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陕西咸阳宫遗址出土的诏版记载道:“廿六年(公元前221年)……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与该记载相关的史实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车轨    D.统一度量衡
2、汉文帝时,曾两次下诏“举贤良方正”,察举仅限于现任官员,到汉武帝时,被荐举的不少是平民,同时又新增孝廉、秀才、贤良文学等科,并规定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还明确了察举的奖惩办法。这些举措(  )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削弱了王国封地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打击了豪强势力
3、西汉时期全国共有13个州,西晋共有19个州,而南北朝却有318个州,再加上郡级行政机构,地方机构设置空前泛滥。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C.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D.大一统秩序的失序
4、“正经界论”,是要求国家通过强制手段,整理确定不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土地疆界区限,以维护土地所有权的思想主张。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时(815~819年),提出“定经界,核名实”,清查土地数量和贫富户口,切实按贫富差异纳税。柳宗元的举措(  )
A.反映了唐初税收运行乱象    B.为租庸调制实施创造条件
C.折射出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客观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北宋太宗生性多疑猜忌,即位之后,将宋太祖防微杜渐的制度设计推向极端,事必亲躬,大权独揽;虽当时提倡文治,士大夫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士大夫的精神意志并未随之高涨。这种现象导致宋代(  )
A.庆历新政最终失败    B.官场因循之风盛行
C.积贫积弱由此形成    D.程朱理学应运而生
6、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对仁宗皇帝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郑和所表达的观点(  )
A.针对西方殖民势力东来而言    B.表明了明朝始终厉行海禁政策
C.彰显其积极主动的海洋意识    D.批评当时推行的朝贡贸易体制
7、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颁发上谕指出:“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该上谕内容反映出(  )
A.乾隆帝时开始推行地丁银制度    B.清廷对百姓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C.清朝严禁土地兼并以缓和矛盾    D.地丁银税成为清朝唯一财政来源
8、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考试法》规定的笔试应试科目,主要有国父遗教(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大纲及三民主义)、国文、中国历史及地理、宪法(宪法未公布前笔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地方自治等五项。《考试法》中的这些规定(  )
云南昆明医院招聘信息网A.说明民国教育水平发达    B.利于提高官员政治素质
C.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    D.旨在应对日本侵华需要
9、1945年11月8日,晋察冀中央局致电中共中央:“我们讨论了中央关于内蒙工作指示后,决定内蒙的政权,先民选成立察盟、锡盟两自治政府,受察哈尔省领导,并成立一个众团体,名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带有政府的咨询性质。”不久,有各盟旗的代表参加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正式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成立(  )
A.贯彻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B.践行了《共同纲领》的
C.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    D.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0、1950年,新中国政务院制定的海关税则规定“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
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强调“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并适时予以调整。该税则(  )
A.体现了“另起炉灶”的方针    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C.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初步基础
11、有学者指出,雅典古典民主只拘泥于“民主”一词的字面意义,仅把“自由”定义为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似乎公民只应为公共政治而生活,公民个人在公共权力面前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该学者认为雅典古典民主(  )
A.强调公民有追求个人自由的权利    B.规定民众权力受城邦政治的限制
C.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小国寡民体制    D.体现了公民与城邦政治生活相融
12、香料贸易在中世纪时就传遍了整个欧洲,15世纪海上航路发现后,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先后侵入东方的香料产地,通过不等价交换和直接掠夺,将大批香料运入欧洲市场,获取惊人利润。据此推知,当时香料贸易的盛行(  )
A.源于价格革命带来的利润空间    B.使亚欧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衰落
C.打破了西欧对东方商路的垄断    D.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13、1537年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派遣官吏干预自治市的司法权,将全国的司法机构纳入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同时国王的敕令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国王的大量立法文件已成为法律的重要依据,国王颁布的敕令往往以“此乃朕意”作为结束。这表明当时法国(  )
A.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王权统治达到顶峰
C.王权凌驾教权之上    D.城市失去自治权利
14、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开展政府改革运动以来,作为公共服务的社会保障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各种方式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实行社会保障的民营化。西方国家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信息技术的发展    B.国际竞争的加剧    C.政府职能的调整    D.政党政治的影响
