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编制招聘考试试题
1.适当的过度学习有利于记忆的保持,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为最佳,其效应也最大。
A.110%
B.130%
C.150%
D.200%
2.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分类,其中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属于()。
A.隐性知识
B.显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3.数学课上,教师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为了学生能更好进行()。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型
C.原型操作
药剂师考试试题D.原型内化
4.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是()。
A.加里培林
B.维果斯基
C.布鲁纳
D.贾德
5.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体
6.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前习俗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准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7.以下属于酝酿效应的例子的是()。
A.看到鸟飞,发明了风筝
B.想了好久都想不出办法干脆不想了,结果过一会突然有了解答
C.看到别人的办法不错也跟着用
D.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8.下列行为中,体现操作技能的有(多项选择题)。
A.演唱
B.文学创作
C.打球
D.运算
E.心算
9.学校通过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可以逐渐改变社会风气。(判断题)
10.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智力与道德判断、道德行为是有关系的,尤其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聪明儿童行为动机的道德判断的得分都比智力中等的儿童高。(判断题)
1.【答案】C。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
2.【答案】D。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3.【答案】A。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动作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如何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题干中老师来做示范,使得学生知道该如何完成计算,属于原型定向。
4.【答案】A。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
5.【答案】B。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有:家庭、学校、社会;内部条件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故选B。
6.【答案】A。题干中的孩子处于前习俗水平的相对功利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题干中的儿童认为海因兹的妻子需要这种药,所以应该去偷属于相对功利阶段的表现。
7.【答案】B。有人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
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到解决方法。许多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都报告过许多这类经历。这种现象称之为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8.【答案】AC。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
9.【答案】√。社会风气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优良品行的形成,同时学生的优良品德的建立也可以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10.【答案】√。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道德判断、道德行为是有关系的,尤其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聪明的儿童在行为动机的道德判断上的得分都比智力中等儿童的高。
1.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