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小学美术日常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探讨
周宇珍 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新筑中心小学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美术教学对环境教育的促进所起到的作用就越来越被重视。从新课标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是新课程十分重视的课程理念,同时也是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需要。那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何种策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小学美术课堂当中是我们今天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环境教育;策略美术与环境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遥远的古希腊时期还是而今的21世纪,自然环境总是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美术作品当中的秀丽山川、江河湖海、小桥流水,无一不是来自于自然环境。正因为自然给予了人们创作的灵感,人们在感受自然美好的同时产生对自然的爱护之情。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在美术教学中也当让学生认识环境,感受自然之美,从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各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来看,其中大部分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日常美术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教师要针对美术学科的特点,将环境教育有效融入日常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逐渐具有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淡水资源危机、全球变暖、森林资源面积缩小、物种遭遇灭绝……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环境保护日益突出的今天,加强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当下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环境保护作为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植入每个中国小学生的血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人类共同的诉求。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全球每天约有4500名儿童因为缺乏安全用水而失去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也表明,全球100个死亡儿童中,有30个儿童是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死亡的。其中,患有重症儿童的死亡因素多为室外空气污染、核辐射、水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等。由此可见,加强儿童环保教育势在必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构建一片碧蓝天空,也必须为当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推进环保教育的方针大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美术生动、活动、富有感染力的学科特融入环保理念,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体现。
美术活动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审美性等特点。它
是利用一定的材料,通过想象力创造出富有美感的视觉形象艺术。在美术课堂上,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性的引导小学生进行创造。融入环保的题材以及理念,激发小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呼吁保护生态环境,以此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在美术课堂中实施环境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向小学生传递环保理念,激发小学生保护身边的小动物和自然生态资源,并有效的利用资源,防止资源浪费,避免二次污染。教师需要在抽象的环境保护与生动活泼的美术课程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加深学生对环境教育理念的认识。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
以环境认知能力为发展的前提,学生的环境行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培养共同发展,是现代环境教育所强调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前提,依据美术学科的课程总目标,将环境教育与美术教育的有效融合,才能将环保意识深入渗透到课堂,促成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结合“小学美术课程总目标”和“中小学环境教育总目标”的相关阐述,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正确认识美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积极参与到有关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活动当中,获得美术学科相关的环境知识与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需坚持的原则
美术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要求教师丰富教学方法,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需要带领学生走入自然,用心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环境问题是当下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教师在引导学生美术创造时,需要向学生告知一些环保知识,让他们明白创造的目的所在。如地球上正在缩减的自然资源,带来了土地沙漠化,小鸟不再有家,泉水面临枯竭,碧水天蓝饱受污染……教师向学生传递生态环境的现状,学生在创造环保作品时,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创造的意义。
(二)安全性原则
教师带领小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美学奥秘时,走出课堂,深入大自然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但学生安全需要时刻谨记于心。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需要以室外活动安全为前提,如下雨天或阴天
作者简介:周宇珍(1991.10-),女,汉族,四川自贡人,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新筑中心小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中小学教育
文教论坛
尽量避免外出彩绘。在室外活动时,由于小学生好奇性心重,遇到野果野花,注意避免学生误食。总之,教师在进行室外作业时,需全面考量,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地域性原则
大自然的美景无处不在,绮丽多姿,不同的区域更是会呈现不同的生态环境。我国东南丘陵一带是绵延起伏的小山川,而东北一带则是辽阔的大草原,西部有青藏高原常年冰川,东部则濒临汪洋大海。小学美术课堂上,实施环境教育需要教师坚持地域性原则,多给学生呈现不一样的自然美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自然生态特征,感悟美学知识。
(四)创造性原则
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是各学科都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小学美术环境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材料的制作,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品鉴。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构思、讨论等环节,积极发挥学生自我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践中感知到资源利用的魅力,相信学生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会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感悟。
四、在小学美术日常教学中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
(一)坚持学科为本,发挥学科优势
学科为本是指以美术学科为主体,在环境教育融入教学中时,不能喧宾夺主,始终以美术为主体地位。在坚持美术学科为主的情况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将三维目标内容有机融合,使得知识具有生命力,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要想恰当处理好美术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关系,让环境知识恰如其分地融入美术课堂,教师就应该在《美术课程标准》界定的范围内,保持美术学科的主体地位,同时让环境教育慢慢渗透到课堂中。比如,在分析和评价有关环境知识的美术作品时,必须审美和内容兼具,不能过多关注环境知识的宣传而忽视美术作品本身的形式美。
发挥学科优势,通过美术欣赏课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欣赏山川大地、海洋湖泊、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领略自然环境之美;给学生讲解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学会关心自己居住环境、生存空间。同时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直观地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个人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因地制宜,融入本土资源
每个地区环境不尽相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应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资源的了解。教师在教授
书本中有关环境的知识以外,融入本土资源,能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学生在了解自己家乡和身边的环境的过程中,掌握大量文化、自然资源,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从而及时杜绝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同时,学生在了解家乡自然资源过程中,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其为家乡服务的意识。
具体做法可以结合周围环境,举办环保主题的美术作品展。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引导学生创作。比如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美景,并用画笔描绘下来;观察我们的校园,画我们的美丽校园;调查所在城市或乡村的变革,做手抄报等等。学生从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创作、家乡调查中分别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探究能力。
(三)变废为宝,培养环保意识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需通过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变废为宝”这样的美术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能更好促进环境教育的实施。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材料进行创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够激起学生认知的动机和想要表现的欲望。从生活入手,在寻——制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其探究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挑选废弃材料,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装饰校园、教室或自己的房间。从废弃物品的收集、挑选,到作品构思、创作,到最后完成、应用到生活中,学生充分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同时认识到爱护环境是每一个国人的责任。“变废为宝”可以:用废弃易拉罐和报纸制
作笔筒;用包装盒和纸箱制作建筑模型或箱板画;用废弃光盘和铁丝制作工艺品;用废弃玻璃瓶和麻绳制作精美的花瓶等等。资源重新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也为我们生活增添了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发现美”的能力,同时养成了节约资源的好习惯,从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课外活动拓展
仅仅是在美术课堂上实施环境教育有很大局限性,我们需要积极进行课外活动探究,丰富对周围环境的了解。美术涉及的内容广泛,美术相关的活动有许多,老师需注意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美术活动。比如组织“环境保护”相关的活动:植树节带领学生去植树,世界环境日和学生一起制作环保标语并做宣传活动,观看环境保护影片,家乡写生活动等等。
比如在进行“创造绿生活”课题活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提前给学生一些资料,让他们课后进行分组探究,探究身边的环境问题并讨论一些对策。学生通过分组到实地考察探究并积极讨论对策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又如在进行户外写生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边郊游一边进行写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描绘自然的美丽景,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对自然的情感,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是学生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用美术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黄永龙.小学美术教学中环境意识的渗透[J].环境教育,2000(05).
[2]邱浩波.美术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教育现代化,2005 (05).
[3]刘健.美术教学中要加强环保教育,彰显人文关怀[J].新课程(下),2012(02).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