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1-03-02
修回日期:2021-03-10
作者简介:
雷棉炘(1982—),男,云南省招生考试院考试处副处长。聂靖恒(1990—),男,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安全处。
雷棉炘
聂靖恒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昆明650223)
突破科类制约的高考平行志愿
投档模型构建探析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录取查询入口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1]。自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
试点以来,由于基于总分录取的模式没有改变,在投档中难以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也无法达到不同专业提出的不同成绩要求。
近年来,一些省份在艺术、体育类投档录取中逐步采用多成绩项兼报的做法,突破科类的限制进行志愿填报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以艺术类招生录取为例,对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模型进行重新构建,以期为高考综合改革实现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目标提供路径参考。
1问题的提出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
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加快
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2],对高考综合改革提出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进一步明确了要求。然而,要在高校招生中实现综合评价录取目标,在当前基于科类限制的总分投档录取模式下较难实现。首先,由于基于总分录取的模式没有改变,考生只能在同一个队列进行排队,这就决定了每一位考生不能拥有多个成绩项,也就不能加入个性化的考试科目或者综合素质评价量化成绩。其次,目前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通常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其显著特征是基于同一科类的投档,投档时先按照考生的科类,对考生的总成绩进行排序,再按照考生的成绩排序位次依次进行投档录取;但是不同科类间考生的总成绩无法进行比较。
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实施的改革方案
Journal of China Examinations 2021年第4期No.4,2021
中,考生虽然可以选择不同的科目组合,但在基于科类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制约下,需要将科目组合设
置为不同的科类进行投档录取,或通过将考生原始成绩折算为一个可比较的总成绩进行排序投档。在这种投档模式下,考生可选择的科目组合比较有限,同时要求考生选择的总科目数量固定,高校在计划编制和分专业录取时,只能要求考生选择相应科目或某一科目达到一定成绩,无法自由选择考生的若干科目成绩进行录取。为了让学生具有更加自由的科目选考权和学习选择权,需要突破科类制约,高校可以在同一次投档中采用若干个成绩项进行比较,从而建立一个新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2突破科类制约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型构建
本文以云南省艺术类多科类兼报的实践为
基础,构建面向多科类、具有多成绩项的优先队列投档模型。
2.1艺术类投档的实践探索
2014年以前,云南省艺术类招生考试仅有美
术和音乐2个统考类别,采用“1+5”的“顺序+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模式。该投档模式在科类较少的情况下能较好地满足高校的人才选拔需求,但随着科类数量增加,部分校考院校加入普通批次录取,原来的投档模式已不能满足考生多成绩项的平行志愿投档要求:一是每一个投档单位(招生院校)包含的专业必须认可同一个成绩项,并且不能提出个性化的成绩折算要求;二是顺序志愿给考生填报志愿带来一定风险;
三是考生不能进行科类间兼报。
2014年后,为满足科类增加的改革需求,云
南省艺术类招生投档模式改为按专业平行志愿
投档,考生可进行科类间兼报,各招生院校不同的专业可规定不同的成绩折算要求。也就是说,考生在考试阶段可获得多个统考或校考成绩,院校在编制计划阶段可编制不同专业的成绩计算方法①。填报志愿时考生可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志愿进行填报,投档时每个考生每个志愿对应的成绩项是不同的。经过几年的实践,该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考生的意愿可以充分体现,志愿满足率高,院校也能招到符合要求的考生,为艺术类考生和招生院校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提升了考生的选择权和院校的招生自主权。2.2优先队列投档要素
