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山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财政厅
山西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
【公布日期】2021.02.19
【字 号】晋教职成〔2021〕5号
【施行日期】2021.02.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山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
晋教职成〔2021〕5号
各市教育局、财政局,各高等职业学校:
  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山西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决定实施山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改革创新,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为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服务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需要,对接我省传统产业、特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六新”突破,按照科教强省、人才强省的新要求,重点建设10个左右专业特鲜明、行业优势突出、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我省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3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的办学水平、服务能力、社会声誉显著提升,为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建设原则
  ——坚持产教融合。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扶优扶强。质量为先、以点带面,兼顾区域和产业布局,支持基础条件优良、改革成效突出、办学特鲜明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率先发展,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特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改革,构建中国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立足山西实际,聚焦行业发展,凝练发展特,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为我省产业走向全国、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重点任务
  (一)高站位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把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引导广大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等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高水平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加强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率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弘扬三晋文化、传承技艺技能、富有工匠精神、勇于创新创业的三晋工匠后备人才。
  (三)高起点打造创新服务平台
  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进一步提高专业集聚度和配套供给服务能力,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
、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服务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积极开办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训练营,积极发展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举办富有特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四)高定位打造特专业
  面向区域或行业的重点产业,依托学校优势特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校企共同设计“底层共享、中层融合、高层互选”的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1+X”证书内容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与专业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专业管理运行机制,探索以建院系的方式,将专业作为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的基层组织。全面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专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五)高素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结合专业布局和建设需求,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重点打造一批行业有权威、国内有影响的专业建设带头人,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合力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聘请一批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加强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建立教学能力比赛制度,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