乡贤议事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有形的形式展现开弓村文化,如熏豆制作工艺,婚嫁习俗,摇三橹船,桑、蚕、丝到蚕丝被的一条龙产业……为什么要以“有形的形式”?老姚说:“让来到开弓村的人,从亲身参与民俗活动中体味到农耕文化和蚕桑文化的韵味。”村民的文化活动要有载体,开弓村发展较早,
能用的土地已经不多,怎么解决?经过商议,村里准备把老仓库改造成文化礼堂。老姚高兴地说:“脚手架已经搭起来了,估计5月份就能启用。”按照规划,礼堂能容纳100人左右,今后村里的党员活动、小型培训、会议、文艺演出都可以使用。
〖段首句“如何传承乡风民俗”具有总括作用,提示本段主要围绕传承乡风民俗的具体对策展开,属于老姚的“盼”。(1)通过“首先要发挥好乡贤的力量”可知,老姚认为,做好乡风民俗的传承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发挥乡贤的力量和作用,表述规范,可直接摘抄。(2)由“要以有形的形式展现开弓村文化”“让来到开弓村的人,从亲身参与民俗活动中体味到农耕文化和蚕桑文化的韵味”可知,老姚希望让来到开弓村的游客,以亲身参与文化活动的形式,体会文化韵味。(3)由“村民的文化活动要有载体”“村里准备把老仓库改造成文化礼堂”“今后村里的党员活动、小型培训、会议、文艺演出都可以使用”可知,为了更好传承乡风民俗,需搭建文化礼堂等活动载体,开展党员活动、培训、演出等文化活动。总结本段内容,都是围绕“传承乡风民俗”展开,由此可得到老姚“盼”的要点:⑩传承乡风民俗。发挥乡贤作用;
让游客体会文化韵味;搭建文化活动载体,将老仓库改造为文化礼堂,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段8:未来,开弓村的文化回味必定更悠长。
〖本段描摹了开弓村文化发展的未来,未涉及到高大妈和老姚的相关内容,快速略读即可。〗
第三步——按题目要求整理要点
【结合题干,梳理各个要点,可将要点按照“喜”和“盼”这两个方面进行划分,每个方面的具体要点可按照不同层次,分条撰写。】
【要点①②③⑦⑧】喜:
【要点①②③为高大妈的喜】1.村容村貌改善。硬件设施完善,生活舒适,居家环境洁净。2.老有所依所养。帮衬留守老人,定期放映公益电影;子女孝顺,返乡照顾父母。【要点⑦⑧为老姚的喜】3.文化纪念馆建成。保留风土人情,存放文化记忆。4.经济水平提升。村民富裕,城乡生活水平无异。
【要点④⑤⑥⑨⑩】盼:
【要点④⑤⑥为高大妈的盼】1.开办养老机构。建造“托老所”,提供日常服务,满足交流需求。2.发展乡村产业。开发旅游业,提高收入。【要点⑨⑩为老姚的盼】3.传承乡风民俗。发挥乡贤作用;复兴桑蚕与农耕文化,让游客体会文化韵味;搭建文化活动载体,将老仓库改造为文化礼堂,开展活动。
参考答案
喜:1.村容村貌改善。硬件设施完善,生活舒适,居家环境洁净。2.老有所依所养。帮衬留守老人,定期放映公益电影;子女孝顺,返乡照顾父母。3.文化纪念馆建成。保留风土人情,存放文化记忆。4.经济水平提升。村民富裕,城乡生活水平无异。
盼:1.开办养老机构。建造“托老所”,提供日常服务,满足交流需求。2.发展乡村产业。开发旅游业,提高收入。3.传承乡风民俗。发挥乡贤作用;复兴桑蚕与农耕文化,让游客体会文化韵味;搭建文化活动载体,将老仓库改造为文化礼堂,开展活动。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2阐述你对“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办法”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逻辑性强;(3)不超过300字。
答题演示
第一步——审题
通过勾画题干关键词,明确题型、题目的主题、答题要素、材料范围和作答要求等。
请根据给定资料2【“根据”一词,提示我们只需阅读资料2】阐述你对“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的办法”这句话的理解【①“对……的理解”提示此题为词句解释题,一般作答思路为:释义+分析相关要素(综合考虑问题、原因、危害、事例、表现等,资料中涉及几个就写几个)+总结评价(一般为对策)。②题干中“庄稼”“除草”等可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所指不明确,由此可知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内容对其进行解释;由“满地金黄”“旷野”可知这是一个正面的现象,因此“分析相关要素”部分可能涉
及意义、表现等;“总结评价部分”可能要写到相应的对策,具体内容根据材料而定】。(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逻辑性强;(3)不超过300字。
第二步——阅读资料,提取要点
资料2
【资料2预览:快速浏览资料2发现,题干指定理解的划线句子出现在段2中,故本段可考虑优先并重点阅读段2。】
段2:2005年,李在村里开了个小超市,很多村民经常来买东西。“在超市支个麻将桌吧,俺们打牌,你挣钱。”面对村民的提议,李却有自己的想法。在她家,祖父好写字,父亲乐读书,李在忙碌之余也坚持读书、写诗。她自己爱书,也想让更多人读书。“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办法。”李想到曾在书中看到的句子,“要驱赶心灵的荒芜,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广阅读。”2008年春天,李自掏腰包买来300本旧书,又拿出自己收藏的200本书,把它们摆在了店里,在超市里辟出一片阅读空间,写上“微光书苑”四个大字,贴在书边的墙上。“为什么起名微光?就是一个农村小超市的货架上,摆了几本书,本身就非常非常微小。”李说,“微光虽微,但可以不断点燃火种。”
〖阅读题干给定句“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办法”的前后文,“坚持读书、写诗”“她
自己爱书,也想让更多人读书”“要驱赶心灵的荒芜,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广阅读”“自掏腰包买来300本旧书,又拿出自己收藏的200本书”“在超市里辟出一片阅读空间,写上‘微光书苑’”等说明所谓“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就是要在乡村“种文化”,即是通过开辟阅读空间——“微光书苑”,让村民们多读书,以驱赶心灵的荒芜。由此,可以概括出内涵:①这句话指村民李自费创办微光书苑,推广阅读,驱赶村民心灵的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