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06版总规)自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赣州市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若干意见》出台,赣州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面临新的宏观发展环境;二是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南康、赣县相继撤市(县)设区,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亟需加快将南康区、赣县区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是重大设施和平台的建设,黄金机场扩建、昌赣深高铁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赣州综保区、赣州高新区、赣州港(铁路口岸)等重大产业平台的建设,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同时,新时期国家提出一系列新的城乡规划发展理念和要求,为推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指导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小康社会,经省政府批准,赣州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特编制《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2号);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9号);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4号);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5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
2、有关规划、政策及研究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
《中央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城市工作会议》(2015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赣发[2012]8号);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
《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赣州东部城镇规划(2014-2030)》;
《赣州南部城镇规划(2014-2030年)》;
《赣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相关规划等。
第3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 年。
第4条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章贡区、经开区和蓉江新区全域;南康区蓉江街道、东山街道,龙岭镇、镜坝镇、太窝乡全域以及唐江镇、龙华乡、朱坊乡的部分行政村;赣县梅林镇全域以及茅店镇、储潭镇的部分村庄。总面积约1165平方公里。(详见城市规划区范围图)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战略
第5条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城镇人口为493万人;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城镇人口为693万人。
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0%203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3%。
第6条城镇化发展分区
规划将赣州市域划分为城镇化优化拓展地区、城镇化促进地区、城镇化培育地区、城镇化适度发展区和人口疏解与生态保育地区等五类。
1、城镇化优化拓展地区
包括章贡区、经开区、蓉江新区、南康区和赣县。加强与周边县和重点镇的一体化发展提高中心城的区域性服务功能和创新能力;建设专业化产业主导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与相邻区域或地区中心城区加强分工协作。
2、城镇化促进地区
包括瑞金、龙南两个县域单元。未来应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强化瑞金、龙南国家级开发区的聚集效应,推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3、城镇化培育地区
包括信丰、于都、兴国、大余、宁都、定南等县域单元。未来应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培育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引导本地非农就业;继续鼓励农民居民外出务工和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逐步引导农村人口转移。
4、城镇化适度发展区
包括上犹、崇义两个县域单元。未来应以山林经济、乡村旅游业为主导推动农村本地城镇化。
5、人口疏解与生态保育地区
包括全南、安远、寻乌、会昌、石城等县域单元。培育林区经济、旅游经济,活跃本地加工业和特服务业,集中建设矿区循环经济产业区和生态型工业园区。
第7条城市发展战略
1、开放对接战略
(1)构建交通物流大通道和客运商务交通圈
提高对外交通运输整体效能,形成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对外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成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扩充赣州到达珠三角地区、粤东沿海地区和厦漳泉地区的货运通道运能,以铁路、高速公路为载体,货运4小时到达泉州、厦门、深圳等铁海联运港区。打通赣州到长三角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西南地区的货运大通道,实现货物中转与进出口报关的无缝对接,以市域高速公路和铁海联运体系为依托,构筑4-6小时出海、出关货运交通圈。
加快建成昌赣深客专和渝长厦客专,奠定国家高“八纵八横”高铁网络格局中的枢纽节点地位,建设紧密联系四省边际地区城际1小时商务交通圈,联系周边省会城市城际2小时商务交通圈。将赣州打造为赣粤闽湘四省交界地区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进一步拓展对外口岸构建全域开放新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