15、有学者指出,经济全球化虽然能够促进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但外来生物入侵也已成为
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对各国生态环境、农业发展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被认作是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这一发展现状说明(  )
A.世界粮食安全危机在加剧    B.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C.发达国家负有主要治理责任    D.经济全球化存在双刃剑作用
二、材料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考研分数线2023查询时间2016国考职位表发布
《登科后》
孟郊(唐)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不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临江仙》
许将(宋)
圣主临轩亲策试,集英佳气葱葱。鸣鞘声震未央宫。卷帘龙影动,挥翰御烟浓。上第归来何事好,迎人花面争红。蓝袍香散六街风。一鞭春里,骄损玉花。
《范进中举》
吴敬梓(清)
主要讲述范进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后又乡试中了举人。说明了当时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该作品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与阴暗。
1905年10月,晋中太原县举人刘大鹏的日记
“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见眼前一切,均属空虚……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如何,有可忧可惧之端。”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现象进行解释。
国家公务员工资8000(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就文学与史学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说文解字》有云:“规,有法度也。”“约,缠束也。”“规约”就是“以语言或文字预先规定须共同遵守的条件。”那么,这两者连在一起作为名词就应该是:人们针对某一事项,通过相互协议,规定下来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当然,这些行为规范是百姓从实际出发,通过协商的方式议定的,所以称为“乡规民约”。
材料二
“乡约”有两层含义,一是如《宋史·吕大防传》中提到“(吕氏)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二则如《老残游记》第十五回:“(魏老儿)连忙跑来看时,却好乡约、里正具已到齐。”
材料三
从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推行乡村自治制度,到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实施,再到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宋明乡约在我国风起云涌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潮流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方钰、孙华莹《浅析宋明时期乡约的发展及功能发挥》
(1)依据材料一,概括“乡规民约”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指出“乡约”的两层具体含义。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乡规民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1859年,随着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的日渐繁荣,黄金的年均产量达到了275吨,是18世纪年均产量的10倍。按照这样的速度,10年内的黄金产量相当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至1848年整个356年间的所有黄金产量。尽管关于黄金大幅增加和物价上扬的警告不绝于耳,但除了19世纪末很短的一段时间,通货膨胀并未发生,这一点和16世纪西欧发生的剧烈通货膨胀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美)伯恩斯坦《黄金简史》
材料二
2022湖北省考职位表
美国利用其在全球货币市场的主导地位,通过一轮轮货币政策周期,辅以激化地区矛盾造成经济动荡,向全球转嫁经济危机,如“吸血鬼”一般肆无忌惮地在全球收割财富。这恰如美国尼克松政府时期财政部长康纳利所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俄乌冲突发生以来,这一幕再度在全球上演。
——摘编自郭言《美元霸权收割全球财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16世纪欧洲发生剧烈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并说明欧美国家在19世纪后半期没有再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主导地位的过程,并分析由此产生的主要影响。
三、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治医师考试报名条件
清末新政与立宪改革是近代中国政治转型中的关键时期,面对王朝将倾的统治危机,清政府企图通过全面改变原有的政治架构来达到重新集权的目的。匆忙的官制改革削弱了国家调控能力,不成功的经济改革减少了国家汲取能力,科举制取消后官方意识形态的瓦解降低了国家合法化能力,谘议局的产生解构了国家强制能力,从这四个变量的观察可以梳理出新政改革在推行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家在近代化的转型中缺乏有效的国家治理能力,从而导致清末新政立宪改革和国家建设走向失败。
——摘编自王鸿铭《国家能力的削弱及割裂:清末新政与立宪改革的困境》
提取材料中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阐述。(要求:论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材料原文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意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原来的楚、齐、燕、韩、赵、魏等各国臣民(黔首:围黑头巾的,指臣民、老百姓)终于获得,立尊号为皇帝,于是诏令丞相状和丞相绾(状、绾为人名),规范度量衡,凡是不一致的都加以统一,凡是不清楚的都予以明确,故D项正确。其它三项均排除。
2、答案:A
解析:考查汉代选官制度。从汉文帝的“举贤良方正”到汉武帝确立并进一步完善察举制,由材料可知,汉文帝时察举仅限于现任官员,而汉武帝时被举荐的有平民,并新增了科目,
还明确规定地方每年举孝、廉各一人,这既为官员队伍建设输入新鲜的血液,也扩大了汉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削弱王国封地和打击豪强势力,排除B、D两项。加强君主专制,主要针对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包括丞相在内的权臣,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