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较好的学生做起病句、改病句的题目来,只要把句子读两遍,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任何人的语感都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要靠平时的培养。同学们只要平时能做到多读书、认真读书,都能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语感来。
  例不管气候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解析】凭语感即可读出关联词语“不管……都……”的搭配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二、压缩句子,提取主干
  病句的基本方法是压缩句子的成分,出它的主干来。主干指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通过提取主干的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出句子是否缺少成分,各成分之间是否搭配恰当,有没有结构混乱的情况等等。
  例这家工厂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解析】通过压缩句子,提取主干,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工厂……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是搭配不当的。
  三、恰当使用便捷方法
  1.遇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首先考虑它是否有主语,因为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而人们在造句时往往会把本来应当做主语的词放到了介宾短语中,结果使句子失去了主语。
  例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解析】“经过……”是介宾短语,不能充当本句的主语,因而本句主语残缺。可改为“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2.遇到有否定词的句子,首先看它有几个表否定的词,考虑是否把话说反了。前面已经说过,现代汉语中可以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但是三层否定仍然是表示否定的。可是常常有人为了加强肯定的语气而多用了表否定的词语,结果反而把话说错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无时无刻”虽然有两个否定词,但是它们在一个词语里,只表示一层否定。
  例为了避免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解析】多重否定不当。句中“避免”是一重否定,和后面的“不”构成了双重否定,这就表示肯定了,即“为了让这类事件再次发生”,这显然违背了说话人的本来意图,故应去掉“不”。
  3.遇到有表示两方面意思的词语,首先看句子前后表意是否一致。一般地说,一个句子的前(或后)半部分有了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后(或前)半部分也应该有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因此,只要你发现句子中有了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就要注意它前后是否
一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要数出句子中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是双数就可以了,而是要从相关词语的内涵上去考虑。
  例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解析】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有没有”是两面,“成功”是一面,不能对应。可改为“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4.遇到有代词的句子,首先考虑它的代词指代是否恰当。代词应当有明确的指代,因此只要看到句子中有了代词,特别是句子中的人物或事物又是多项时,我们首先就要迅速出这个代词的指代对象,看看指代是否正确或者明确。这样也能较快地到句子的毛病。
  例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解析】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后三个分句主语不明确,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
  5.遇到用“是”作谓语的句子,首先考虑它的主语和宾语是否表示同一属类。用“是”字作谓语的句子是判断句,判断句的主语和宾语必须是同一类别的事物。因此,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就要检查它的主语和谓语,看看它们是不是代表同一属类的事物。
  例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
  【解析】“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是一个用“是”作谓语的判断句,“一座”是主语,其后隐去了“石碑”二字,故主语应为“一座石碑”,“四个大字”是宾语,很显然“一座石碑”与“四个大字”明显不是同一属类的事物,故本句犯了主宾搭配不当的错误。
  6.遇到定语较长的句子,首先考虑它是否丢掉了宾语。一句话的定语较长的时候,说话人有时顾此失彼,忘记了把句子写完,因而丢掉了宾语。
  例社会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解析】这一句子中,谓语动词“进入”带了一个很长的宾语,结果命题者故意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词丢掉了,应在句末添上“的时代”。
  7.遇到有关联词语的复句,首先考虑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再看它的位置是否正确。不同的关联词
语表示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不同关系,不能乱用。而且复句中的关联词语要根据主语的情况来决定位置,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否则,放在主语的前面。有时候,说话人忽略了这一点,把关联词语放错了地方,也会造成病句
  例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解析】“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这一句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表示前后句的主语相同,即可理解为“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文字即使很不错,文字也是要不得的”。这显然与说话者的原意“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文字即使很不错,作品也是要不得的”不符。故正确的改法应把“即使”移到“文字”前。
无论是参加或者地方公务员考试,都应注重从内而外的提升,“内”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业务能力的积累,而“外”,则是仪表和语言。
  安徽08年部分为40道题,这与国考及其他省份都是很不同的,说明安徽省比较注重公务员的内在素养,尤其是知识范畴和眼界。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分为笔试和两个重要环节,笔试内容又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两门。无论是行
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还是面试都要求应考者须学会向准公务员角的转换,即以准公务员的身份来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这不仅要求考生能读懂、读透彻题目,还要求他们能按照公务员的语言习惯、语言规范进行交流,并将自己的言论和观点贴切得当地表达出来、撰成文稿,而在面试环节中则要求其以公务员的高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可见,对规范的、符合国家公务员身份的语言的运用是角转换的关键环节。
  人常说,什么人说什么话,规范的公务员用语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
  笔试科目的试卷是我们研究国家对公务员素养相关要求的最好材料。它是准公务员语言规范最直接的体现,从答题者角度,他需要明确自己准公务员的身份,用全新的语言系统来和自己的角统一,那么从出题者的角度来讲,他更需要以卷面试题(包括题干或申论的材料等)的形式来昭示和明确国家公务员语言规范的标准。那么历年来承载着重要使命的试题又从何而来呢?
