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根据材料“无礼义,则上下乱”“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可知此时孟子和韩非子所说的“义”是君臣之间做事情的原则,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故选D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孟子“养浩然正气”强调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与“无礼义,则上下乱”不符,排除B项;西周时期的礼为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与材料所述时间“战
国时期”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西汉政府的抑商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西汉政府推行“盐铁官营”政策,由官府直接组织食盐生产、运输和经营,打击了山东东部地区渔业盐业等工商业的优势,故选B项;西汉政府“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材料所述“山东东部地区商业低谷” 无关,排除A项;西汉政府“开通了丝路贸易”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并非“山
东东部地区开始步入商业低谷”的原因,排除C项;儒家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等义利思想,涉及主体为义利关系,影响整个宏观的汉代经济,与材料所述“山东东部地区商业低谷” 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表1
时 期
概 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
【解析】根据材料“备君主顾问”“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等信息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在草拟诏制、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选D项;根据材料“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参与决策,并非“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排除A项;宋代重文轻武,文官地位日益提高,与材料所述时间“唐代”不符,排除B项;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六部的总称,与材料主旨“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考点】王安石变法——农田水利法
【解析】根据材料“募饥民修水利”“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既可以救济受灾农户,又可以修建水利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给农户创造就业机会,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故选C项;根据材料“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既可以救济受灾农户,又可以修建水利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给农户创造就业机会,未涉及“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排除A项; “募饥民修水利”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煮粥赈灾”“开仓放粮”都有利于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并非其与其他赈灾方式相比的不同点,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募饥民修水利”,未涉及其他抗灾救荒措施,无法得出“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项。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入口【答案】C
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
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解析】根据材料“‘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可知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他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目的是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故选B项;“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是这一论断反映的本质,并非其作出这一论断主要目的,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主旨“崇本抑末”的经济思想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可知黄宗羲在论述本末的关系,主张工商皆本,并未涉及此时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
【答案】B
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
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根据材料“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这种进化的观点与19C末中国人的社会变革和忧患心态产生共鸣,激起“救亡图存”的强烈意识,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故选C项;根据材料“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可知这一理论对地质进化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并非“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排除A项;根据材料“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可知其作用为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与设问“受到
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的主观原因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可知其作用为客观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促进思想解放,并非主观上“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的原因,排除D项。
【答案】C
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图1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图1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考点】五四运动——民众的觉醒
【解析】根据材料“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可知这反映出此时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觉醒民众,促进其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故选C项;近代中国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并非“平民教育运动”的背景,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与材料主旨“平民教育运动”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可知这反映出此时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觉醒民众是革命的当务之急,并非“团结工农”,排除D项。
【答案】C
8.图2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
图2
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俄国
【考点】近代列强对华的经济扩张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1906—1921年①国在华商号数量最多,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扩大在华扩张,故选A项;根据图片可知,1906—1921年③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二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为英国,由于之前其实力强大,侵华较早,其在华势力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排除B项;根据图片可知,1906—19
21年④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三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为德国,由于之前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华势力较强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排除C项;根据图片可知,1906—1916年②国在华商号数量增长缓慢,1916年后在华商号数量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为俄国,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继续扩大对华输出,排除D项。
【答案】A
9.图3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图3
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此时农运的中心位于湖南和湖北地区,西北地区无农民运动和农运组织,1924年1月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开展,北伐军进入湖南后,摧毁北洋军阀在湖南的统治,使湖南的封建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客观上有利于农民运动和农运组织的发展,故选B项;辛亥革命时期未得到农民支持,此时农民运动并未发展,排除A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时期,此时农运的中心位于江西瑞金地区,与图片所示中心“湖南和湖北地区”不符,排除C项;“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为解放战争时期,此时农民运动遍布全国,与图片所示“西北地区无农民运动和农运组织”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10.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可知普罗泰格拉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积极参政的公民体,故选B项;决策程序是指科学地决策所应遵循的基本的逻辑步骤和阶段,与材料所述“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不符,排除A项;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道德,排除C项;根据材料“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可知普罗泰格拉强调雅典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未涉及“城邦教育”的影响,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