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精选材料
1.(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没有法律,官员就无从存在;没有官员,法律就没有力量。
保罗也提醒我们各人,乃是因上帝的恩慈,我们得以受到执政者的保护,他们佩剑就是要阻止恶人来危害我们。
就这三种由哲学家所提的政体本身而论, 我就无法否认: 贵族政体,或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的配合,远优于君主政体。因为很少有君王能够约束自己,不使其意志与公义及正直相抵触;又因为他们鲜能慎思明辨,在凡事上发现那尽美尽善的。所以由于人的罪恶和缺欠,使政权操于许多人之手,乃较为稳妥,他们好彼此帮助规劝。这样,倘若有人越权,别人就可以监察并约束他的野心。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
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自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有所设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于苟简,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冶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加尔文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相同之处,指出加尔文思想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恩格斯的观点。(7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完整)
2.(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府仿照法国教育体制)1872年颁布《学制》,强制适龄儿童进校读书,学制为4——8年,甚至以警察监督强迫执行。……1873年学校数目达到12500多所,学生人数为1145000多人,1879年学校数目增至28000多所,学生数目为2315000多人。……1879年改学美国的教育制度,但不久就放弃其中的自由主义部分,留下学制的躯壳。同年颁布《教育令》,把教育置于国家控制之下,……1880年规定,任何儿童就学年限不得少于3年,适龄儿童不上学需经地方官批准。经过30年努力,日本适龄儿童升学率达92%。
材料二:1875年已建立普通师范学校82所。东京大学初建时(1877)理学部16名教授中聘请的外籍教授占12名。9年后日本各大学的理科课程绝大部分由日本教授主讲。
材料三:(1879年)后,通过一系列法令、敕语,编写国定教科书,将承担政治思想和道德
灌输的修身课从末位置于首位;规定学校举行升旗、祭典等仪式时,均须“捧读”天皇敕语,齐唱歌颂天皇的《君之代》,聆听有关历代天皇文治武功的训话;此等形式均应极其严肃地贯彻执行。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日本明治维新中教育改革的基本特点。(8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改革对日本的影响。(10分)
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4分)并指出二者的相同之处。(2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则拿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2分)欧洲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能够拿出“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2分)他们拿出了怎样的“蓝图”?(4分)
材料四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因此使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和宗教生活。 
  (3)根据材料四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启蒙思想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动社会进步的。(4分)
4.(17分)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
  (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4分)。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2分)
村料二  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
  (2)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4分)
材料三  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至2009年,已召开五届。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3分)
5.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妹之,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议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
    材料三 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
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年出版
    ⑴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2分)
    ⑵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6分)
    ⑶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是“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4分)
    ⑷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4分)
6.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每年10月12日为“哥伦布日”,是一些美洲国家的节日。“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⑴哥伦布最重要的历史活动是什么?在评价哥伦布时,布什与查韦斯为什么会尖锐对立?(6分)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
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⑵有人提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依据有哪些?(5分)
    ⑶据材料二指出对经济全球化有哪两种对立的观点?各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有关调查显示,在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中,有80%是发达国家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的。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
2009年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在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⑷发达国家为什么“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徽州区先锋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