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实现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市全面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科技生产方式的智能制造,“智造型”人才培养是核心,
是推动智能制造的战略资源和决定性因素。在“智造型”人才培养方面,重庆市大力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全面推行万名高端人才集聚、十万产业人才培养、百万紧缺实用人才开发三大行动,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和城市差异性的人才战略模式,以“智造型”人才队伍大建设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以期2020年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
摘    要: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要实现这一战略,关键要加强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制造强国建设深入推进和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蓬勃发展,智能制造人才瓶颈愈发凸显,应健全顶层制度设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度推进产教融合,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为实施
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制造强国,智能制造,人才队伍,人才培育
牟丽娇    秦定龙
制造强国背景下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本文运用典型调研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选取重庆市5家智能制造实力较强的企业、3家产教融合较好的职业院校、3个与智能制造人才相关的市级部门和1家行业组织,进行《重庆市智能制造人才培育调查问卷》的发放,以人力资源领导及员工、智能制造人才所在车间管理人员、智能制造人才代表为重点调研对象,从不同主体、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开展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829份,形成了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重庆市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人才短缺严重
当前,智能制造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重庆更是如此。智能制造的显著标志是“机器换人”,但“机器换人”绝不是不需要人,相反最缺的还是人,特别是适应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高精尖”人才更是奇缺。很多企业为智能制造研发工程师开出了30万至70万的年薪,依然招不到合适的人,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设备易得、一将难求”的尴尬局面。《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2025年,全国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智能制造人才总量预测达900万人,人才缺口高达450万。(二)人才质量不高
调研发现,目前重庆市部分高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存在专业知识陈旧的问题,企业已经采用技术“5.0版”,可学生学的还是“1.0版”专业知识,学生对企业亟需的智能制造领域知识了解较少,智能化生产线实际操作经验几乎空白,不能较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企业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流失到其他发达省市的现象较突出。调研发现,重庆市约45%的智能制造企业员工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符,56.7%的智能制造企业对招聘来的人才满意度较低。
(三)企业在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部分智能制造企业人才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拿来主义”较严重;不愿参与源头培养,不主动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企业急需人才。调研显示,70%以上的智能制造企业员工偶尔参加企业培训,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较少。
(四)智能制造人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近年来,重庆市人才方面的政策吸引力、竞争力不断加强,人才发展环境总体上不断优化;但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在薪酬待遇、发展平台、激励措施、保障机制等方面与
一线城市有很大差距,有些方面弱于周边的武汉、成都、西安等地,人才环境仍需改善。调研显示,重庆市人才政策未落实的占26%、薪酬待遇缺乏竞争性的占24%。
53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人才发展顶层设计欠缺
重庆人才招聘网随着《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
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出台,重庆市对发展智能制
造的规划、发展思路、实施路径等已明确
并逐步落实,资金、资源等要素也不断聚
集到智能制造的重点领域。然而,在面向
智能制造的人才培养与成长计划部署上仍
属空白,缺乏“智造型”人才发展顶层设
计,对支撑智能制造的人力资源重视不
够,软实力发展布局匮乏,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着全市智能制造的长远发展。(二)专业设置或调整滞后
调研显示,54%的智能制造人才来源于
高校毕业生,学校仍是人才供给主渠道。2017年,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汕头大学
等全国首批5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开设智能
制造工程专业。调研显示,重庆市目前没
有高校开设此专业,仅有重庆科技学院等
高校正在申请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与
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的机器人工程、工业控
制等专业,只是将智能制造作为一个研究
方向,智能制造课程不是重点,学时占比
较少,存在着高开低走、碎片化、低水平
重复等问题。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纵深推进缓慢受制于运行机制等各种因素,校企合
作通常是浮于表面的短期行为,很难落地
和可持续推进。教育规划未与全市智能制
造产业规划有效衔接,企业未深度参与智能制造有关教学和科研;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特别是学生实习期工资大多较低,部分学生企业实习变成了顶岗干活,校企联动培养智能制造人才的体制机制未真正建立起来。
(四)培养主体责任不到位
企业既是智能制造人才的使用主体,也应是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主体。但是一些企业担心自己花大力气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来上班,或上班不久就跳槽,付出的培养成本打了水漂,对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想着高薪挖人,即“去别人家的树上摘桃子”。(五)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不健全
