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成立统一的交易平台,从表面上看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构建防腐体系、节约政府资金等的需要而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上分析,存在着政治经济方面特殊原因。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现有分行业建立的交易中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培育市场、规范交易,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分行业条条管理的交易中心,管办不分,行业主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弊端逐渐明显起来,管理规则不统一,管理责任不明晰,多头管理,有责相互推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突出,信息不公开,过程不透明,渐成滋生腐败的温床,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毒瘤,这种现象任其发展,将严重影响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利益,破坏党的执政之基。
中共中央的领导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2009年7月成立了由中纪委牵头的治理工程建设
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强调,要按照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机制的要求,整合和利用好各类有形建筑和建设市场资源,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土地市场、矿业权市场建设,推进诚信体系建设。201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推进政务公开力度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再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这一要求符合政府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的职能解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管办不分、分散承办、规则不一、多头监管、管办一体的局面;解决串标围标信息不畅、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等问题。有利于公开市场操作激活市场要素、整合公共资源加强市场监管减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等。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二、是预防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解决串标、围标、评标不公,造价虚高的有效途径
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要坚决惩
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统计表明,近年来受到纪检查处的领导干部中87%的人员与公共资源配置有关。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招投标,一些领导干部干预土地交易,一些领导干部参与采矿权的出让转让,一些领导干部为谋私利插手关乎民生的医疗用品采购等,不一而论。但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资源配置获取不正当利益,而各行各业的监督管理统统失效,究其原因在于“管办不分、管办一体”。以河南省交通厅为例,建设工程从设计、编制、招投标、施工、监理、决算、审计都是交通厅的下属部门一条龙操作,造成河南省交通厅厅长连续三任因建设工程贪污受贿“前腐后继”的倒下。第一任、第二任厅长曾锦城、张昆桐都曾“血书”明志,旗帜鲜明的表明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同反腐败作斗争,决心何其大,信心何其足,但在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机制和体制下,难以抵挡各方面的招呼、递条子和开发商的贿赂,听与不听、收与不收都事关前途命运,最终在“血书”面前倒下也是必然。
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寻求突破,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实现公正、公平的公共资源配置,外省及我省部分地市先行先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一是按照同城合一、一市
一场、统一监督、统一管理、统一进场的原则,建立了机构、人事、财务、管理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二是利用科技手段。科学设置交易监管环节,全程网上招标,网上投标,电子评标,实行招投标会员制管理,有效遏制串标、围标和评标不公等问题;三是全程留痕监督。从招投标登记、发布招标公告、开标、评标、定标等各个环节同步录音录像,保留数据,建立投标企业、代理企业、评标专家、商品信息、监督人员诚信管理体系,有效遏制借用资质、评标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四是成立建设工程等专项审计机构。对招标文件实行标前审查、变更审查、决算审查,有效的遏制了造价虚高和恶意中标等问题的发生。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有力支撑
通过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促进政务服务的均等化、规范化、高效化,提供让众满意的高质量政务服务按照规范管理、公共服务、公平交易的原则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过建立统一公共资源监督管理体系,着力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源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运作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管理,逐步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实施范围,改善投资环境,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效显著
简要列举一些数字概括一下外地区在统一交易和统一监管下取得的成效:
一是节资增值明显
1、合肥市招投标中心从2006年创立至2010年底,招投标中心共完成项目11437个,交易金额1490亿元,平均每年300多亿元,累计节约资金和增值资金442.4亿元,平均节约和增值率达25%。
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绍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1年1-8月共完成交易项目4312项(笔、宗),成交金额114.9亿元,增效节资14.13亿元,增效节资率12.30%。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2002年11月底建立至2011年8月底,成交金额1006.13亿元,增效节资189.7亿元。
3、南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09年—2011年8月,进场交易项目5311项,成交金额1529.79亿元。节约财政资金54.84亿元,节资率4.29%;增值资金80.24亿元,增值率35.25%。
二是预防腐败成效显著
1、《人民日报》以“730亿大建设没倒下一个干部”为题,专门介绍合肥市的成功经验。
2、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副书记马馼干以胜、张毅、李玉斌等领导同志先后到南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视察反腐败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工作。贺国强书记对南昌市建立“省市和一”的统一交易平台、把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纳入统一管理的做法给于充分的肯定。
3、央视一套报道南京市成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后,往年光因建设工程投诉的纪检案件就有40多起,发展到现在每年只有4—5起。
201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