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8期 时事报告 
62
公务员遴选考试:策论的六大角度法
策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拔出会考更会干的“优秀领导干部”。何谓优秀的领导干部,其中关键之一就是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推理,“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应是判卷的核心所在。事实上,纵观历年真题中的策论题目,“对策全面、可行,条理清晰”也一直是策论文章的必备要求。
就提出对策而言,如何才能做到“全面、可行,条理清晰”呢?深入研究国家颁布的政策中对策的提出思路,结合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针对策论和案例分析试题中的对策,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角度来梳理我们的思维框架。
第一,制度、体制、机制。就整体而言,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讲,是由于相关的具体制度、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在制定对策时,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相关的制度更优越,体制更合理,机制更有效。这一点,从我国现阶段“紧锣密鼓”开展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民生领域的各种体制改革中明显可见。
第二,政府责任。当下,我国政府正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就要求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反
映到具体生活中,在经济领域,政府必须“有所不为”——减少行政审批,不过多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当好“裁判员”;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则必须“有所为”——既要宏观引导,又要直接参与,扮演好“主角”。
结合历年考题看,政府管理中“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是目前行政领域的热点问题,亟需解决。其具体表现为,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甚至有时候还直接参与,这会导致参与主体不平
公考公选
等、利益分配不平衡,从而引发社会矛盾,制约经济健康发展。在2007年的试题中,材料就直接反映了地方政府参与土地征用活动,从中牟利,引起众不满,降低了政府在众中的公信力。
相对的,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管得较少,投入较低。所以,近年我国民生领域的社会问题相对突出,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策论考试的命题点。如:2011年德阳市遴选考试中“请你谈谈如何做好人民工作,维护好广大人民的利益”;2012年四川省厅级干部遴选中“请你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建设民生政府’的对策”。
第三,落实与监管。好的政策执行落实是关键,目前政策在地方未得到严格执行是引发众多社会问题的直接原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此问题的真实写照。同时,与政策执行相关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监管问题。我国目前的监管体系还不健全,监管执行不严格、惩罚力度不够大等问题也为政策落实不到位提
供了可乘之机。比如扶贫问题:扶贫政策虽好,但落实不到位,监管出问题,也会致使扶贫资金被挪用。
第四,法律。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不论从法律意识还是法律体系上讲,我国的法制建设都算相对落后;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急剧发展的社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法律作为意识层面的问题,其“滞后性”不可避免。
因此,对我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我们均可从法律角度来考虑。对“久解不决”的问题,我们应该修改、完善我国的法律,使之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于新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将其纳入法律调整的范畴之内。总体而言,就是要让我们的法律紧跟社会发
公考公选
展,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第五,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至关重要。技术落后会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遭遇发展瓶颈。我国加工制造业等外向型企业在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遭到了重创,企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同样,科技在政治、文化、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也不容小觑。采用先进的技术,可以为我们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翔实的数据分析,可以使我们的防范措施更有力、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更有效、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六,理念与观念。“观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从“为人民服务”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始终围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理念来建设合格的执政党。但是,一些领导干部服务意识并不到位,执政理念出现偏差。还存在着一些官本位思想,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从民众的角度来看,同样存在一些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公共利益的问题。如果不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和引导,也可能直接引发或者激化社会矛盾。
对此,在对策部分,我们就要多强调通过宣传、教育或开展学习活动等方式帮助官员树立正确的理念,引导民众消除错误的观念,为正确解决问题肃清一切思想障碍。
范文举例:
一、给定资料
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仅是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排放等带来危害,更为严重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导致全球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解决常规环境污染问题和应
对气候变化。环顾当今世界,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据统计,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达1.3万亿美元。
2.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版《中国日报》2月27日发表评论称,中国目前处于城镇化阶段,这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快,能源刚性需求增长快。对比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虽然有能源稀缺程度、环境空间、技术水平等的不同,但目前中国的许多经济发展问题,如高耗能、高排放、粗放式经济增长、重工化经济结构、能源效率低等,都是城镇化工业化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基本特征,符合阶段性发展的基本规律性。总结国际经验,快速增长的经济常常是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速度快就很难兼顾效率。
二、作答要求
阅读以上材料,联系实际,以“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构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1500字左右。
三、参考例文
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
目前全球正逐步进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阶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其实质也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一场深刻的技术经济革命,它必将引发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
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在应
时事报告 2013年第8期63
公考公选
公务员遴选条件
对气候变化领域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是减排压力将与日俱增。目前,我国碳基燃料排放量居全球第一,并且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一总量仍会不断增加;二是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的制约。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不断增长。发展方式上,粗放式的特点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三是资源禀赋制约。“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
挑战倒逼改革。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加速深化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加速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良好战略机遇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合作,对我国低碳技术创新也是一次良好的契机。
我们应创新思维、改变观念,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走出一条基于国情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改革路子。
第一,制定并实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我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低碳经济的先进理念,进一步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取向。要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结合各地实际,探求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控制碳排放的增长率。把低碳经济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积极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资源,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有序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
第二,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推动低碳技术创新,除强调自主创新,还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大力提升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制度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一方面,政府应当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限制高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和绿产品的开发,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
第三,引导全民参与低碳社会建设。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对
于政府自身而言,应严格从自身入手,带头节能减排,为其他部门树立榜样。如推行政府节能采购,率先使用节能减排型设备和办公用品;制定和实施政府机构能耗使用定额标准和用能支出标准等。对于企业,则要强化减排的社会责任,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公民而言,要自觉改进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积极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使低碳成为一种文化。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体现大国责任的举措,也是解决能源瓶颈,消除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的一大契机。展望未来,低碳经济必将渗透到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六条是根据我国目前社会发展转型这一特点总结出来的,它针对的是一般性的社会问题,而非所有的社会问题;它是一种提出对策的思维框架,而非万能之策。所以,在策论的复习与考试中,考生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材料选择适用,切不可生搬硬套。要正确处理材料与“六角度”的关系:“材料中有则适用,无则适当添之;六大角度未涉及之,而材料有之,一定要补之。”
(华图教育  程彩云)
实习编辑:何一乐
E-mail: ssbgzzs@263
2013年第8期 时事报告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