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非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当前全国许多高校的非师范生掀起了考取教师资格证的热潮,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非师范生进入到教师队伍中。然而非师范生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其教师素质状况令人担忧。非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动机的多样性、高校培养模式单一以及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认证标准低是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通过探求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非师范生的教师素质。
【关键词】非师范生;教师素质;现状;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特别是教师资格证制度实施以来,开启了非师范生进入教师队伍的大门。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生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一名教师。面对这种现状,令我们深思的是:作为非师范生,是否具备一名合格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以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方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非师范生的教师素质现状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包括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我们主要以河南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以及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非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展进行调查研究,其教师素质的现状表现如下。
(一)教育理念不够科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专业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的信念,指引着教师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向。在访谈中,许多非师范生对于教师教育理念的认识不科学,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而忽视了教师更为本质的任务——大学生考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条件“育人”。
(二)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前沿的科学知识,不断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于“除了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之外,您平时还会学习与教育学科相关的其它课程吗?”这一问题,选择“会”的占22%,选择“不会”的占52%,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占26%。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对于教育其它学科却很少涉及,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三)教育教学能力不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场景和个性鲜明
的学生,要顺利地完成教学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调查中,对于“假如您是一名教师,会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这一问题,选择“传授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占26%,选择“传授知识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占37%,选择“学生独立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占32%,选择“学生完全独立学习”占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30%左右的非师范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理解存在不合理之处。
二、非师范生教师素质现状的原因分析
非师范生的教师素质现状令人担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非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动机的多样性。非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动机是影响非师范生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您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原因主要是什么”这一问题,有54%的人选择“为就业增加砝码”,37%选择“教师职业本身具有吸引力”,8%选择“受同学和家庭环境的影响”,2%选择“其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非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动机具有多样性。
1.为就业增加砝码
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形势不容乐观。在访谈中,不少非师范生表示“就业压力大,多一个证多一份出路”、“考证为就业增加竞争力”。在就业压力的驱使下,许多非师范生转向考取教师资格证为就业增加砝码。
2.教师职业本身具有吸引力
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具体表现在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教师节的确立、对全国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以及特级教师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此外,在实施绩效工资以来,教师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这种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
3.受同学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部分非师范生受学校考证的风气的影响,看到周围同学考教师资格证,便加入到考取教师资格证的队伍中。或者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希望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成为一名教师。
(二)高校非师范生培养模式单一。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培养模式
单一,不利于非师范生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忽视了非师范生现代教育理念的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结构单一,与专业课程相比,教育类课程相对较少。在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相对薄弱,有的高校甚至存在重视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三)教师资格证认证标准低。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的认证标准低,对非师范生教师素质方面的考核并不是十分严格。在教育理念的认定方面,缺乏对非师范生教育理念的考核。在专业知识的认定方面,侧重于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考核,因而考生也只侧重于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能力的认定方面,主要采取面试与说课相结合的方式。而在实际测试中,申请者多数都是有备而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准确地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也使得一些不合格的非师范生进入到教师队伍中。
三、提高非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对策
面对当前非师范生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非师范生的教师素质。
(一)非师范生自身应端正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动机。非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动机是多方面的,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良好的动机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发展,不良的动机可能不利于其教师素质的提高甚至会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长期发展。非师范生应当认识到教师资格证的严肃性,端正考取教师资格证动机,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二)高校应完善非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完善高校非师范生的培养模式,首先要加强学生教育理念的学习,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其次,优化课程内容,增加教育类其它课程的学习,切实拓宽非师范类学生教育理论的知识范围。再者,重视教育实践,开辟实习基地,在实际训练中培养和加强非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三)国家提高教师资格证的认证标准。从教师资格证的考核方式来看,对非师范生是否具备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国家可以通过提高教师资格证的认证标准的方式来提高非师范生的教师素质。实行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考核内容除了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外,还应包括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自我评估等方面的考核。全方面综合性地进行考察,严把教师入口,从来源处保证非师范生的教师素质以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