  目前,各省市的试题来源无外乎两种,第一,自己建题库,第二,利用别人的题库。
  目前地方公务员考试,多选取国考真题来提升试卷的难度和规范度,而且,从大的趋势来看,无论是题型、题量或者是命题的来源,省考都已经向国考靠拢。
  所以,我们今天从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中的五道选词填空题切入,追根溯源,我国公务员语言规范的标准可见一斑。
  国考真题
安徽基础资源应用教育平台  2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 ,目前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等问题。
  【试
题来源】尹立红《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 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发表在“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委员会”的网站。
  【原文片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轻重缓急,当前应当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等问题,并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
  24.中国古代数学家对“一次同余论”的研究有 的独创性和继承性,“大衍求一术”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容 的。
  【试题来源】《中国剩余定理》,作者李文林、袁向东,收录于《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38)》。
  【原文片断】中国古代数学家对一次同余论的研究有明显的独创性和继承性,“大衍求一术”在世界数学
史上的崇高地位是毋容置疑的,正因为这样,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剩余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
  25. 随着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覆盖城乡,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扩大,越来越成为广大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 社会舆论。
  【试题来源】《当前复杂形势下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及对策建议》,作者记者杨守勇和蒋桂斌;来源新华社。
  【原文片断】随着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覆盖城乡,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越来越成为广大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舆论。
  26.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 、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 考察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 ;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压抑。
  【试题来源】《谢春红撰文阐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应融合》,原载于《光明日报》。
  【原文片断】谢春红在《近现代西方两种文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发展路径》(《山西师大学报?社科
版》2007年5月)中认为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考察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轻视;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压抑。
  27. 上世纪60年代,赞助商的美元滚滚而来,赛车的技术水平和速度 般地飞跃,同时飞跃的还有车手的 性。从
此,规则制订者的头号任务就是让赛车慢下来
  【试题来源】《极速致死》,作者吴戈,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
  【原文片断】60年代,赞助商的美元滚滚而来,赛车的技术水平和速度魔术般地飞跃,同时飞跃的还有车手的危险性。从此,规则制订者的头号任务就是让赛车慢下来,主要手段是禁止最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几道题材料来源的探究,对于国家公务员语言规范标准,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一个大的方向,即各级政府网站或其他民主党派(如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等)的,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光明网)、半月谈(新华社网站)等政治时事类权威报刊、杂志,以及刊载的规范性论文的核心学术期刊等一系列的对用语规范、准确有较高要求的语言媒介,确立了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用语的标准。
  上述语言媒介在用语方面共性是观点鲜明、立场坚定,紧跟国家大政方针;语言朴实扼要,遣词用句准确、简明;文章条理清晰,理据相谐,时间、地点、人员、范围、性质、程度等数据项目精准明确,范围掌控有度;用语肯定,力避歧义,字句斟酌,褒贬适度;使用的词语符合身份、地位、素养的要求,语出有据,庄重得体。比如在政府宣传部或新华社发布的新闻稿件中,“会晤”、“斡旋”、“严正声明”等明显带有政治立场或用语严肃有力的词汇才符合公务员用语规范的标准。
  向国家准公务员角的转换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有荣登仕途、大展才干、报效国家之志者,就应自立志那一刻开始,从管理能力、知识素养、品德水准以及行为举止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重新塑造自己,让自己由内而外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准公务员,而角的转换自然离不开思维方式、观察视角和语言系统的转换,这就要求考生能持之以恒的坚持阅读和关注上述报刊、网站等规范语言媒介,在阅读中思考、揣摩,逐渐形成一种符合规范的语言习惯。
  相信对规范语言媒介的关注,必定会为广大备考的准公务员们培养语言习惯、确立用语规范、进而转换自身角指明方向。
词语都是由字的元素构成的,所以分析近义同义词的不同,我们应从它们不同的字元素着手,揣摩其异同。首先我们应先拆分词语,明晰构成这些词语的字元素,然后从感情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等角度充分掌握这些字元素的含义和特性,由此作为辨析同义近义词的重要依据。
  例题1惊异、惊奇、惊讶、诧异、讶异、惊诧
  (一)所含字元素惊、异、奇、讶、诧
  (二)
字元素的含义
  惊
  (1)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如~恐、~骇、~惶、~诧
  (2)震动,如~动、~扰
  (3)出人意料的~喜
  异
  (1)不同的~常、~性
  (2)分开离~、~居
  (3)另外的,别的~日、~地
  (4)特别的奇~、~闻
  (5)奇怪惊~、诧~
  奇
  (1)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妙
  (2)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兵、~袭
  (3)惊异,引以为奇~怪、惊~
  (4)泛指一切奇特的、异乎寻常的人或事物
  讶
  (1)(訝)形声字,从言,牙声
  (2)本义为迎接,如讶客(迎接宾客)、讶宾(迎宾)
  (3)诧异,感到意外
  (4)责怪
  诧
  (1)诧(詫)形声字,从言,宅声,本义为夸耀
  (2)惊讶
  (3)诳,欺骗
  (三)字元素特性分析
  1.按字元素归类
  含“惊”元素词惊异、惊奇、惊讶、惊诧
  含“诧”元素词诧异、惊诧
  含“异”元素词惊异、诧异、讶异
  2.特性辨析
  首先我们按照词条,摘取共有字元素在各个词语中的惯用解释来辨析,当惯用解释不足以区分两个词语时,再继续向字元素的其他引申义拓展。
  含“惊”元素词
  惊异不同字元素为“异”,侧重点在不同的。
  惊奇不同字元素为“奇”,侧重点异乎寻常、稀罕。
  惊讶不同字元素为“讶”,本意为迎接,引申为感到意外。
  惊诧本义为夸耀,常带有些许贬义彩。
  含“诧”元素词和含“异”元素词可按照上述特性分析方法一一辨析。