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有针对性
C.因材施教                                D.抓关键期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故本题选B。
2.“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
A.洛克                                    B.康德
C.杜威                                    D.培根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杜威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题干中体现的正是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故本题选C。
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
A.班主任工作职责                        B.班主任自身素质
C.班级学生的质量                        D.对班级学生的了解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故本题选D。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是让学生在学校的良好环境中耳濡目染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故本题选A。
5.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
A.继承功能                                B.传递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对文化的选择的标准之一是选择有价值的文化精华,剔除文化糟粕,传播文化中的真善美。题干中的表现正是体现的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故本题选C。
6.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    )。
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书记负责制                            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的运行机制。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故本题选A。
7.在火灾发生时,如果学生的衣服已经着火,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声呼救                                B.让学生就地打滚
C.跑开取水                                D.用手拍打学生衣服上的火焰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意外事故的处理。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减少学生受到的伤害,在徒手的情况上灭掉身上火的最好办法是隔绝氧气,让学生在就地打滚可以起到隔绝氧气灭火的效果。故本题选B。
8.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4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想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再背诵(    )。
A.2遍                                    B.4遍
C.6遍                                    D.8遍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4遍刚能背诵,背诵到第6遍的时候可以达到过度学习,那么该学生需要再背2遍。因此还应再背2遍。故本题选A。
9.张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常常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这种思维训练方法是(    )。
A.分合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头脑风暴法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头脑风暴训练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题中张老师的做法正是头脑风暴训练法的体现。故本题选D。
10.根据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假如考试难度较小,则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应该(    )。
A.极高                                    B.偏高
C.中等                                    D.偏低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最佳的动机水平和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题干中难度较小的考生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应该偏高,极高的动机反而会引起学生的紧张不安情绪。故本题选B。
11.有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t”时,常常会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造成这种干扰现象的原因是(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双向抑制
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认知过程。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实际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题干中体现的是先前学习的汉语拼音对现在英语学习的干扰。故本题选A。
12.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这种做法符合(    )。
A.负强化原则                            B.替代强化原则
C.自我强化原则                            D.普雷马克原则
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普雷马克原理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题干中妈妈用看动画片这个小华喜欢的行为来强化做作业行为,符合普雷马克原则。故本题选D。
13.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
A.一般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本体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题目中小学英语老师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本体性知识。故本题选C。
14.李老师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C.谈话法                                D.发现法
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题干中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的问题各抒己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