优先队列投档要素包括成绩项、投档单位和考生志愿。在传统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中,每个投档单位所认可的都是考生唯一的成绩项。在优先队列平行志愿投档模型中,每个投档单位设定一个成绩项要求,每个考生具有多个成绩项。2.2.1成绩项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加考试,获得若干成
绩。例如,某学生可以在学业水平考试6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也可选择4门、5门或6门参
加等级性考试。选择参加等级性考试科目越多的学生,所获得的成绩项就越多,可填报的专业就越多。2.2.2投档单位
院校按照专业或专业组编制招生计划,形成
一个投档单位,并为每个投档单位指定一个考生成绩的使用和排序方式,即成绩项。具有相同成绩项的专业和专业组均可编制为同一投档单位,或按照专业需要编制为不同的投档单位。2个投档单位如果要求的选考科目相同,仅成绩排序方式不同,可以相互调剂。
目前云南省艺术类招生提供6种成绩折算方案供高校选择:按专业成绩排序,按文化课成绩排序,按文化课成绩加专业成绩排序,按文化课成绩50%加专业成绩50%排序,按文化课成绩70%加专业成绩30%排序,按文化课成绩30%加专业成绩70%排序。
雷棉炘等:突破科类制约的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模型构建探析
·
·37
2021年第4期
2.2.3考生志愿
根据成绩和投档单位认可的成绩项,考生评估自身对不同投档单位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投档单位填报志愿。由于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科目要求和成绩折算方法,考生在填报某一志愿时可能用到物理、历史、地理3科成绩,在填报另一志愿时可能用到物理、化学、生物3科成绩;因此,考生根据成绩填报志愿后,每个志愿会有一个成绩项。以某考生填报志愿所认可的成绩项为例(表1),对其志愿A进行投档判断时用到的成绩项是a,对其志愿B进行投档判断时用到的成绩项是c,以此类推。
2.3优先队列模型投档机制
优先队列模型的投档机制包括队列空间准备、投档检索、队列判断等过程,基于体分数优先和个体志愿优先的原则进行循环投档,直至最终完成投档。
2.3.1投档模式
优先队列是指被用来描述一组包含优先级元素集合的数据结构。当一个元素进入优先队列时,用户通过
提供一个关键字为该元素赋予一定的优先级,关键字键值最小的元素是下一个从队列中被移除的元素。在优先队列模型的投档机制中,为每个投档单位创建一个最小优先队列,队列的最大长度为该投档单位的招生计划总数,按照该投档单位的成绩折算排序方式(即成绩项的排序方式)作为键值以确定优先级,排名靠后的考生具有较高的出队优先级。投档过程中,考生进入已填报志愿的投档单位队列。如果队列未超过最大队列长度,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检索;如果队列已超过最大队列长度,则高优先级考生出队。2.3.2投档过程
投档过程面向同一批次具有投档资格的考生集合和投档单位集合,逐一检索每位考生的每个志愿,通过“入队+队列判断”处理考生志愿,进行“出队”和循环操作,最终对所有非入队考生完成全部志愿判断。例如,考生可在某批次填报2个志愿——志愿A和志愿B,每个志愿设有“初始”“入队”和“出队”3个状态,投档开始前,每个考生的每个志愿均为“初始”状态。
投档开始时,首先处理所有考生的志愿A。按任意顺序检索考生的志愿A,检索顺序对检索结果无影响。已检索的考生志愿,志愿状态由“初始”标记为“入队”。入队操作结束后,对该考生志愿A进入的投档单位队列进行处理:如果该队列未超过最大队列长度,则继续进行检索;如果该队列已超过最大队列长度,则高优先级考生的“入队”状态修改为“出队”。对考生志愿所属优先队列的判断过程称为该优先队列的一次队列判断。队列判断的结果有2种:优先队列未超过最大队列长度时,考生入队;优先队列已超过最大队列长度时,对高优先级考生进行的入队志愿进行出队操作,以保证该优先队列长度等于其最大队列长
度。
所有考生的志愿A处理完毕后,志愿A仅有“入队”和“出队”2种状态,继续处理志愿B。此时,仅处理志愿A状态为“出队”的考生。将该类考生的志愿B进行入队,并对该类考生志愿B进入的投档单位队列逐一进行队列判断。如果无人出队,则继续检索下一位考生;如果有人出队,则转而对该出队考生的出队志愿进行判断。如果出队考生的出队志愿为考生的志愿A,则应继续处理该考生志愿B,进行入队和志愿所属队列
志愿号志愿成绩项
A
投档单位03
a
B
投档单位05
c
C
投档单位01
a
D
投档单位08
e
E
投档单位21
a
F
投档单位26
e
G
投档单位12
c
表1考生志愿和成绩项对应关系举例
··38
的队列判断,如此循环进行,直至所有志愿A 状态为“出队”的考生均处理完毕。
所有志愿A 状态为“出队”的考生均处理完毕后,考生的志愿A 应均为“入队”或“出队”状态,且所有考生的志愿B 均为以下2种情形之一:1)非“初始”状态,即为“入队”或“出队”状态;2)“初始”状态,且该考生志愿A 状态为“入队”。此时,所有考生的志愿状态及对应的投档结果见表2。
2.3.3多个志愿的情形
对考生可填报志愿多于2个的情形,仍然按
照“入队+队列判断”过程对考生的后续志愿进行依次处理。在志愿B 处理完毕后,对所有考生的志愿C 进行处理,以此类推。总之,对考生的某个志愿X ,在志愿X-1处理完毕后,再进行处理,此时需要处理的考生为以下2种情形:1)在处理过程开始前,志愿X 前的每个志愿均为“出队”状态的考生;2)在处理过程中,志愿X 前的某一个入
队志愿出队的考生。
对第1)种情形,即在处理过程开始前,志愿X 前的每个志愿均为“出队”状态的考生,或在处理过程中,志愿X-1出队的考生,可直接对该考生的志愿X 进行入队。