目前重庆市缺少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手段,也尚未建立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跨界型、复合型人才评价机制。重资历、轻能力问题长期存在,部分企业职称与待遇不挂钩,人才参与职称评定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待遇,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不健全,这些极大地影响了智能制造人才创新的效率。
三、对策建议
(一)健全顶层制度设计
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契机,将智能制造工程作为重庆市新工科发
54
展的重点,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出台《重庆市智能制造人才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智能制造人才发展目标、培养模式、发展平台、激励保障等,建立健全依托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培养人才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强化人才投入财税金融支持、提高人才政策竞争力等路径,提升智能制造人才的战略管理水平。紧紧围绕推动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战略,全面实施智能制造人才振兴计划,出台加强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的优惠政策,加
大财政经费投入,确保智能制造人才发展重大项目顺利开展,关键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新增教育经费可优先向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倾斜。支持企业加大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将一定比例的职工教育经费抵扣企业所得税的可行性。支持金融机构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开发合适的多元融资品种。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智能制造人才教育培训机构。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发展基金,为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创新交流、带徒传技等活动提供支持。
(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重点提升智能制造人才源头供给质量。一是鼓励高校增设智能制造专业,建议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纳入重庆市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重点,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校增设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适时推动增设硕士和博士点授权学科,全力推动智能制造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二是加快调整完善智能制造学科体系,支持高校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调整完善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传统工科专业,突出智能制造方向,同时还应强化跨学科,甚至跨学校的专业设置,“强强联合”培养智能制造人才。优化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和师资配备,重构课程体系和教材等,逐步提升智能制造学科体系建设水平和专业人才源头供给质量。三是支持各类职教培训机构开设智能制造专业课程,新成立“中国(重庆)智能制造学院”,吸引国内外一流专业培训机构和知名高校、企业入驻,建成集中培训智能制造技术人才的基地。四是建议市级有关部门统筹组建智能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
(三)深度推进产教融合
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打破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培养“边界”,对照新工科建设要求,学校教育要更加突出产业需求导向,更加注重跨界交叉融合,在教学、科研、实习实践等方面,积极邀请有关企业或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协同推进,探索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或“未来学校”,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急需的智能制造“未来人才”;提升工科大学生实习质量,创新实习模式和平台,探索财政补贴学生实训实习工资,以调动学校和企业深化实践教
55
学的积极性。二是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通过设立重庆市智能制造人才发展基金和人才培训专项经费,引导企业紧紧围绕复合型研发人才队伍建设,主动参与人才源头培养,积极与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共办职业院校、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方式,合作培养跨界跨专业的复合型研发技术人才;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在智能制造企业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培训,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素质。企业要按规定支付培训期间的学徒工资和企业导师津贴,政府要落实财政补贴政策。三是着力建设政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平台。积极创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在重大项目安排、重要研发机构布局、重大基础设施
引进、政策先行先试等方面大力支持,建设国家级研发和制造平台;着力培育一批诸如云从科技、长安汽车、重庆机床等智能制造高科技领军企业,大力引进市外知名企业与重庆企业签订智能制造合作协议;统筹国内国际人才资源,鼓励跨国公司、机构等在国内组建跨国研发团队,支持在渝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在国(境)外建立人才孵化中心;着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研发成果孵化转移平台;突出服务大量中小企业,依托高校或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公共研发平台和技能培训操作基地,探索互联网免费的人才培训和服务等,集中打造服务智能制造中小企业的公共平台。
(四)集聚“高精尖缺”人才
通过本土培养和市外引进双向发力、双轮驱动,着力营造智能制造产业“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一是着力引进国内外智能制造顶尖人才。建议政府制定重庆市智能制造高端人才需求计划和引进目录,定期发布人才供求信息,指导各地各部门按需引才、精准引才。着力引进人才团队,针对项目需求到核心人物,配套引进领军人物、中青年骨干等相关人才,打造创新团队。探索针对高端人才出台更为灵活优厚的特殊政策、甚至做到一人一策,重点引进一批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人选等为代表的高端人才(或项目团队)。创建院士服务站,为本地领军人才评选院士和院士在渝工作提供专业优质服务。鼓励用人单位柔性引进市外高端人才。对成功引进高端人才或团队的用人单位或第三方中介机构,给予相应的奖励或经费补助。要舍得财政投入,大力提高引进高端人才或项目团队的奖励补助和科研资助标
准,确保领先中西部地区。二是加大本土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坚持内外“一碗水”端平,凡符合引进高端人才条件的本市智能制造人才,一律同等享受引进人才所有待遇。对具有成长为两院院士潜力的高端人才,经认定后给予高额经费资助,重点培养。对经培养产生的高端人才及所在单位,按引进高端人才标准给予同等奖励。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