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63.0分)
1.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 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 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 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2.“为了整合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孕育的经济板块,杨广用举世无双的大运河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弥合了高原--山脉圈内长时间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
A. 实现了南北方统一    2022年青岛教师编统考公告B. 推动了隋朝的对外交往
C.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 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3.《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 监察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度    D. 科举制
4.隋朝暴政导致其短暂而亡,唐太宗在重新调整了君臣、君民关系,确定了政治基本方针后,将隋朝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推行,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论述了初唐盛世(  )
A. 得益于君主取鉴求治的策略    B. 取决于统治者的创新力
C. 君臣关系总体和谐度高    D. 制度建设系统化的建立
5.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唯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太宗旨在强调(  )
A. 国家最重要的是老百姓    B. 社会利于农业发展
C. 统治者要任用贤人,虚心纳谏    D. 务农要因地制宜
6.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正如胡戟先生所说:“武则天去世前后八年里,发生了七次宫廷,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可见,武则天当政时期(  )
A.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挑战    B. 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C. 国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D. 开辟了唐朝前期的全盛局面
7.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上各种诗歌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这段话强调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唐朝(  )
A. 政治开明    B. 经济繁荣    C. 国力强盛    D. 疆域辽阔
8.东市和西市是唐都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这说明唐朝(  )
A. 商业发展繁荣    B. 农业经济緊荣
C. 手工业水平高超    D. 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9.唐诗《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学者郭沫若写道“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些事件共同体现了唐朝(  )
A. 和睦    B. 中日关系友好    C. 文化辐射周边    D. 诗歌艺术高超
10.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资料中,最可靠的是(  )
A. 历史文献《隋唐史》    B. 唐招提寺
C. 有关鉴真的传说    D. 电影《鉴真东渡》
11.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
A. 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 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 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    D. 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
12.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这说明安史之乱后(  )
A. 黄巢起义爆发    B. 社会动荡不安    C. 五代十国分立    D. 开元盛世出现
13.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材料中的“你”指的是(  )
A. 屈原    B. 李白    C. 关汉卿    D. 曹雪芹
14.唐朝时期的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说明当时的唐朝(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社会风气保守    C. 尚武风气盛行    D. 男女平等
1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16.继隋朝灭亡后,唐朝是世界上公认的强盛王朝之一,各国遣唐使频繁往来唐朝,唐朝被很多国家效仿。请你说出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人分别是(  )
A. 李渊   黄巢    B. 李世民  黄巢    C. 李世民  朱温    D. 李渊  朱温
17.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18.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一五代十国时期,这时期,政权更选频繁,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以下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 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均为武将
C. 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 五代在北方,十国在南方
19.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建立了诗中“辽国”的民族是(  )
A. 汉族    B. 靺鞫族    C. 契丹族    D. 朝鲜族
20.在中国两千年的皇权社会,宋朝是个独特的存在。在这个武将开国的朝代里,文人却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演绎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宋朝。题干中“武将”指的是(  )
A. 赵匡胤    B. 赵构    C. 宋徽宗    D. 宋钦宗
21.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说明北宋(  )
A. 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    B. 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
C. 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    D.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7.0分)
22.民族团结、民族交往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步辇图》
(1) 材料一中的《步辇图》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该事件见证了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最后与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在内容和影响上的共同点。
材料三:八思巴为十三世纪西藏杰出的宗教领袖,他在元朝统一西藏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促进西藏与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薛学仁《八思巴在元朝统一西藏中的作用》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摘编自《中国通史》
(4) 材料四反映了元朝在上出现了什么现象?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材料五:201593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5) 综上所述,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23.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盛世之治】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 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述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盛唐经济】
材料二:唐朝时,河东道、关内道、河南道、河西道、陇右道、河北道、剑南道等地大兴屯田,那时全国共有军屯992屯,垦田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唐政府很重视农田水利灌溉,据史载,在唐前期130多年中,兴修的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贞观年间,在莆田(福建)筑诸泉塘、永丰塘、横塘以及国清等塘,总溉田1200顷。这些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