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新余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1.11
【字 号】余府发〔2022〕2号
【施行日期】2022.01.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
余府发〔2022〕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工作方案》已经市十届人民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新余市人民政府
  2022年1月11日
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24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发〔2021〕1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市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落细,畅通“两山”转化通道,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全面形成,成为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先行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样板区;到2035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余方案”,高标准建成美丽中国“新余篇章”。
  二、开展生态产品调查监测
  (一)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加快推进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实现对市域国土空间内的自然资源登记全覆盖。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合理界定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权责归属,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三权分置”,丰富产权交易内容,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建立自然资源信息数据库。建立全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善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
债表。全面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基础信息。开展精细化气候资源普查,编制全市气候资源区划。建立全市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湿地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共享。〔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三、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评估
  (三)积极推进GEP核算试点。根据省制定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技术规范和核算流程,以及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省级地方标准,积极推进全市生态产品总值(以下简称GEP)核算试点,建立统计报表制度,把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
  (四)培育生态产品评估机制。根据省制定的生态产品评估标准、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积极探索建立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机制。学习借鉴资溪县生态资源价值评估中心、武宁生态产品储蓄平台等运营生态资源模式,积极培育本地评估中介机构,加强专业评估人员配置,提升基层专业技术素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四、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产业化利用
  (五)发展优质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绿循环农业,壮大特农业产业,探索采取人放天养、自繁自养等原生态模式发展畜禽水产养殖;建成现代粮食产业园,加快形成“苎麻、粮食、肉食品、油茶、中药材”等五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开展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盘活提升农村“三块地”资源价值;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大对农业、林业等领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扎实推进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市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六)发展绿低碳工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发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低碳、零碳、负碳产业。以产业低碳化转型为抓手,大力推进低碳技术应用,聚焦传统产业电气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对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低碳化改造,有序推进工业碳达峰工作。积极推进绿园区、绿工厂建设,充分发挥绿制造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大力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绿工厂和绿制造项目。巩固强化锂盐生产优势,布局新能源车及配套产业,延伸锂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链条,加速壮大锂电池、光伏组件生产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对接融入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发展,做优做强光电玻璃、智慧打印、摄像模组等特产品。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成特产业云交易平台,促进5G、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节能环保、安防、建材等特产业,着力培育一批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引进培育高效电机、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项目。完善绿制造支撑体系,打造绿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构建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低碳发展格局,提升光伏、锂电等高质量低碳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七)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实施“生态+文旅”行动,推进旅游、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依托地处长沙、武汉、南昌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深度挖掘红、古、绿旅游资源。高标准提升仙女湖景区,努力将仙女湖打造成令人向往的浪漫新地标、爱情打卡地。加快推进百丈峰森林旅游度假景区、罗坊红旅游景区等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高端休闲度假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建设国家、省级文旅产业园和康养小镇、宽心小镇、爱巢小镇、螺蛳小镇等文旅消费集聚区,持续放大七夕文化和侬小美品牌影响力。培育存量资源型生态产业,盘活挖掘废弃矿山、工业遗迹、古村落古建筑文化旅游价值,推进分宜凤凰山铁矿遗址、渝水区黄坑古村开发。统筹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努力打造中三角地区周末休闲度假的后花园。〔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八)提升生态产品品牌价值。依托线上平台推进仙女湖有机鱼、新余蜜桔、新余油茶、分宜夏布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支持成立区域生态产品品牌运营机构,完善绿产品标识管理制度,加强绿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建立健全第三方生态产品质量认证。依托“赣鄱正品”追溯平台,建立生产产品质量追溯机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五、纵深推进生态产品保护补偿
  (九)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根据修订后的《江西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将GEP核算结果等因素纳入生态补偿考核内容,强化生态补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推进孔目江和袁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探索对重要区位生态公益林、天然林进行差异化补偿。〔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十)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健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办法和实施机制。坚持“谁破坏、谁赔偿、谁担责”原则,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公安执法、检察公益诉讼及法院审判制度的有效配合和衔接,推动生态110、生态检察室、生态法庭,与生态行政执法共同构成“四位一体”联动格局,在全市范围内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
机制完善、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公开透明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高生态环境违法成本。〔责任单位: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