对第2)种情形,即在处理过程中,志愿X 前的某一个入队志愿出队的考生,应先进行处理,直至该考生成功入队或对其志愿X 进行入队。假设该考生的原入队志愿为志愿Y ,则该考生的志愿Y+1状态仍为“初始”,则应先处理该考生的志愿Y+1,对志愿Y+1进行入队,并对所在的优先队列进行队列判断。如果判断完成后,志愿Y+1为“入队”,则此过程不再对该考生进行处理;如果判断完成后,志愿Y+1为“出队”,则继续对该考生志愿Y+2进行“入队+队列判断”操作,直到入队成功或志愿X 入队,再处理后续考生。处理过程见图1。2.4投档完成
对每个考生志愿均完成投档操作后,投档完成。此时,对考生而言,其每个志愿状态为以下2种情形之一:1)所有志愿状态均为“出队”;2)某志愿X 状态为“入队”,志愿X 前的每一个志愿状态均为“出队”,
且志愿X 后的每一个志愿状态均为“初始”。
情形情形一情形二情形三
志愿A 状态出队出队入队
志愿B 状态入队出队初始
对应投档结果投档至志愿B 2个志愿均落选投档至志愿A
表2
优先队列模型下考生志愿(2个志愿)
状态情形及投档结果
图1优先队列投档模型示意图
雷棉炘等:突破科类制约的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模型构建探析
·
·39
2021年第4期
投档完成后,对考生来说,如果靠前的某个志愿状态为“出队”,即未被最终投档,则该投档单位的最低投档成绩比自己的该成绩项要高。
3启示和展望
优先队列模型的优势在于:一是突破科类限
制填报志愿。考生无须提前选定考试科目,可先根据学习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科目,在高中学业结束后,根据成绩进行填报志愿,结合自身成绩优势和兴趣偏好决定自己的志愿顺序。二是突破总分束缚投
档录取。考生不再只有一个成绩项,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的成绩项来评价,有利于在平行志愿录取中广泛应用综合素质评价,为招考分离提供新的探索空间。三是突破功利性的选择趋向。考生不同的志愿使用不同的学科成绩,将尽量避免考生为高分进行功利性选择,降低考生“分尽其用”的心理,让志愿回归兴趣。
在优先队列投档模型下,高校不但可以为不同专业设定所需成绩项,还可以提出不同科目的特殊要求,设定不同的权重。例如,物理专业可以是“物理成绩×3”作为选考科目成绩要求,也可以是“物理成绩×2+其他5门选考科目中最高分”。优先队列模型的建立对增加学生选择权和高校招生自主权具有一定的意义,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A/OL].(2014-09-04)[2021-03-10].v/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
体方案》[EB/OL].(2020-10-13)[2021-03-10].
Beyond the Limit of Subjects
LEI Mianxin,NIE Jingheng
(Yunnan Admission Examination Authority,Kunming 650223,China )
Abstract:The new round of Gaokao comprehensive reform has put forward the demand of exploring an admissions mechanism based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which is rather difficult to achieve under the admissions mode of total-score application submission on the basis of subjects.To realize the goal of university admissions featur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it is imperative to break the restriction of subjects and establish a new parallel application submission mode.This study takes the practice of the admissions of art students based on multiple subjects in Yunan Province as the basis and builds a parallel application submission model featuring preferential lines.This model breaks the limits of subjects and total scores and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prioritizing group scores and individual applications.With this model,universities will be able to define their requirements regarding student scores and the weighting of different subjects,which
allows for greater freedom in terms of choices on students ’side and admissions autonomy on universities ’side.Keywords:Gaokao comprehensive reform;university admission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parallel application
(责任编辑:张
卫)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